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雄安新区的改革使命

发稿时间:2017-04-05 10:56:03
来源:经济观察

  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正式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意味着言传了两年之久的保定副中心正式以雄安新区的概念落地。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保定市下辖的雄县、安新和容城3县和周边部分区域,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不到北京三环内面积;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四环内面积;远期控制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六环内面积。

  从新华社发布的通稿中,不难看出中央对雄安新区的重视程度,“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中央对雄安新区定位也相当明确,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4月2日民生证券研究院举行的分析电话会议,对中央设立雄安新区的初衷、发展定位、政策方向以及收益面均做了详细阐述。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博士认为,未来雄安新区除了承担经济和产业功能,“我更看重的是未来新区在改革、构建国家体系中的作用”。

  为什么设立雄安新区

  河北雄安新区位于北京正南,规划区内的雄县、容城和安新是白洋淀周边三个县,目前三县总人口在100万左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这为设立雄安新区未来施展奠定了基础,也预留了更大空间。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京津冀三地考察调研,多次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决定和部署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在河北适合地段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化新城区。

  今年2月23日,习近平专程考察河北省安新县,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对雄安新区未来的定位、功能和方向做了明确指示,也意味着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承载地加速推进。

  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建设雄安新区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管清友认为,设立雄安新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意义。第一,设立雄安新区是对首都功能一次重大改变,“可能影响到上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新华社通稿称其为‘千年大计、历史性战略选择’确实不是空话。”

  第二,从气魄上来看,设立雄安新区突破阻力、增量改革杀出一条血路,显示出了中央改革的决心和气魄。“阻力并非人为,而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利益分配结构阻力,突破原有产业格局、区域格局、利益格局,非常之困难,在白洋淀画一个圈,属于非常大的增量改革。

  第三,雄安新区意义等同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地位,打破原有利益格局,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已经远远超出预期,“超预期在于这代领导人做了前人未做之事,让投资者对改革的期待更有空间,对于十九大应该抱有更大期待和改革的预期。”

  第四,承担进一步改革使命。浦东是长三角的龙头,深圳是珠三角的龙头,雄安新区应该会成为京津冀城市群的龙头。“雄安新区最大优势在于起点低,易于推进,我个人看重的是未来雄安新区在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国家经济体系中的作用。”

  雄安新区的影响

  管清友表示,改革开发将近40年时间,中央对北京市功能调整较多,但这次对北京功能定位非常清楚,调整力度极大,影响也会十分深远。“无论猜测中的中央政务区也好,首都特别区也好,未来随着时间推进会有一个事实上的定论,首都的政务功能会更加明确。”

  在京津冀规划建设纲要中,已经明确把通州定位为北京城市功能副中心,按照中央对北京的定位,未来北京市国际交流、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使得北京实现政治功能,也一定程度限定了北京发展物理空间。

  随着北京定位更加明确,北京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将会逐步向外疏解,据民生证券研究院判断,未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涉及经济职能机关和4000多家企业,这些资源也成为各地争夺的目标,深圳和重庆曾计划引入部分央企。

  雄安新区无疑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定位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未来交通设施完善后,将实现与北京30-40分钟通勤距离,产业定位主要以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将建成比自贸区更大的改革试验区,更便于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

  在管清友看来,雄安新区设立主要有四大影响。

  首先,从战略上来看,雄安新区和大北京、京津冀之间的联动,将会形成一个内陆开放的新格局,“我们知道,原来无论是长三角还是珠三角都是沿海开放战略,雄安新区设立将开启内部辐射北部、西部邻国的局面,从战略上更为平衡。”

  其次,雄安新区设立后,对地区乃至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将产生巨大影响。这一判断并非空穴来风,当年深圳设立特区后,前三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120%增速,浦东新区前两年投资增速分别为83%和71%。同期全国增速为30%-60%。

  管清友判断,雄安新区对全国投资建设影响没有深圳和浦东大,但增速如何介于深圳和浦东之间,投资规模可占到全国1%的份额,两到三年将带动投资规模在万亿级别,“我们也担心以后会不会带来投资过热、以及债务提高的问题。”

  第三,雄安新区作为经济和产业的承载区定位已经明确,下一步中央特别区也会进一步明确,未来将会对通州、首都特别区、雄安几个板块的资本市场带来巨大利好。“短期在二级市场上,中长期在一级市场上,我们应该关注这三大区域。”

  第四,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对周边房价有提升作用,但对北京房价有利空影响,“把一些存量的企业和机关往那边搬迁,对北京未来需求会有影响。但长期来看规划细节还不确定,还需要后期观察,但短期内对北京市的炒作热情会减下来。

  投资者应该注意什么

  雄安新区设立,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风险,民生证券给出7条建议。

  第一,从大历史观来看,雄安新区的建设、管理和谋划并不是一两代人能够完成,如同一路一带,涉及时间较长,影响国家长治久安。

  第二,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科学规划,吸取人口经济密集区优化失败的案例,“比如日本东京、韩国新首都建设相对都不太成功,这些失败案例给我们提出警示,要吸取教训。”

  第三,享受政策红利时避免投资大跃进。“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投资高增长引发投资过热和市场泡沫,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数十年的时间。雄安新区设立要充分吸取过往的经验教训。”

  第四,应避免行政命令式动迁单位和大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新区建立靠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如果我们是靠行政命令搬迁过去,差强人意,靠政策优惠吸引微观主体,打开局面,放松管制,增加管理。”

  第五,浦东地区90年代开发,相对比较晚,当时有上海和长三角有广阔腹地做依靠,雄安新区与当年的浦东和深圳相比,在政策红利、投资环境、融资环境等方面有较大差异。

  第六,建议给予雄安新区在经济管理,金融监管,更大的管理权限,特别是结合国家治理体系上探索,给予更大的自治权,探索新的区域里全新的国家治理道路,雄安新区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七,应该客观看待对雄安新区单位、大学搬迁的担忧、质疑、批评,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采纳合理的建议,动态调解规划政策,形成中央-地方-国际-国内-社会各界共同关心雄安新区开发整改的社氛围,而不是简单地否定质疑和批评。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