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合肥市探索创新人才发展机制

发稿时间:2018-04-09 16:15:59
来源:合肥市委改革办

  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虽然人才资源相对丰富,但存在“三多三少”的结构性矛盾,即院校里的人才较多、企业里的人才较少,研究型的人才较多、创业型的人才较少,本地培养的人才较多、留在本地的人才较少。针对这些问题,合肥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发展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一手抓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一手抓高端紧缺人才引进,在人才引进、评价、激励、投入等方面引入市场化要素,构建更具活力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实现人才资源加速集聚、有效配置和优化组合。目前,全市已集聚“两院”院士108人,国家“千人计划”274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6万人。近期,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专题报道“哈佛八剑客”扎根合肥创新创业的事迹,充分反映了该市人才工作的改革成效。

  创新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破解人才引进难。人才管理有其自身特点,不能套用管理党政干部的办法去管理人才,必须防止人才管理中教条化、行政化现象。为解决编制紧缺对高端人才引进的瓶颈制约,合肥市着力用好事业编制周转池试点政策,依托机构编制大数据平台,打破行政区域、行业部门间壁垒,统筹空编资源,形成“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人编捆绑、人走编收”的编制管理新模式,有效破解“有编不用”和“无编可用”的结构性矛盾。目前,已在部分高校和医院开展编制周转池试点,增加周转池编制3953个,仅合肥学院就增加正高级职称86个、副高职称79个,首批使用了143名周转编制用于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还设立“合肥双创英才港”,让凡有事业编制身份的高层次人才来肥创新创业,都可在英才港内继续保留事业编制身份;建立事业单位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支持用人单位设立特设岗位和流动岗位柔性引进人才,不受岗位总量、岗位等级、结构比例限制,进一步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引进松绑。

  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化水平,破解人才流动难。高端人才资源具有稀缺性、差异性等特点,需要借助市场力量来检验人才、使用人才、集聚人才。为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合肥市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体系,大力提升人力资源服务的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建成全省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打造人力资源综合服务“超市”。目前,集聚区已入驻北京外企、上海寅特尼、苏州英格玛等15家全国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可提供招聘、猎头、劳务派遣和外包、人事代理、培训、人才测评、薪酬管理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为鼓励支持人才服务中介机构引进、推荐人才,对引进人才工资性年收入超过50万元、纳税10万元以上的,按实付薪酬的50%资助奖补用人单位用于引才工作,每人每年最高可达100万元。目前已有166名国内优秀人才入选该市“百人计划”。

  搭建高端协同创新平台,破解人才使用难。重视和尊重人才的关键是用好人才,让人才有更加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华。为加快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合肥市坚持“以用为本”,深化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共同搭建一批高端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化、松散化、单项化向长期化、实体化、系统化转变。目前,已共建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10多个协同创新平台,集聚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高层次人才3500多人。中科大先研院启动四年多来,已探索形成服务管理市场化、技术开发契约化、成果转化资本化、人才引进多元化、人才培养定制化的运行模式,实现从研发到产品再到市场的快速转化,培育科技企业200多家。以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契机,合肥市正着力打造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人工智能交叉创新研究平台、超导核聚变中心、大基因中心、离子医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力争形成更多培养人才的“摇篮”、吸引人才的“磁石”。

  深化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破解人才激励难。合肥是全国较早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的地区之一。为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合肥市着力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引导高校、院所、企业等主体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深化科技成果“三权”管理改革,切实以财富回报才智。目前,全市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的企业达170家,其中58家完成激励方案审批,激励总额近4.7亿元;中科大、合工大等首批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改革试点高校累计处置成果24项,处置收入1.5亿多元。同时,进一步完善期权、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政策,明确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用于奖励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比例可达90%;设立“合肥突出贡献人才奖”,给予入选者每人100万元奖励,让人才“名利双收、创新致富”。

  构建全周期基金投资体系,破解人才创业难。人才是创业的主体,融资难是创业路上的重要“拦路虎”。为破解各类人才创业“融资难”问题,合肥市出台“1+3+5”产业扶持政策,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分别用于支持初创企业、中小企业和龙头企业,形成覆盖人才创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投资体系。目前,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已参股衍生出26支子基金,规模达480多亿元,撬动社会资本400多亿元;天使投资基金风险容忍度拟提高到30%,并鼓励引导基金管理团队或项目团队按比例跟投。未来5年还将安排不少于20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经费,以人才“大投入”赢得城市“大未来”。

  探索国际化人才服务模式,破解人才居留难。合肥市作为发展中的省会城市,只有营造更加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解决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合肥市成立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协会,出台含金量高的人才政策“20条”,并覆盖中央、省属驻肥单位,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无否决权人才服务专窗和国际人才城等,兴建合肥加拿大国际学校、京东方数字化医院等一批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努力满足人才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需求。针对户籍、永久居留和出入境等方面存在的壁垒,推出一系列便利化举措,让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肥创新创业打开“绿灯”。为减轻人才生活成本压力,探索实行人才公寓制度,未来五年将新建不少于1万套人才公寓,截至2018年3月已推出480多亩土地,可建5700多套人才公寓。

  (来源:合肥市委改革办 编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通联部 卢志文 文武)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