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唐钧

人物专栏

“经常上网”的老人仅占百分之五,正常吗?

发稿时间:2017-03-01 10:22:43   来源:中国改革网   作者:唐 钧

  前两天,全国老龄办发布了《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以下简称《成果》)。其中有一个数据引起了媒体的注意,这就是:2015年。有5%的老年人经常上网。于是,就约我写个评论。私下里琢磨,约稿者的言下之意是:在互联网大普及的当今中国,老年人上网的比例是否太低了?

  以上是从老年人的状况出发的描述和分析。我们现在再从互联网使用的视角来看看相关的数据。在网上查询:2015年年底,中国的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0.3%。那么,《成果》中提及的“经常上网”的老年人到底有多少,2015年年底的老人人数是2.22亿,乘以5%,是1100万。在整个网民中的比例是2%。100个网民中,只有2个是“经常上网”的老年人,确实有点低。

  在与互联网相关的报告中,60岁及以上的网民,在2015年的数据中所占的比例是3.9%,明显大于上述的2%。但是仔细琢磨,其中的差别可能在于“网民”和“经常上网”这两个概念上的微妙差异。“网民”的定义可能指的是所有互联网的用户,因此也包括了开通了互联网但“不经常上网”的互联网用户。为什么开通了互联网又不经常上网呢?这就应该涉及到智能手机用户了。

  在往下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之前,可能先要纠正一点错误。在发布上述数据之后,有一个比较:“2000年,老年人学电脑的比例仅为0.3%”。这个比较不知是《成果》中原文如此呢,还是记者加上的。然而,“经常上网”和“学电脑”显然是两回事。如今上网,至少有两种渠道,一是用电脑,二是用智能手机,所以两者之间并没有可比性。

  根据相关报告,2015年,中国网民通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67.6%、38.7%和31.5%,而手机上网使用率竟高达90.1%。虽然说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中国网民接入互联网的主流,据说规模已达6.20亿。但是,在网民中,可能还有“可以上网”和“经常上网”的差别。由此推理,在老年人中,持有可以上网的手机但“不经常上网”的占比将近一半,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在《成果》中,还提到一个数字,就是城镇老年人“经常上网”的达到了9.1%。这就是说,实际上,绝大部分“经常上网”的老人都在城镇。以《成果》中披露的城镇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52%计算,应该是1.15亿人;农村老年人占48%,应该是1.07亿人。在相关报告中,城镇网民的规模为4.93亿人,而城镇老年人口中的9.1%“经常上网”,应该是1051万人,占比2%。在相关报告中,农村网民的规模为1.95亿人,而农村老年人口中的0.9%“经常上网”,应该是200万人,占比0.5%。

  “经常上网”的老年人占比较低,应该与文化程度有相当大的关联。《成果》披露: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中未上过学的占29.6%,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占41.5%,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占25.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1%。而在相关报告中,中国网民的文化程度是:小学及以下的占13.7%,初中和高中的占66.6%,大专及以上的占19.6%。两组数据之间的巨大的差距,说明文化程度是个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在列举和比较了一系列的数据之后,到了要回答我们在标题中提出的问题的时候了。应该说,因为受到生活居住的地域(城镇或农村)与文化程度等限制因素的影响,“经常上网”的老人占5%,以及所占比例城镇和农村9∶1,应该属于正常现象。

  在文章的结尾,可能还要对在老年人口中提升“经常上网”的比例作一些展望:其一,在当前的老年人口中,该上网的大多数都上网了。其二,当前的老年人上网的提升空间,主要在60—65岁老人,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35%。努力一下,也许能够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三,在今后的5年中,随着当前的高龄老人逝去,以及当前的中年人迈入老龄阶段,“经常上网”的老年人能够提到10%左右。但要看到,这是习惯使然,因为在新增加的比例中,主要是现在已经在上网的中年人。

人物介绍

唐钧,上海人,1948年生,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学系,获硕士(M. Phil)学位。曾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天津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MPA和MSW导师,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导师。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北京义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理事长。

从1986年开始从事社会政策研究,共做了80多个相关课题,发表和出版论著近700余万字,译著约8万字。主要论著有:《社会治理与社会保护》、《中国社会》、《问题与障碍: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的社会政策思考》、《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福利》、《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选择》,等等。

近年来多关注中国老年保障问题,包括老年服务和长期照护保障,承担了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和北京市老龄委的相关课题,发表有《长期照护保险:国际经验和模式选择》(发表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国老年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发表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都有转载)、《完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保险研究》(江苏社会科学)、《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等论文和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