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我国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的标志、条件与实现路径

发稿时间:2012-07-23 00:00:00

  [摘要]优化产业体系是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性途径。这至少涉及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的内涵界定、基本结构及其与国情相适应的路径选择。本文认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是产业内结构、组织、业态三者优化的统一。其中,每一要素优化均有规范指向。据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优化;业态


  就一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言,基础在于产业体系得到动态优化,并且这种优化,既立足于国情,又契合于国际分工发展格局。为此,何谓优化以及如何才能实现,就显得十分关键。若从系统视角判断,至少应体现四优:整体优化、结构优化、组织优化和业态优化。

  一、总体优化:结构、组织、业态一体化良性运行

  产业体系中的三大元素,即产业结构、组织、业态朝着优化升级的方向依存、互动,是产业体系整体优化的根本性标志。

  实际上,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内在逻辑看,产业中的结构、组织、业态客观上存着依存、互动的必然联系以及派生出优化功能的可行性。

  依存表现为互为载体或实现形态。首先,任何产业结构状态总是通过产业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结构去实现的。从一定意义上看,产业结构实质上是产业主体即企业间的结构分布。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又是通过产业业态去承载。既不存在无业态的产业组织,也不存在无业态的产业结构。其次,从产业组织的视角观察,产业结构始终展示着产业组织,即各类产业组织都是有结构的,是产业结构变动中的组织,企业结构始终是产业组织的核心问题。并且,业态的变化一般为产业组织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和有效途径。最后,从业态的依存性作判断,一切业态均是处于产业结构中的产业组织发展手段和方式。以第三产业发展为例,任何高层次业态的诞生既不能脱离第三产业本身的发展(规模扩大和层次提升),也必然借助于产业组织发展的成熟和能级的增强。

  互动意味着在产业体系整体变动中,要么通过联动,即相互促进形成产业体系新格局,要么由某一因素牵动着整体变化,有时,甚至分不清孰先孰后,谁带动谁。从业态创新影响产业结构、组织变动看,人们常常难以判断是业态变化带动产业发展,还是产业发展促进了业态变化。

  优化是产业体系内依存、互动的最佳结果。也正是由这些无数次的最佳结果才形成了人类产业持续发展的轨迹。其实,反向运动即相互毁损状态也时常发生,只不过未能从总体趋势上阻挡发展的进程,最为典型的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历史上多数经济危机都发生着从产业运行状态的崩溃到微观企业破产、倒闭的情景。但仔细探究,产业链的中断往往又是由微观组织失常或业态变异引起的。此次金融危机,其引发的“基因”就是金融业态中的“次贷”。然而,正常发展时期,人们看到更多的则是精彩的良性优化互动。

  香港观塘地区原是集中的老工业区,香港鸿基产业集团正是在此创造了新型商业业态Apm,不仅使该区域商业迅速崛起,而且根本性改变区域性产业结构,甚至在全球领域展示着新业态的产业影响力和带动力。Apm是由多业态组合、创造而成的,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并周期性赋予活动主题,同时致力于引领新潮的深夜商业业态。从Apm诞生的历程看,它经历了渐进的商业业态乃至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的创造过程:起步于在旧厂房区建立高档写字楼,将其它区域白领人群吸引至此(凭借价格优势,使外区域商务主体落户写字楼),积累后续商务需求群体——配置以必要的商业设施并适量服务于深夜——随着写字楼规模增大、消费群体增多,将大型娱乐设施置入,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皱形呈现——将建筑设施与主要交通工具地铁连接,使外区域人流进入处于“潮头”(以年轻人喜乐的时尚为主要标志,具体的商业业态也据此进行配置)的夜市——塑造周期性文化主题并引入著名的歌星、影星等,使深夜商业文化含量提升,最终结果是区域内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工业区转为融入现代服务业的新型产业区。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产业体系内部优化往往会带来区域性乃至国内整体发展的外部优化效应。

  产业体系整体优化的关键在于形成机制。一是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机制,二是形成宏观有效调控的机制。市场机制建设主要依赖呵护、健全和完善,其中,理性、适度的宏观调控又起枢纽作用,尤其在我国,政府实质上是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构建既不削弱市场机制,又具有整体引导、调节功能的宏观调控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其中,规划、政策、门槛、环境是缺一不可的环节。规划的主要意义在于理念、战略性产业发展以及环境塑造等方面的引导。尤其在理念设定上,诸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均具有导航之效。政策是落实规划的必要手段。无论是财政税收政策,还是金融贸易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均具有不可替代性。简言之,优化产业体系需要经济政策的动态调节。门槛虽然适用于全部产业组织,具有引导、调节整体产业发展的基本功能,但对于限制、淘汰某些落后产能,如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更具有积极成效。环境对于优化产业体系具有独特的魅力。选择项目→培育产业体系→环境塑造,依次重点转移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调控水平不断上升。条件具备时将调控重点逐步转向塑造环境上,使优良的产业体系扎根于相适应的环境之中。并且,最为根本的还是教育结构的优化,以便源源不断地提供必需人才。总之,环境优而产业体系优必将成为未来指向。

  二、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至少涉及4要素:支撑产业升级、适应国情变动、突破瓶颈制约和体现发展走势。

  1.支撑产业升级。从产业发展的基本走势看,产业升级主要涉及三种涵义的产业结构变动:一是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服务业产值比重上升(已实现工业化国家更为典型),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普遍占80%以上;二是在三次产业内部,尤其是制造业,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端环节所带来的产值比重上升;三是在各类产业形态中,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用高新技改造的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上升。

  因此,产业升级的长远目标必须围绕三大结构变动而设定路径。首先,对于三次产业比例,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须作战略安排,每个五年规划应提出明确要求。其次,在规划三大结构变动时,须凸现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升的引擎作用,以恰当的增长比例导航。这不仅因为它制约上升中的第三产业质量,而且对于每一产业走向高端产生推动功能。

  2.适应国情变动。产业结构的国情制约也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比重变动之中。如前所述,支撑产业升级固然需要不断提升第三产业比例,并且从趋势上看,也符合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然而,体现规律的愿望以及调控举措无法脱离现实国情。那种期盼我国尽快赶上或至少接近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心态与当年严重脱离国情的“大跃进”思维其实无本质差别。

  人类社会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主到以制造业为主,再到以服务业为主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制造业为主是以改变农业为主结构为前提的,同样,服务业为主是以改变制造业为主结构为条件的。类似于人类不能跨越市场经济必经阶段,一个国家也无法跨越制造业为主即工业化阶段。从内在经济联系看,服务业发展对于制造业至少存在3个依赖:一是服务对象依赖。正是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从研发到销售一系列服务需求,服务业才应运而生。二是服务结构的依赖。如现代航运服务业,虽然集装箱运输是其发达的标志,而围绕集装箱运输的一系列载体,甚至包括电子标识也离不开制造业的供给。三是服务手段的依赖。可以说,现代服务业的一切交易活动均离不开信息制造业。需要说明的是,制造业为主是相对于第一、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而言的,并非要求必须在总产值50%以上。

  此次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给人以负面相对较小的感觉,除金融开放度有限、政府及时干预的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三次产业结构的转型目前还基本符合国情,即改革开放后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注重接受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因而导致虽然无法拒绝转移中的一些冲击,但强化制造业本身就会派生出一种对虚拟经济的“抗体”。

  3.突破瓶颈制约。产业结构优化是持续的历史过程,其中,不断突破瓶颈制约则是前行的动力。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就集中在由三大失衡所派生的三种现象上:

  第一,“过度依赖”现象。这是产业动力结构失衡所致。众所周知,产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三大需求,即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所谓“过度依赖”,一是在总需求结构中,过度依赖于出口。二是在内需结构中过度依赖于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消费不足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的空间。

  第二,“恶性重复”现象。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活动中的类同、重复应属市场竞争的正常行为及其反映。然而,特定时期的过度重复、恶性竞争现象发生则受制于产业技术结构的低层次及其平面化。这在我国目前工业结构内部体现得极为充分。以风电产业为例,欧洲发展新能源的经验是将新能源发展纳入电网规划,先规划电网,后建电站,而我国正好相反。

  第三,“畸形差别”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差别具有历史必然性。然而,如此凸现的城乡二元结构存在于我国几乎所有地区,这是产业空间布局严重失衡的结果。目前,我国区域发展的差距主要存在于城乡之间(城市居民与农民收入之比长期处于3.2∶1区间波动),尤其是城市与广大中西部农村之间发展水平的悬殊。

  因此,从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出发,应着力通过优化三大结构,即需求结构、企业结构和城乡结构,以消除、减缓这三种现象。

  4.体现发展走势。产业结构优化也是静态结构调整与动态发展的有机统一。在走向产业发展前沿的进程中,推动内在结构重组、升级才是最佳选择。

  目前,在产业发展走向前沿过程中,体现时代特征的状态主要有:新兴产业、混合产业和返二次产业。

  三、产业组织优化

  无论是产业体系整体优化,还是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尤其是企业始终发挥基础性、根本性作用。

  产业组织优化主要是企业规模结构、市场行为、绩效层次三者优化的高度统一。

  就企业规模结构优化而言,大中小并举依然是基本格局。应该看到,发展中国家基于市场机制缺陷的生产集中度偏低,因而,规模经济之下的企业数量过大,这是一种只能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而逐步改变的状态,操之过急的结局极有可能造成行政助长,拼盘增加,人为垄断而伤害市场竞争的效果。然而,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必然是生产集中度逐渐提高的过程,关键在于提升集中度的路径安排。

  30余年的改革与提升集中度的实践己充分说明,走市场化的集中度提升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其中,一是要求充分尊重市场竞争规律,基本依靠法制手段,促进优胜劣汰,使企业在市场机制调节的结构优化中做强做大;二是即使在产权许可的前提下(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通过必要的行政干预,对极少数企业进行重组,也必须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并利用市场资源(如公司整体上市,走证券化道路)进行引领,而不是强制性的“拉郎配”。对于前者,重点是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加大扏法的力度。针对必要的行政参与重组,“三要素”条件应视为基本准则:其一,企业自愿。无论是职工,还是经营者,至少不具有群体的对抗性,这是重组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条件。其二,具有紧密的内在经济联系,既可以是产业链中的垂直关联,也可以是水平链中的互补结构。其三,决策、管理层具有架驭新联合体的能力,善于在新资源领域贯彻核心竞争力,使新优势在合理布局中得以发挥,最终产生1+1>2的效应。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10年共完成并购重组案例2115个,比上年增长40.3%,显著快于2002-2009年间平均增长6.8%的速度。并购金额由2001年的134.5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820.2亿美元,增长了6.1倍。

  企业市场行为的优化除了依赖规模结构合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外,也制约于市场经济本身的发展。企业营销规范、营销水平特别是售后服务质量与市场经济成熟程度是紧密相联的。法治与市场经济的结伴推进既依赖于国情、区情,又产生出变化中的国情、区情。这实质上是产业组织在市场经济孕育中走向理性的一种必经阶段或称过渡性的内炼。在此过程中,百姓往往以消费者身份通过参与既能分享成果,也付出痛苦的代价,忽而包容,给予理性的期待,忽而怒斥,诉诸于法律,一切均成为系统演进的要素,成为市场经济、产业组织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

  企业的市场行为,除了从规范、道德的层面去研究外,正常竞争的创新行为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新经营行为包括虚拟经营、创意经营和融合经营等等。

  企业绩效层次优化的突出要求是:效益主要来自于产品、服务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此,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挑战。观察发展中国家企业取得业绩的能力结构,就会发现:压价占有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的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科技创新的能力。

  在规模结构、市场行为、绩效层次系统优化中,规模结构的优化始终是基础。没有合理的集中度,垄断行为、散乱行为以及非理性、阻碍科技进步的绩效行为均相伴而生。从这个意义上看,以优化集中度为统领,推动市场行为和绩效层次优化具有事半功倍之效。不过,科学的集中度只是必要条件,可持续的运行中无法替代针对优化市场行为和提升绩效层次的宏观调控与微观自我调节的应有之策。

  四、产业业态优化

  类似于结构与组织优化,业态优化同样体现于产业链全过程(研发业态、生产业态和营销业态)。伴随结构、组织优化实践,在不断适应与创新中,将业态选择纳入现代企业竞争体系成为当代业态优化的基本特征。

  业态一词来源于日本,是典型的日语汉字词汇,大约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业态的变化最早发生在营销领域,被消费者直接感受,因而这种“先入为主”使人们产生了业态即“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类型化形态”的概念,或称商业模式的范畴,甚至将业态直接表述为零售形态。其实,所谓业态,可从业和态两个视角去观察:前者为产业,后者为形态。因此,业态的理性判断应视为产业活动的存在形式,或类型、状态。从内容上看,业态覆盖全部产业过程。若以产业链界定,可分为研发业态、生产业态和营销业态。三类业态同时并进代表着现代产业体系中业态变动的基本方向。

  业态优化主要发生在创新过程中。如果从企业业态创新方式的视角,将新业态呈现作分类,至少可归结为6种创新:第一,分工细化创新。在不断细分市场中诞生新业态,这是业态创新的基本形式。传统农业中产生着现代“观光农业”,“观光农业”中又出现某一产品类的产业链,如无锡的“水蜜桃产业”、云南的“花卉产业”。第二,集成、融合创新。如集客运、餐饮、住宿、娱乐等于一体的旅游产业业态(“邮轮经济”正成为国际旅游竞争的热点项目);集采购、仓储、加工包装、分销、配送与信息处理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业态;集专业策划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与金融投资为一体的创投(PE)模式业态;集信息搜集加工与为服务对象定制解决方案的咨询业业态;集创意设计、影像制作、传播推广的媒体产业业态等等。看来,业态的融合创新使混合产业及其商业盈利模式发展具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第三,集约化、规模化创新。规模业态在特定的行业当今依然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和进入的门槛。从一定意义上判断,近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就是基于成批量制造的工厂制、机器生产、流水线操作等规模化、集约化业态变革推动的。农业中的农场、公司经营;服务业领域中的集会展、娱乐、餐饮等于一体的巨型购物中心、大型超市、全球连锁店和配送中心均属此类。第四,信息化、网络应用创新。随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愈来愈融入信息化与网络时代,如借助于网络技术形成全球供应链、组织全球产业链;在信息化交易中,消费也逐渐走向网络化,网上购买的比重持续上升等等。第五,时空拓展创新。即以跨越时空为特征的业态创新。以空间为例,不受公司占地面积局限,如“飞地”建设(在不同区域独立或联合建立基地),既放大经营规模,又在相对优势资源重组中创新业态。第六,便捷服务创新。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及时满足需求为业态创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这是便捷服务创新的本质。如商业中出现的超市、购物中心、专业店、专卖店、快餐店等等。

  与业态创新优化相适应,现代企业竞争与业态竞争高度融合,因而使业态优化表现为企业竞争力。

  在企业传统竞争体系中注入业态竞争,并不是简单地对原有竞争形式予以排斥甚至否定,除特殊条件下需要“颠覆”(用新业态彻底改变原有的产品和服务结构)之外,更多地是对原有形式进行渗透、组合和引领。从路径上看,主要体现为6个结合:1.品牌竞争与业态变革结合。随着从价格到品牌竞争阶段的递进,业态的相应变革显得尤其重要。以营销业态为例,为避免假冒,及时由传统营销方式转向“专卖”业态,并动用必要资源,全力呵护“专卖”业态成长。2.规模拓展与业态重组结合。企业的规模拓展固然有多种形式,如投资、购并等,但更应关注内含型的,即通过业态重组、创新而使销售倍增的新途径。一方面可使主业细分,使之诞生新业态,并籍此载体迅速扩张;另一方面将与主业相联系的“副业”进行业态整合,同样会迸发出倍增的能量。3.核心竞争力发挥与业态完善结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难以相互替代的优势竞争力。但必须强调的是:任何核心竞争力总是存在于特定的业态之中。4.技术创新与业态选择结合。处于激烈竞争领域中的企业,其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的水平无疑是核心竞争力中的根本性因素。对此,与业态选择的结合不仅包含研发过程,而且也涉及成果转化过程。研发中的业态选择主要是,怎样对待自有资源(企业内部研究机构)运作与外部资源利用的整合配置问题,一般而言,开放式合作研究业态优于独立的内部研究。5.结构调整与业态重塑结合。以上提及的香港Apm业态诞生的促进功能是区域性结构调整带动的典型案例。同样,业态的企业内结构调整的影响功能也是客观存在的。从业态经营角度看,任何企业内部的产业、产品及服务结构均是业态的不同分布。韩国三星集团果断放弃汽车制造业态,集中资源主攻电子产品业,也是当下业态重塑的经典案例。6.机制变革与业态创新结合。经营机制是企业存在、发展、壮大的基础,它内含于核心竞争力,贯穿于业态选择、变革之中。业态影响管理机制的状态时刻存在。这就要求,在对机制作深层次的改革设计时,必须遵循业态发展规律。反之,也可通过业态的重新选择,去推动机制的变革。一个地区或某一企业若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业态来替代传统产业业态就必然要求对机制作根本性变革,包括全社会的管理服务机制变革,因为适应现代服务业的管理机制、经营机制明显区别于传统制造业。筒言之,业态的变革与机制的变革应尽可能趋于一致。

  无论是6个结合,还是更多,其精髓就是强化业态意识,将业态竞争全方位地纳入现代企业竞争体系,这既是业态优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任何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备条件。

  结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依赖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而发展方式的转变又必然基于产业体系的优化。为此,在我国尽快构建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结构、组织、业态三位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应成为“十二五”产业发展的理性追求。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