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重点改革咋落实?详“解”山东国企改革“关键一招”

发稿时间:2023-02-07 14:27:19
来源:大众日报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山东高标准推动改革走深走实,有力促进了企业经济运行提质增效,2022年1-11月,省属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三项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分别增长10.1%、0.1%、8.6%。最重要的是,在事关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上,山东大力破除了一批体制机制障碍,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2020年,率先出台《国有企业党委研究决定、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示范文本》,2022年印发省属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进一步明晰省属企业党委决定、前置研究讨论的重大事项并规范完善相关要求和程序。

  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制定出台《加强省属企业董事会建设的意见》《省属企业董事会和董事评价办法》等配套制度,形成董事选聘、管理、考核、激励、追责的制度闭环。建立应建企业日常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外部董事人才库。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各级企业外部董事占多数,差异化落实董事会职权,时增加、调整授权事项,累计将31项权力分类下放省属企业董事会行使,差异化落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产业集团、“双百企业”董事会职权,推动一级企业差异化落实重要子企业董事会职权。

  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出台省属企业控股子公司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两项规范”,印发全面深化工作通知及配套制度,聚焦经理层成员聘用、考核、薪酬、退出、监督等关键环节,明确标准程序和工作要求,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以及总经理向董事会报告工作制度,指导省属各级企业合理确定董事会授权的事项范围,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

  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结构调整

  明确省属企业主责主业。指导省属企业聚焦主业投资,优先向主业配置资源,向“十强”产业和基础设施、重要矿产资源及公共服务领域集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集中。

  深化省属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统筹指导全省国资系统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三年行动以来,共完成9次省属企业战略性重组,涉及省属企业15户,减少省属企业9户;组建引领型支柱型企业集团5户,推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加快清理退出低效无效资产。2019年启动省属企业非主业资产清理整合工作,督促企业加快清理不具备发展优势的非主业资产和业务,2020年纳入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目前清理整合任务全面完成。

  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革任务取得决定性成果。全省国有企业累计完成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423.7万户,完成市政设施分离移交915个、市政消防机构分离移交10个、社区管理机构分离移交163个,完成教育机构改革175个、医疗机构改革190个,接收国有企业退休人员107.34万人,均100%完成集中移交或分类改革任务。

  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先后出台《进一步推动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支持省属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的十条激励措施》,要求省属工业企业从2020年起未来三年研发投入年均增幅不低于10%,对研发费用支出在考核时全额视同利润;对获得国家、省重大科技奖项的分别给予1.5倍、1倍配套奖励;对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科研团队工资总额实行单列。2021年,将研发投入、研发和应用推广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装备和产品纳入企业负责人考核体系。

  加大对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服务支持力度。在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平台建设等方面,配合省科技厅等省直部门为省属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鼓励省属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新增项目载体。截至2022年底,省属企业有国家级研发平台53个、高新技术企业353户,“独角兽”及“瞪羚”企业76户、单项冠军及专精特新企业141户,取得一批重要科技创新成果。

  健全市场化机制提升国有企业活力效率

  强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常态化机制基本建立。除定向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涉密岗位人员、政策安置人员等情况外均实行公开招聘,新进员工公开招聘率达100%。做深做实全员绩效考核,完善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多维度、科学化、差异化的绩效指标体系,刚性兑现薪酬。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对于严重违反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以及业绩不达标的人员,通过培训、换岗、内退、解除劳动合同、引导自主择业等有序引导员工转型发展,员工市场化退出率达2.6%。

  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分类指导符合实施条件的企业有序开展激励。针对符合实施条件的上市公司督促制定股权激励计划,并给予合理性意见建议;畅通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路径;非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方面,采取试点先行和清单管理的模式,在组织进行梳理评估和申报的基础上,累计公布300余户试点企业,其中,201户已实施超额利润分享或项目跟投激励。

  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分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稳妥推进二级及以下权属企业混改;探索省属一级企业股权优化,稳妥推动有条件的一级省属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多家一级企业混改取得突破。

  将推动企业上市作为混改首选方式。2020年以来,新增省属控股上市公司11家。省属企业积极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13家上市公司通过定增、可转债等方式实施再融资,募集资金345亿元。7家省属企业将437亿元主业资产注入9家上市公司。

  以混促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混改后评价工作,在全国率先开展差异化管控试点工作,对相对控股混改企业建立实施有别于国有全资、绝对控股企业的差异化管控模式。审慎稳妥推进员工持股,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确定10户试点名单,定期调度试点企业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健全国资监管体制形成国资监管大格局

  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制定出台《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实施计划》《关于深入推进完善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连续三年把统一监管工作列入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20件大事之一。

  强化国有资产监督。建成“国资云”平台、“阳光采购”服务平台,实现对国资国企重大事项的实时监控、动态监管。加快全省国资国企实时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建成省级数据采集交换平台,16市国资委全部完成系统建设,实现与省国资委系统对接。实施监管流程再造,对涉企审核备案事项全部明确办理时限,实现“一处受理、并联审核、网上办理、限时办结”。

  深化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分别针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产业集团,“双百企业”及现代企业制度示范工程企业等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分类授权放权,下放权力31项。建立授权放权事项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授权效果采取扩大、调整或收回等措施动态调整授权事项。提出对省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进行动态调整的建议,推动山东国惠改建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建设。近三年来累计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1万余人次。形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长效机制。省属企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1600多场,覆盖18万余人。

  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制定《山东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等政策过程中,做到国企改革和党的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在实施混改、企业改制、投资并购、重组整合等工作中,同步理顺设置党的组织机构,确保改革过程中党的工作不间断、党组织作用不削弱。制定加强和改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保证混合所有制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深入实施“强基、品牌、头雁、对标、激励”五大工程。制定过硬党支部建设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评定过硬党支部示范点280个,省属企业评定过硬党支部7942个、占比达到72%;举办首届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论坛,省属国资国企累计打造党建工作品牌5326个;开展基层党支部书记“双培养”工程,推动企业全面建立完善党务工作人员职业发展规划和岗位晋升通道具体制度措施;制定企业间对标方案,18对企业、5314对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对标提升,实施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507个,开展活动1273次;开展“两优一先”评树、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七一”走访慰问老党员、“发现榜样•在抗击疫情一线”专题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当先锋、打头阵。

  (记者 付玉婷 报道)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