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吉祥物“进化史”中的那些“最”

发稿时间:2015-02-15 00:00:00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王一

  吉祥物,自古就有,从原始社会开始,便寄托了人们祈福的愿望。而在吉祥物的“进化”过程中,又有哪些可以登上“最”字榜呢?。

  最早的吉祥物

  中国龙祈求风调雨顺

  早期的吉祥物是人类原始文化的产物。原始人类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在强大的自然面前显得软弱无力,他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理解,总以为有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着一切。当人们把超自然的力量具象化后,便产生了最原始的吉祥物。

  那时候的吉祥物,大多以图腾、纹饰为主。人们在创造了器皿时就装饰以具有象征祥瑞寓意的纹样,以表达敬意,寄托祈福的愿望。

  中国的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吉祥物。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由于原始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他们弄不明白,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湾鳄声形俱厉,蛇类阴森恐怖,蜥蜴形色怪异?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虹贯长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用科学解释的。

  他们猜测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当被人们具象之后,便成为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吉祥物。

  进入奴隶社会后,生产力有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商代,冶炼青铜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所以在这期间,出现了很多青铜器制品,其代表物是商周鼎。鼎是华夏民族在青铜时代的立国之重器。在周朝,“一言九鼎”的“鼎”,是象征至高无上王权的神器和礼器,也是祭天祭祖的祭器,鼎在华夏先民心目中处于民族“图腾柱”的地位。商周鼎上的纹饰主要由饕餮纹和云纹所组成,以饕餮为中心,云纹环绕其周围。显然,饕餮神兽在天上,从云层里探出头,俯瞰人间。传说龙生九子,其第五子叫饕餮,饕餮能吃且吃不饱,掌管烟火烹调。人们都希望受到神灵的庇护,祈求食无所忧,所以就把它纹在鼎上,作为一种吉祥物。

  封建社会吉祥物的发展变得多样化起来。由于文字的发展,吉祥文字也大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是汉代的汉瓦上的吉祥文字。“秦砖汉瓦”是古代建筑构件上的艺术典范。西汉瓦当以“延年益寿”、“长生无极”等吉祥语作为装饰内容、动物纹样多采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神”。在圆面范围内,尽量体现形体的伸展力度,神态性格明显。

  隋唐时期,中国与外族文化交流甚广,自然而然的,吉祥物文化也产生了相应的交融,创造出了诸如宝相花、唐草纹和陵阳公祥等融汇了多民族特色的新吉祥纹样。宝相花又称“宝仙花”、“宝花花”。盛行于隋唐时期。相传它是一种寓有“宝”、“仙”之意的装饰图案。纹饰构成,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他花叶组成。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像闪闪发光的宝珠,加以多层次退晕色,显得富丽、珍贵,故名“宝相花”。隋唐以后宝相花广泛流行于织锦、铜镜以及瓷器的装饰上,含有吉祥、美满的寓意,是一种独具我们民族特色的吉祥纹样。

  清代吉祥物集历代之大成,达到了“物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把吉祥物发展到了极致,并被广泛应用于印染、织绣、服饰、工艺品、建筑彩画及民间艺术等各方面。其形式多样,名目繁多。

  最大众的吉祥物

  奥运会的宣传大使

  “奥运会吉祥物”一词源于法国普罗旺斯,语意为能带来吉祥、好运的人、动物或东西。现代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吉祥物是在1968年第10届格勒诺布尔冬季奥运会上,这是一个被称为“雪士”的半人半物卡通滑雪小人儿,有着硕大脑袋和细巧坚硬的身体,象征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小精灵。

  为夏季奥运会设计吉祥物始于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吉祥物叫做瓦尔迪,是德国纯种小猎狗形象。小猎狗灵活、忍耐和坚忍的特性是运动员性格的表现,其头尾对称地涂着浅蓝、深蓝、深绿、褐等色,则代表着德意志大地和天空的色彩。

  奥运会吉祥物大多以举办国有特色的动物形象为创作原型。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是熊的形象,称为米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鹰的形象,称为山姆,即美国人的代名词“山姆大叔”;1988年汉城奥运会是虎的形象,称为虎多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第一次使用抽象的卡通造型,这是一只比利牛斯山的牧羊狗形象,它的名字叫做科比,小科比从一个方向看好像在微笑,换一个角度看又似乎在用鼻子嗅着什么,顽皮的样子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吉祥物最关键的职能是宣传大使,因此本土元素十分重要。雅典奥运会的两只吉祥物取名为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和费沃斯,造型则是根据古希腊陶筒雕塑玩偶设计,熟悉的民族渊源很受当地人的欢迎。

  经典的反例是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吉祥物狮子格列奥,因为它胡子拉碴,而且只穿了球衣没穿短裤,这种不讲卫生的形象很受严谨的德国人反感,自面世以来就广遭冷落。

  最出名的吉祥物

  熊猫明星“盼盼”

  熊猫盼盼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第11届亚运会期间,手持金牌做奔跑状的盼盼形象几乎天天出现在媒体上,同时也深深地印在了国人的脑海里。

  “盼盼”的原型是熊猫“巴斯”,来自四川宝兴县巴斯沟,1980年出生于四川。1985年,北京取得亚运会举办权后,向全球征集会徽,国宝熊猫被选定为吉祥物。1986年,设计师刘忠仁创作的熊猫手持金牌图从上千份作品中脱颖而出,他还创作了亚运会吉祥物“盼盼”。刘忠仁说,先有“盼盼”后有“巴斯”,虽然“巴斯”是姑娘,“盼盼”是小伙子,但因为“巴斯”的美貌太出众了,它还是成为“盼盼”的“代言人”。

  1984年“盼盼”3岁那年,巴斯沟遭遇了一场60年不遇的竹子开花,开花后竹子大面积枯死。“盼盼”快饿昏了,觅食时被大水冲进了河道,幸运的是,“盼盼”大难不死,被当地农妇李兴玉救起。后经国务院批准,被送到了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至今仍然是福州的“熊猫明星”。

  “盼盼”是国内外著名的熊猫明星,曾代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访问美国半年,轰动美国西海岸,当地市民排5个小时的队,只为看它3分钟。

  选择国宝熊猫作为亚运会的吉祥物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憨态可掬的形象不仅征服了全国人民,同时也赢得了全亚洲人的好感,一股代表着中国的“盼盼”风甚至还吹到了全世界。“盼盼”让更多人认识到改革开放十多年后的中国新面貌。

  熊猫和人岁数比例为1:4,所以2005年4月25日,盼盼迎来了它的“百岁”生日。

  在科学研究方面,盼盼也作出过相当大的贡献。1998年它为异种克隆大熊猫献出了体细胞,直至早期胚胎的形成,这一创新成果被中科院、工程院评选为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最另类吉祥物

  “什么东西也不是”的UU

  不是动物,更不是某种植物,包括它的创造者在内的所有人都无法定义它到底是什么,但正是这个于异想天开中诞生的小家伙,以它特有的甜美、顽皮又可爱的笑脸,让人们都在第一眼后就喜欢上了它。这就是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吉祥物“UU”,一个和以往各届大运会甚至是各类运动会的吉祥物都完全不同的另类。

  吉祥物“UU”是由深圳2011年世界大运会会徽“欢乐的U”演变而成的一张笑脸,同时又具有“Universiade(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首写字母“U”的形态,它打破了以往大运会吉祥物动物造型、写实风格的设计传统,以一种彻底抽象却又极具亲和力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以往大运会的吉祥物都是以某种具体动物为造型基础而设计出来的,在深圳大运会吉祥物征集活动收到的参赛作品中,也有不少“鹏鹏”、“牛牛”、“黑脸琵鹭”等代表深圳文化特色的动物造型作品,或是“数码人”、“外星人”等体现深圳高科技特色的科幻造型,或是“红树苗”、“水娃娃”等反映深圳地域色彩的滨海题材,然而“什么东西也不是”的UU却以它欢乐、甜美、可爱的形象,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成为36届大运会的吉祥物。

  设计团队认为:一个抽象的东西反而会有更大的想像空间,不应被无形中设定的条条框框禁锢,比如非要是某种动物,非要有手有脚。这个闪亮的小精灵蹦蹦跳跳地来到人间,似乎生来就是为了传递欢乐和活力的。

  它不仅受到了评审组的肯定,在深圳市设计界、影视动画界、玩具制造界也大受欢迎,清华美院教授、大运会文化顾问吴冠英赞赏地说:“它是一个非常具有亲和力的东西,可以随时摸它、捏它,不是只能摆在那里看,这才是吉祥物真正的意义。”

  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来自于马齐文洛克的施罗普希尔村。文洛克是个具有金属现代感的独眼卡通吉祥物。它的头部代表着金、银、铜3个奖牌,它的大眼睛其实是一个摄像头能记录下一切,头上的黄灯代表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伦敦黑色出租车,而手上则戴着友谊手链代表奥林匹克的5个颜色。

  这个独眼吉祥物据称是为儿童设计的,一些儿童和家长也参与了设计过程。儿童作家迈克尔·莫尔普戈给它们的来历写了一个小故事:工人们在工厂为奥运会场馆炼钢,在钢水出炉的刹那,两小滩钢水落在地面,后来,一个退休的炼铁师乔治将两个冷却凝固的钢块捡回家,并且雕琢成了两个长着一只大眼睛的精灵,伦敦奥运会吉祥物就此诞生。

  虽然伦敦奥组委一直在传递“超越现代”的概念,但他们的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还是很难被普通人接受。它们都只有一只眼睛,尽管看起来活力十足,可是这种超强的“前卫和抽象”的艺术手法还是让人觉得另类。甚至雅虎体育曾撰文称,“伦敦奥运会的吉祥物是史上最丑之一”。■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