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

下行考验“微刺激”

发稿时间:2014-05-23 00:00:00   来源:《新世纪》   作者:李雨谦

       年初政府推动的经济“微刺激”措施,到目前为止效果仍难判断,而经济增长形势向下的压力依然很大,刺激力度是否足够?若要加码以何为戒?

  4月经济数据显示,房地产建设活动和工业投资低迷,继续拖累内需,曾被寄予厚望的基础设施和保障房建设,对经济拉动作用尚不明显。

  迫于经济下行和财政收入下滑的不安形势,部分地方政府已经无法容忍房地产行业的持续萎缩,开始尝试突破政策限制。广西南宁、杭州萧山、江苏无锡、天津滨海新区、安徽铜陵等地区已通过不同渠道向外界传出地方楼市政策微调的信息。

  中央部门层面对房地产的态度也在微调。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住房金融服务专题座谈会上表示,要根据市场需求,优先(保证、照顾等采取各种形式)确保住房消费贷款的资源配置。住房消费贷款本身市场具有潜在的巨大需求,要充分认识在未来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重要地位。“这不仅仅是为房地产行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日前撰文称,当前应重点关注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风险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金融产品风险,做好处置预案和政策储备,加强相关的舆论引导、风险隔离和社会保障等配套工作,并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作用。

  投资下滑快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经济数据中,工业、出口、消费等数据依然保持弱势的平稳状态,惟有投资增速持续下降。考虑到“微刺激”措施已经逐步推出,此投资增速更显得不尽如人意。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7%,比3月回落0.1个百分点,但从环比看,4月增长0.82%,增速较3月和去年同期均扩大了0.2个百分点。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再度承担了稳增长的重任,增加值增速从3月的4.6%涨至5.7%,上升了1.1个百分点,是各类型企业中增加幅度最为明显的。

  出口增速由负转正。4月出口同比增长0.9%,增速较3月回升了7.5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前四个月,中国对欧盟、美国、东盟和日本进出口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同比正增长。

  消费数据也保持平稳。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0.9%,较3月增速快了0.1个百分点;环比增速为0.83%,处于正常波动范围之内。不难看出,几个分项数据正向积极方向发展,然而投资下滑成为最大的拖累因素,而这已经是在基础设施投资加码的前提之下。前四个月,第二产业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投资增长14.1%。就绝对额粗略测算,1月-4月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较1-3月增长幅度超过55%,显示4月已明显加快进度。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加码的迹象更为明显,前四个月同比增长22.8%。

  年初至今,提升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政策包括:调高2014年铁路投资目标1000亿元至8000亿元;出台80项基础设施投资类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大能源工程项目投资力度等。从目前看,基础设施投资依然无法替代由于房地产业投资下降而失去的经济增长动能。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延续了下滑的态势。

  1月-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名义增长17.3%,增速比1月-3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4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17%,增速回落了0.05个百分点。

  中银国际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主要是因为房地产行业明显走软及传统工业持续面临产能过剩压力。虽然在中央政府的“微刺激”政策下,铁路和部分基础设施投资逐步反弹,但整体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反弹受制于债务负担沉重及融资环境紧张。

  房地产现拐点

  作为中国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逐渐变冷,这一趋势在4月进一步延续,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不仅仍然处于下降通道,而且降幅有所扩大。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月-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9%,降幅比1月-3月扩大3.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8.6%,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0.2%,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3.4%。

  商品房销售额下降7.8%,降幅比1月-3月扩大2.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9.9%,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0.2%,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3.5%。

  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量价齐跌幅度最为明显。前四个月,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5%,降幅比1月-3月扩大3.5个百分点;销售额下降14.0%,降幅扩大2.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4%,降幅扩大1.4个百分点;销售额增长2.1%,增速回落1.9个百分点。

  受到商品房销售疲弱的影响,房屋新开工面积也出现了两位数的大幅下降,显示出房地产企业的谨慎心态。1月-4月,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2.1%,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24.5%。

  国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钟正生认为,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是拖累整体投资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考虑到4月已经推出棚户区和保障房项目,实际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下滑得更快。

  华泰证券认为,房地产销售仍在下滑,新开工增速也在快速下降,而且资金来源上信贷及其他资金(包括定金预售款、个人按揭)仍在收缩,预计地产投资今年年内对经济难有更多积极贡献。

  从房地产投资到位资金看,贷款增速明显回落,利用外资同比显着下降,个人按揭贷款也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开始在财政收入中体现。2014年4月,房地产业两大重要税种收入,同时出现近年来少有的负增长,即房地产营业税下降4.2%、房地产企业所得税下降3.1%。这也表明房地产活动明显收缩。

  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的疲态逐渐显现,而且当下可能正从三四线城市逐渐向一二线城市蔓延。在“五一”假期,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新房成交量表现低迷,不仅远低于3月、4月的日均成交量,且不及过去三年的同期成交水平。

  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最大下行风险,今后几个月决策层可能不得不考虑放松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汇信资本董事总经理叶翔认为,如果能够判定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拐点是结构性而非周期性的,则在短期内实施刺激并不会改变趋势,若能防止经济增速崩盘,则“托一托”房市是有必要的。

  中金公司报告称,不排除未来更多地方政府出台托底房地产市场政策的可能性,比如放松限购、限贷,甚至通过户口政策鼓励买房。而由于房价预期变化可能正出现拐点,这将削弱住房的投资性需求,推迟消费性需求,房地产开发投资将因此放缓。

  政策再加码?

  经济增长动能的逐渐变弱,将越来越考验决策层的“定力”。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预计,二季度经济将继续回落,增速可能将逼近全年目标下限。因为当前总需求依然不足,未来经济下降压力依然存在。房地产市场低迷对总需求的抑制作用还将加强;物价趋势性回落将抑制总需求;现有政策还不足以抵消经济自身下滑的压力。

  他认为,刺激内需政策将加码。首先,继续落实已经有所规划的政策措施:出台简政放权措施、生产性服务业支持政策、支持装备产业发展的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促进消费的政策;其次,加强保障房建设和默许地方政府放松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第三,财政货币政策将加大调控力度,保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在汪涛看来,决策层尽管多次表明不会为了支持经济增长而推出大规模的短期刺激措施,但政府已经在逐步加强“微刺激”政策的力度。

  她举例称,基建投资有所提速,在一个月内连续两次提高铁路投资预算;加快了保障房建设资金拨付速度;放宽了投资项目和经营活动的审批要求和限制;并降低微小企业税负。此外,决策层已开始推进多个区域发展规划,并公布了对民营资本开放更多行业的计划。

  “虽然市场在继续寻找货币政策放松的明显迹象,例如全面降准,但实际上最近几周央行已悄然放松了流动性环境。银行间市场利率保持低位就是最好的印证。”

  汪涛认为,央行将会继续微调货币政策,并避免采用具有强烈政策信号的措施(如降准)。但如果出现资金大量外流的情况,或者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从而给央行施加更大的压力,那么央行则可能不得不对政策进行调整。

  刘世锦表示,当前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主要表现为投资增速回落,“稳投资”是实现全年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针对经济的短期波动,特别是大幅波动,采取适宜的刺激措施是有必要的,但若没有调结构、换机制的配合,这类刺激措施有可能延缓甚至强化原有的增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