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探索

三台县紧扣“三变”主题 探索农村综合改革发展新路径

发稿时间:2017-09-28 14:47:06   来源:四川绵阳三台县改革办  

  为解决三台南部深丘腹地7个乡镇36个村远离城市、资源匮乏、贫困发生率高等问题,三台县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主题,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整合多元资金、创新带动模式,初步探索出深丘地区农村综合改革发展新路径。

  一、资源变资产,盘活闲置“金土地”

  (一)统筹流转谷底槽沟地。针对村民大量外出务工、留守老人较多、谷底地利用不足甚至撂荒等现象,组织村两委收集摸排原因,提供资质考察、合同签订、跟踪管理、全程代办等土地流转服务,采用微信、入户会谈等方式引导群众流转闲置土地,集中发展优质大米、双低油菜等农产品500余亩,建立“稻-渔-藕”“稻-鸭”“稻-鳅”等复合基地4800亩,增育牡丰农业、铭扬专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5家,带动群众人均增收500元。

  (二)集体开发二台闲置地。针对30000余亩二台地因地势陡峭、常规耕作难、产业用水难等原因闲置约达40%的情况,采取乡镇主责、村社主体的方式,以村为单位引导群众在闲置二台地种植藤椒、柑橘等用工少、产值高、耐旱强的高收益农产品3000余亩,带动群众人均增收300元。在规模和地理条件相对较好的二台地区域引进铁骑力士、可士可等农业企业和农业大户,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产业基地1800亩并提供代建代管服务。

  (三)分散利用三台坡顶地。针对深丘坡顶、高丘等20000亩三台地地势较高、面积较小、不便于规模化集约生产等情况,重点发展“分散型”坚果及其他高效林产业,引导村民进行“小规模组团、大面积分散”种植,发展高抗旱、高抗病、易采摘、易运送的核桃500余亩,建立核桃生产合作社,实行统一采购、分销、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截止目前,已引进绵核1号、蜀兴1号等3类核桃良种,打造宇科、雨顺等5个核桃品牌,带动群众人均增收300元。

  二、资金变股金,建立发展“资金池”

  (一)整合资金入股。针对资金运用不合理、整合不到位等问题,采取“资金股权量化+项目双签”模式,将涉农项目资金、扶贫周转金、社会帮扶资金统一整合到村合作社,按照贫困户比例、资源资产、人口等情况分别确定入股方式和分红比例,对合作社项目资金建设和投入等情况实行项目双签制,申报前与实施乡镇、村对接,审定拟建设内容和方式并报综改区前线指挥部审签;申报成功准备实施前,再次与布局乡镇对接核实建设内容,并报综改区前线指挥部审签,确保项目建设符合群众需求。截至目前,累计整合资金430万元,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1800元。

  (二)借贷资金入股。针对企业、业主等主体在发展产业和贫困户入股资本不足时存在的借贷难等问题,在放宽信贷范围的基础上,结合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与县农商银行合作创新推出综改区扶贫产业贷,即由综改区前线指挥部设立100万元风险基金,由县农商银行放大10倍至1000万元投放给指挥部认定的农业经营主体,帮助其发展产业。对符合标准的贫困户,采用“向乡镇人民政府申请-前线指挥部审核-农商银行核对放贷”的方式,给予50000元以内的信贷资金,入股至村合作社进行分红。综改区首期1000万元扶贫产业贷已全部发放到位,帮助发展“稻-鳅”养殖基地500亩、专业型养殖场6个。

  (三)互助资金入股。针对部分分散村民群体短期生产难题,以县供销社15万元扶持资金为基础金,在双乐乡王家堰村试点建立1个资金互助协会,发动农户169人进入协会,筹集互助资金近25万元,协会农户和贫困户可通过3户以上联户担保方式,向协会申请不高于10000元资金周转,前6个月免息使用,6个月后按国家小额信贷利率降低2个点收取利息,现已发放临时周转借贷68笔、32万余元。

  三、农民变股东,拓展增收“新渠道”

  (一)“金鸡代养”模式。针对丘区农村产业发展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和贫困户发展产业等难题,创新探索“公司+银行+合作社+农户”的“金鸡代养”模式。由铁骑力士公司提供鸡苗、饲料、设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驻扎养殖基地提供技术服务,鸡苗成熟后由铁骑力士销售并给予每只鸡2.7元代养费。通过合作银行给予每个养殖基地100-200万元的扶贫产业贷款,带动贫困户通过每户50000元扶贫小额贷款参股养殖合作社,鼓励村社干部和村贫困户参股合作,后期由公司通过收益为贫困户还清贷款。目前,已发展代养场6个、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元,预计贷款还清后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5000元。

  (二)劳务合作模式。针对大量劳动力闲置、整合管理力度不够等问题,以村为单位组建劳务股份合作社,理事长由村民选举产生,整合本村在家劳动力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介绍劳动力至农业经营业主或外地其他需要劳动力的企业务工,实现股份合作社“经营主体用工需求+群众务工推介”双向联系,提供农业产业发展劳动力资源。目前,综改区已完成劳务合作社入社3700余人,共承揽藤椒、麦冬、蔬菜、油用牡丹种植采收和泥鳅养殖等劳务业务40余起,总体劳务增收达20余万元。

  (三)自愿入股模式。针对群众发展产业集约化不高、规模化不足、产业分散等问题,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采用“自愿入社+自愿流转+土地入股”的方式将村土地纳入合作社,大力引进新业主、产业大户等经营主体,采用代管代建、村企合作等方式发展村集体产业,村民享受股份分成。目前,王家堰、宋观庙、红花园、断山等4个村已完成土地经营权入股协议和股权证制作,入股农户达到1020户,入股面积4600余亩,带动群众人均增收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