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习近平心中的经济发展大局什么样

发稿时间:2017-09-26 13:35:10
来源:人民论坛网作者:张占斌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性地回答了我们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方位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

  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原则。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应该说,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证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针对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种种疑虑,明确指出“两个毫不动摇”,强调保护好产权,调动企业家创新的积极性。

  二是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大原则。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勇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有一些干部因为贪腐受到法律和党纪的处罚,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性。当然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检验的标准应当是政府要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特别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一条红线贯穿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这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也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核心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创共享共治共赢。

  四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的重大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攻坚克难,爬坡过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中求进,保持经济稳步发展势头。一是顺势而为,主动适应新常态;二是坚持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着力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三是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始终不渝推改革,脚踏实地调结构,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经过一系列探索实践,我们形成了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一整套稳中求进的经济政策,确保了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五是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靠什么来检验?能够更好地实现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就是检验的重要标准和原则。当然,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就必须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作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谋划发展,解决了“怎样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问题。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历来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建立在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深刻揭示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新变化的基础之上,是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一种战略判断。特别是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世界经济已呈现出“总量需求增长缓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显著特征。中国经济人口、成本和要素红利逐步减弱,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外部环境都已发生变化,客观上促使中国经济增长逐步回落到中高速的“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是对我国经济所处的方位、发生的变化的深刻认识,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把握,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发展阶段的认识更加清晰,对经济建设规律的把握更加成熟。

  提出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如何办”的问题。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提出认真总结了国内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凝聚了各方面的发展共识,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助于破解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的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按照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新发展理念就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再续绚丽篇章的指挥棒,是指导全国、统一思想、协调行动的总原则、总要求。

  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发展,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怎样干”的问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破解当前发展阶段重大结构性失衡、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的治本之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宏观经济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部分产能过剩和部分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就是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发展,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谁干”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部署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都是围绕着让人民群众有更大的获得感而展开。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二是加快推进“五化并举”。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绿色化”概念,这是“新四化”的拓展与延伸,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加快推进“五化并举”,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才能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三是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精准扶贫战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开创了新时期扶贫开发事业的新局面。精准扶贫不仅是新时期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导,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一级教授、博导;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博士研究生杜庆昊、水名岳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

  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年。

  ③顾保国:《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红旗文稿》,2016年第23期。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