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樊纲

人物专栏

“十四五”应着力发力产业链调整与城市化

发稿时间:2020-06-28 13:27:33   来源:社会科学报   作者:樊纲

  不要低估疫情的影响,做好世界经济萧条的准备,会不会出现三十年代那样的十年大萧条,现在还说不准,但一般性萧条是可以预见的,至少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可能会呈现负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外贸、外资等都受到影响,如何充分发挥我国大市场的潜力,充分发挥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优势,形成良性的自我循环,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一定的增长,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更加重视自主创新,继续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要更加重视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深入开发国内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进一步扩大开放,通过实施《外商投资法》,放宽股比限制等系列措施,提升我国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并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农业等领域的开放,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技术能力和经济增长速度。

  进一步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少市场准入限制,减少审批环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政府补贴制度;保护知识产权,扩大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发展直接融资,发展资本市场。

  制定“十四五”规划要以平衡为重点,要保持好供给与需求、产业之间,金融和实体、区域之间等各种平衡关系,避免大的内伤,我国经济就可以持续发展。在世界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下保持一定的平衡,我们就占有一定的优越地位,所以要更加突出各种平衡关系的问题。长期来讲,我国经济的发展仍面临很多问题及挑战,但同时挑战也是机遇,只有继续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才能在“大变局”中持续发展。

  产业链的调整是今后五年甚至十年发生的情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是我们进行“十四五”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的问题。

  面对产业链的调整转移,需要澄清几件事:一是关于“去中国化”的说法,在很多方面,它只是产业链调整的问题,不必把它视为完全排斥中国的趋势,不必太悲观。

  二是“去中国化”主要讲不要依靠中国的出口,并不是说所有企业都要迁出中国,企业也不会这样选择,中国有市场,有比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三是“去中国化”并不是不允许中国企业到其他地方投资,除涉及国家安全的的产业,一般很多产业,各国仍然欢迎中国企业投资,创造就业。所以,不能说中国企业不能出去了,也不是说国外的企业都要撤出中国。在“十四五”期间和今后的很长时间里,我们要面对全球产业链的调整,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等,未来会有更多企业来中国。

  城市化是“十四五”发展的重要支柱,现阶段是城市化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阶段。我认为,这个阶段城市化的特点就是城市群的形成,通过城市群的发展推动整个城市化进程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城市群,在“十四五”期间,从政策层面应该鼓励这些城市群进一步发展,包括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以及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小一级别的城市群都有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的城市化完成了不到60%,还有巨大的潜力和非常长的前景。怎么使城市化进程更加健康、平稳、均衡,使得市场持续扩大,是我们下一阶段着重考虑的问题。大湾区、大城市群、城市带就是下一阶段城市化的重要形式和重要方式。

  樊纲,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

人物介绍

樊纲,1953年9月生于北京市。198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经济系,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1975年转到河北省围场县。1978年考入河北大学经济系(七七级)政治经济学专业,1982年毕业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主攻“西方经济学”专业,1985至1987年赴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及哈佛大学访问研究,198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91年获孙冶方经济学优秀论文奖。1992-1993年任《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199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1994-1995年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近年来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除受政府委托进行研究并就各种经济政策问题向政府各部门、各地方政府 提供咨询、建议并在国内担任多种社会职务之外,被世界银行、UNDP、ESCAP、OECD等国际组织聘为经济顾问,应邀到许多国家讲学访问、参加学术会议与合作研究,在国际经济学刊物上发表英文论文多篇。有关中国经济问题的论点经常被国内、外报刊杂志电视传媒所引用。主要著作:《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渐进之路——对经济改革的经济学思考》、《中国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主要论文:《经济文论》、《樊纲集》、《灰市场理论》、《论改革过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