熊丙奇:被竞技教育边缘化的学校体育

发稿时间:2012-08-10 00:00:00   来源:BW中文网   作者:熊丙奇

  【核心提示】与奥运会赛场的风光相对应的是,放暑假的中小学校园的体育场,冷冷清清,很多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不在补课,就在去补课的路上”。

  BWCHINESE中文网讯,伦敦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继续着北京奥运会的强势表现,在赛场上争金夺银。与奥运会赛场的风光相对应的是,放暑假的中小学校园的体育场,冷冷清清,很多学生假期的生活,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不在补课,就在去补课的路上”。

  竞技体育的“发达”和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乏力,在中国已是老问题了。北京奥运会后,舆论就曾关注中国青年少的体质问题——虽然我国在奥运金牌榜位列第一,可青少年的体质相较10年前却在下降。

  中国有关部门、学校也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教育部发文要求中小学生每天必须锻炼一小时,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实施改革,要求每所学校开出有特色的体育项目,还有的地方,则将体育成绩纳入中高考。

  应该说,这几乎是现行教育体系中,我国教育部门、学校所能想到的所有办法。既关注体育教学的目标,也关注体育教学的过程,甚至对体育教学的形式也注意到了。可是,这些办法,在现实中却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学校教育依然冷冷清清,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学校体育的这种命运,在现行教育评价体系中,是“注定”的。简单地说,学校体育受制于竞技教育,被竞技教育边缘。所谓竞技教育,就是把教育当成竞技场,把所有学生放在一条“分数跑道”上竞争。在这一教育环境中,体育等与高考无关的科目,必然被边缘。

  正是考虑到这一问题,一些地方把体育纳为高考科目,计入高考总分。但结果却是体育科目也“竞技化”、应试化,在将体育纳入中高考的地方,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很多学生就围绕一个项目训练,以便能在这个项目的测试中获得高分;二是由于体育分值不高,加之有学校、老师认为,学生学习已经很辛苦,没有必要在体育科目上为难学生,于是大多数学生获得的体育分数都差不多,差别不过1、2分,体育科目还是成为“鸡肋”。

  至于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也存在虎头蛇尾和执行难的问题。在文件下发的最初阶段,各地比较积极、落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坚持做到让学生每天锻炼一个小时的学校越来越少,具体原因包括:学校体育场地有限,难以同时安排全校学生同时锻炼;每天学校组织的锻炼就是做操或者跑步,让学生兴趣索然,借各种理由请假;学校在升学压力之下,不断压缩锻炼时间,比如在初三、高三就明确取消锻炼。

  还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就是学校想开展体育活动,也存在很多非升学率方面的顾虑,比如学生运动的安全问题,以及寒暑假、节假日开放场馆的管理问题和涉嫌“违规办学”问题。体育运动中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如果在学校体育运动中,出现学生意外伤害,学校领导将很头疼,除了家长到学校吵闹之外,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在考核学校时,往往有“安全事故一票否决”的规定。

  在这种情形下,学校领导就会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近年来,一些中小学甚至对学生实行“圈养教育”,连下课时间也不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户外运动,传统的春游、秋游也取消了。

  有了这种“指导思想”,在寒暑假、节假日开放校园体育场所,就十分困难了。有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一大原因是,由于社区体育场馆缺乏,节假日的体育活动太少,对此,有专家建议,应该开放学校的体育场所,供社区居民共享。

  但对于这一建议,鲜有教育部门和学校响应:出了安全问题怎么办?谁来支付学校体育场所开放的管理成本?另外,目前各地在治理中小学补课问题,一些地方检查中小学是否存在节假日补课的“标准”是,节假日校园是否开放,这样一来,哪个学校还会主动向学生开放体育场地呢?大家所见的是,中小学生节假日活动找不到体育场馆(要不只有到收费的场馆),甚至连自己就读的校园体育场地也不能用,这实在与奥运金牌第一的“体育大国”形象很不相符。

  中国要从体育大国变为体育强国,学校体育是基础,竞技体育只是点缀。

  要发展学校体育,首先必须改革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给学生提供多元的教育选择,将只有单一“分数跑道”的竞技教育,转变为个性化的“群众教育”,这才能让学生乐于参加体育运动,通过锻炼提高体质而不是提高体育分数;

  其次,必须打破学校与社会的围墙,将学校资源和社区资源整合起来,向全体社区居民开放,在开放过程中,坚持依法治教,明确学校的责任边界,不能让学校承担无限责任,并建立学校和社区协同的机制。

  (作者 熊丙奇,著名教育学者,博士,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