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公交优先才是“本”

发稿时间:2011-09-23 00:00:00

  “师傅,今天是无车日,请您绕行。”——本市徐汇区滨江区域昨日实施机动车限行,倡导绿色出行理念。

  无车日起源于1998年法国巴黎,2007年登陆中国。当年起,每年9月22日,上海均参加“无车日”活动,今年上海的分主题是“低碳出行我行动”。

  据活动主办方估算,昨天本市约有20万车主改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其中绝大多数参与者系私家车主。

  本次无车日的效果评估,要到今天才能见诸报端。网络舆论的“表情”则在昨天就大量呈现。网络上“沉默的大多数”对此依然保持沉默,“活跃的少数”中大部分对无车日则评价不高。批评其为“作秀”的声音也不少。

  无车日究竟有无必要,讲实际、说实话是判断和评价的前提。作为倡导绿色交通方式的一个活动载体,作为低碳出行的理念传播,无车日不能与形式主义之“作秀”画等号。

  简言之,靠无车日减轻大气污染、减少碳排放、化解市民出行难,很不现实;而借无车日促推公交优先战略实施中突出矛盾之化解,则一年一度的无车日尚嫌少。

  本市推进公交优先战略的特色不少。以世上“最贵铁皮”(即私车牌照)控制机动车增量,虽一度饱受国内舆论诟病,但调控效果却也有目共睹。别的不说,比对京津穗渝四座特大城市,沪上交通“拥堵病”相对较轻乃客观事实。

  上海轨交路网运营里程全球特大城市第一,“最贵铁皮”功不可没。市委、市政府抓住筹办世博历史机遇大兴轨交,推进公交优先战略成效卓著。“十二五”继续构筑和织密上海轨交路网劲头不衰、投资不减,立足长远思维清晰、目标明确,尤其可圈可点。

  城市公交犹如人体的血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缺一不可。就此再议上海公交优先战略之实施,新的突出矛盾不少,有的还在进一步积累中。

  譬如轨交骨干网有了,小区配套公交运营线路明显不足,导致公交微循环严重不畅。市民有意见,公交服务功能未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再譬如,方便和鼓励市民骑车上下班,也是低成本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的发力方向之一,可此项推进很不给力。不仅公共自行车投放总量远不及常住人口只有上海1/8的杭州,诸如禁行、停车、修车、机动车占道、过街天桥缺乏自行车推行道等“骑车人纠结”也有一大堆。

  还譬如,在明显增加公交供给之后,公交出行成本实在太高。这自然成为市民的另一心结。对于逐年适度降低公交票价、开辟更多乘车优惠等更实在的惠民之举,市民和舆论已企盼良久。这一条,京津穗渝都比上海做得要好。

  增加公交供给、接驳“最后一公里”、降低公交出行成本,恢复骑车人“路权”之外,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更要下决心压缩公车配置,减少公车出行,遏制公车腐败。这是治疗“拥堵病”必不可少之关键药方,旨在理顺民气、平复民怨。

  无车日明年还有,但愿明年本报的评论文章能写得更短些。寄望于公交优先战略持续推进,若干年后本报没有“无车日评论”可写。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