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双周协商——协商民主常态化

发稿时间:2017-03-16 10:22:33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刘维芳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部分专列一段强调“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提出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此为指导,第十二届全国政协探索专题协商实现形式,通过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办法(试行)》,标志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正式建立,自2013年10月22日至2017年1月12日,已经召开了61次。

  双周协商座谈会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双周座谈会(以下简称“双谈”)的继承和发展。“双谈”是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建立的一种工作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共商国是的一种方式。从1950年4月到1966年7月,全国政协共举行了114次“双谈”,对协调统一战线内部关系、促进各党派团体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批准了全国政协机关党组关于举行“双谈”问题的报告,使“双谈”传统得以延续。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政协创立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使“双谈”重新回到中国政治舞台,并成为政协协商民主的经常化平台和重要品牌。

  从协商主题看,双周协商座谈会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紧扣重大举措的出台和贯彻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了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从已召开的座谈会主题来看,一是就如何“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如何“推进非公有制企业走出去”、如何“促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等经济体制改革重大问题进行广泛协商,从探索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实现形式、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等方面,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言献策。二是抓住建设法治国家这一重大改革课题,召开了“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增强政府公信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等座谈会,就进一步完善立法、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完善行政执法体制等提出政策建议。三是围绕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召开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进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发挥国家实验室在原始创新中的引领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等座谈会,对统筹文化设施与内容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国教育体制机制以及传统文化保护等深入交流。四是有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问题,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发挥积极作用。五是在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就“构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残疾人权益保障”“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创业”等出谋划策,为全面深化改革、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添助力、增合力,充分发挥了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

  从协商代表看,双周协商座谈会构成了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广泛协商格局,丰富了履行职能的载体,有利于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每次邀请约20人参加,其中党外人士占七成,党内人士占三成。从人员构成来看,参会人员主要是与座谈会主题相关的全国政协委员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直接听取意见,以保证打通政协与政府部委、党内与党外的沟通渠道。此外,根据选题需要还会邀请一些企业家、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代表以及特邀代表。双周协商座谈会一般每两周举行一次,一年举行20次左右,每年大概有400名政协委员参与协商,绝大多数政协委员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参会专家学者更是不胜枚举。从参会的国家机关来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住建部、教育部等都是座谈会的“常客”。由于全国政协委员本身就来自不同党派,加上国家机关人员、基层代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社会组织代表等,双周协商座谈会将这些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利益诉求和思想观念、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人聚合在一起,结合对相关问题在基层的广泛调研,从而有效实现了中央和基层信息的对接,实现了不同阶层、领域、行业群体思想的交流和整合,能够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地发挥参政议政、沟通思想、凝聚共识的作用,有利于协商民主的广泛和多层发展。

  从协商形式看,双周协商座谈会贯通了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多种协商形式,拓宽了协商民主的渠道,有利于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发展。每次双周协商座谈会都有相应的主题,可以说是专题协商;每次都邀请相关部门,部委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委员发表意见,面对面地互动交流,可以说是对口协商;座谈会关注不同界别的利益群体,会有不同党派、不同行业、不同界别的人参与,可以说是界别协商。从重启至今,双周协商座谈会基本做到了有序规划、按期举行。每年的年度计划安排由全国政协主席办公会议讨论后,报请中共中央正式批准,每次会议结束后,政协会将各方意见形成一个信息专报,递交相关决策部门。与此同时,双周协商座谈会与每年一次的政协全体会议、每季度一次的政协常委会、每月一次的主席会议功能互补,改变了过去“年委员,季常委,月主席”的状况,增加了协商密度,拓宽了协商民主的渠道,有利于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推动了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发展。

  双周协商座谈会只是人民政协深入推进中共中央关于政协协商民主改革举措的一个缩影。当前,人民政协已经形成了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双周协商座谈会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多层次、全方位的协商民主活动,必将为国家改革发展凝聚共识、建言献策作出更大贡献。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