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是1979年至1982年,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此理论源起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次大会确定了调整、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揭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突破传统观念的思想束缚,改变阻碍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体制,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牧渔各业兴旺发达,气象焕然一新。
农村改革实践的成功雄辩地证明:经济体制改革使得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激活了生产力,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裕,国家繁荣昌盛。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要正确划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各自的范围和界限。”自此,市场经济主体开始形成,市场机制开始成为配置经济资源的重要补充。
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指导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沿着放权让利、双轨并行,计划与市场结合的方向进行改革。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允许个体、私人和“三资”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在公有制经济的经营形式方面,农村集体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国有小企业实行租赁制,国营大中型企业普遍实行承包制和若干企业的股份制试点,减少了国家指令性生产和物资分配计划的种类;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方面,权力下放特别是推行财政大包干制度,大大增强了地方的财政和财力。然而,此理论源于传统的计划经济,计划同市场的关系是对立的、不平等的“板块”式拼凑关系,“市场”被囿于计划经济的总框架内运行的。
市场导向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第二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二阶段是1983年至1986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对“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的发展,改革实践从农村转向城市。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在思想上打破了将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制定计划也必须自觉依据和利用价值规律,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从农村走向城市。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日益受到关注,而且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城市经济改革提出了要求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中央审时度势开展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的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实践是:充分发挥企业的活力。当时城市经济的种种弊端,举其荦荦大端者是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包括增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入手,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并于1983年开始实行利改税。然而,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经济运行仍然处于“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企业之间地位不平等,竞争不公平,价值不统一,制度不健全,行为不规范,苦乐不均匀,盛行“鞭打快牛”;随着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放权让利,尤其是实行财政承包方式以后,出现了地方保护和区域分割倾向。
市场导向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第三阶段: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第三阶段是1987年至1992年。1987年,中央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理论,这是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这一理论完全突破了改革初期计划与市场各分一块的老框架。在此理论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在于所有制的不同,市场的地位大大增加了,不仅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包括生产要素市场,而且明确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管理经济的方式,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符,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理论指导的实践:一是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依照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将经营权真正交给企业,理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关系,在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让全民所有制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二是加快建立和培育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以及资金、劳务、技术、信息和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三是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计划管理的重点是制定产业政策,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产业政策的实施。四是中央银行按照货币流通规律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以多种金融工具集聚和融通资金,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五是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根据公平税负、促进竞争和体现产业政策的原则,合理设置税种、确定税率,实行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
市场导向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第四阶段: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阶段是1992年至2003年,中央提出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开创了经济体制改革新实践。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同志的讲话一锤定音,结束了理论界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指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为此,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1999年,提出国有经济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转变,建立和完善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为城乡居民提供社会保障实现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显著特点是,改革开始由微观层面转向宏观层面。1994年,国家进行了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一是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把财政包干体制改为分税制,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的分税制增强了中央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二是金融体制改革,中央银行改革调控方式,以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等市场经济国家通用的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新组建三家政策性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法。三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投融资活动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逐步建立银行信贷和法人投资的风险责任,加强对投资结构和投资总量的调控。四是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在实现汇率并轨的基础上改革外汇管理办法,建立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继续积极引进外资和增加出口。
市场导向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第五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五阶段是2003年至2012年。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框架”发育程度较低,仍不健全。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改革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实践是:一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产权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三是建立新体制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新机制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是建设统一开放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的现代市场体系。五是继续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加快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从行政手段管理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市场经济良好发展环境。六是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七是加快全国统一市场建设,扩大市场对内对外开放,推进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发展。八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分步改革税收制度,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九是深化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在更好地发挥外资作用的同时,增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市场导向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第六阶段:深化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六阶段是2012年至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论断和重要举措,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指明了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核心问题,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这更加要求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深化、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实践:一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和重要力量。二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从而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市场价格反应灵活、市场体系的统一开放、各类市场主体更加健全的目标,企业实现优胜劣汰。三是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培育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四是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及配套制度,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速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激发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五是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建立统一市场监管体制和综合执法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放心消费市场,强化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六是丰富和健全宏观调目标体系,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手段,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七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与理论演进,持续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将激发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促进国民经济优质高效持续发展,将经济大国建成经济强国,自立于世界民族经济之林!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中国电建国际中东北非区域总部综合处副处长王立鹏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李先念:《关于国民经济调整问题》,《人民日报》,1979年4月28日。
②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人民日报》,1979年9月12日。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