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动态

改革动态

我社调研组调研福建省全面深化改革实践

发稿时间:2019-05-31 16:39:47   来源:中国改革网  

八闽大地,山清水秀,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

 

2019年3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福建省各地干部群众和在闽台胞中引发热烈反响。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在专题学习会上强调,福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检验“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重大标尺,原原本本学、深入系统学、长期不懈学、知行合一学,推动全省兴起新一轮“大学习”热潮,真正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爱戴之情,转化为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实际行动。

 

为深入了解福建省在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情况,研究学习总结福建各地改革创新经验,521-26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地方改革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潘治宏带队组成调研组,深入福建省南平市、三明市、泉州市和福州市等市县,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全面深化改革地方实践创新,展开学习调研。调研期间,与福建省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薛侃进行了座谈交流,潘治宏社长表示,福建是习近平改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改革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焕发出新的强大力量,涌现出大量生动的地方改革创新实践。作为伴随改革开放大部分进程的改革专业研究和宣传机构,深度关注、研究、宣传好福建全面深化改革实践是我社的使命和责任。

 

福建省委改革办副主任林向东、省委改革办副处长肖文静陪同调研。

 

“生态银行”: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南平市位于福建北部,与浙江、江西交界,最大的特点是绿色生态,风光秀丽的武夷山在其境内,有福建生态屏障之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多次深入南平调研,对南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挥生态优势加快绿色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这些年来,南平历届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接力探索“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道路。2016年以来,南平市围绕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加快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尤其是在全国首创“生态银行”模式,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走出了一条“青山”变“金山”的“南平路径”。

 

521-22日,调研组在南平市针对“生态银行”模式进行现场调研,并于调研结束后召开了座谈会。

 

调研组徒步走进南平市顺昌县国有林场,在林场相关负责人讲解下,详细了解国有林场改革以及森林生态资源保护工作。

 

顺昌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林地面积250万亩,占县总面积的84.6%,是全国唯一的杉木之乡和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为把森林资源利用好,将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该县根据市委“生态银行”部署,积极开展“森林生态银行”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森林生态银行”不是真正意义的银行,是一个县域森林资源运营平台,借鉴商业银行“分散化输入、整体化输出”的模式,首先通过股份合作、林权购买、林地租赁、林木托管等方式,将分散的林业资源集中到“森林生态银行”。

 

 

“森林生态银行”构建林权交易平台、担保公司、产业基金等组成的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将金融资本导入林业及相关产业;进一步依托内外部技术力量,创新种苗、抚育、碳汇方法学等技术,对接融入国际林业市场,实现林业质量精准提升;再通过“基地+龙头企业”“管理运营分离”等模式,发展木材经营、林木加工、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康养等产业,积极参与政策性碳汇交易并探索建设社会化碳汇交易市场,丰富林业产业结构。

 

调研组在顺昌县“森林生态运营中心”业务办理大厅实地考察,了解相关业务办理情况。

 

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巡查监管难以全面覆盖、及时发现,整改落实无法全面到位,成为顺昌治理中的“顽疾”。此外,主管部门“九龙治水”“各自为阵”,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或重叠,出现了执法盲区或多头执法、交叉执法、推诿扯皮等现象,执法效果不理想。为解决这个难题,顺昌县大胆进行了生态巡查机制的改革: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第三方公司,对河流、公路、森林保护、环境问题、万人保洁进行“五位一体”的巡查。

调研组在顺昌县生态巡查监管系统指挥中心了解智慧监管系统运营情况。

 

调研结束后,在顺昌县召开了南平市以“生态银行”探索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座谈会。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金融协调处处长吴志勇、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蔡如钰、福建省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汪军等出席座谈会,并就各自领域结合“生态银行”试点展开交流。

座谈会现场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秘书长、市委改革办主任潘剑才,南平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政研室主任叶智华,南平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忠民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顺昌县委常委、副县长林福灿,顺昌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陈光兴,顺昌县委政研室主任潘其兴等参加座谈会。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三明市持之以恒为民办实事、解难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明市市长余红胜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阐明了对社会民生改革的目标任务。5月22日-23日,调研组来到三明市将乐县,对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情况进行调研,重点了解了以将乐县为代表的社会民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并就当前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座谈交流。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原中央苏区县,总人口18.6万。近年来,将乐县按照三明市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在医疗、教育、公安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领域不断改革探索,形成了鲜明的“将乐特色”。

 

调研组在将乐县常口村村级卫生所调研,实地了解三级诊疗设备的运作情况。

 

“三明医改”是国内有影响力的医改模式,2014年以来,将乐县在三明医改的总体框架下,在“医改”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在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一体化的基础上,成立了将乐县总医院,完成紧密型医共体组建,建立起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总医院专家服务。

在将乐县总医院,通过健康管理平台,调研组详细了解医改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逐步转向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方面的改革方向。

 

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将乐县坚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推行总园制改革,破解了学前教育发展失衡瓶颈。按照“公平、普惠、提质”原则,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做到了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促进全县学前教育整体均衡发展,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成果的获得感、幸福感。

调研组走进农村、社区、医院、幼儿园,面对面与改革的实践者和受益者现场交流,全面了解将乐县在社会民生领域的改革实践,并在调研结束后召开座谈会。会上,将乐县相关部门负责人着重介绍了除社会民生改革外,县级融媒体建设、“山水田园湖草”生态治理改革以及医疗改革下一步方向等工作进行充分交流。

 

座谈会现场

 

三明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郭亚兴、将乐县委书记刘润宇、将乐县委宣传部长陈孝连,将乐县委办公室主任杨芳等县领导参加会议。

 

晋江“三块地”改革 激活“沉睡资本”

 

泉州晋江市自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征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简称“三块地)改革工作以来,坚持边试、边做、边总结,扎实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探索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可复制、能推广的“晋江方案”,有力激活了农村土地这块沉睡已久的资产,为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5月23日-24日,调研组到晋江市就“三块地”改革为代表的经济体制改革相关工作实地调研,并与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座谈会。

 

调研组在梧林古村了解农村宅基地改革情况,在古村落现场,听取晋江市自然资源局对全市农村宅基地改革情况介绍。

 

梧林社区位于晋江市新塘街道西南段,辖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855人,海外华侨1.5万人,是闽南地区著名的侨乡和传统古村落,现存有古罗马、哥特式洋楼15幢。2017年,晋江市委、市政府抓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契机,实行核心区土地房屋征收、保护修缮、环境改造、招商引资、业态引进同步推进的措施,计划将梧林社区建设成宜业、宜游、宜居的闽南古村落。

 

晋江市大埔村

 

调研组随后来到晋江市磁灶镇大埔村,整齐的花园别墅、带电梯的高层公寓、免费拎包入住的养老院、设施齐全的健身房、花草相间的绿地公园、干净宽敞的道路……而这样的村庄在晋江不是个例。大埔村探索的是宅基地置换和退出机制。房屋由村里统一建设,村民按照成本价有偿取得。

 

晋江早期经济发展就是从‘三闲’起步,闲置土地、农房是晋江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初始资本。随着晋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改革,盘活闲置资源、激活“沉睡资产”,释放新的发展空间。晋江探索“三块地”改革,把成功的试点经验运用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战略中,与农村集体产权、乡村治理、户籍、财税、社保、金融等相关领域改革相结合,为全国提供了有益模式经验。

 

座谈会现场

 

调研结束后,调研组在晋江召开各职能部门座谈会,就当前改革中取得的效果、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困难充分交流意见。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泉州市委副秘书长、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廖良结,晋江市委常委、副书记陈晋永以及晋江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座谈交流。

 

以基层党建引领,践行“三个如何”,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

 

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支部,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成立之初,在褙着报纸的木板房中办公,条件艰苦。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两次深入军门社区居委会考察调研,亲自指导居委会工作。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视察军门社区,作出“三个如何”重要指示,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多年来,福州市以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动力,深入探索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的新思路、新举措,逐步形成了“军门社区工作法”,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社会治理理念。

 

5月24日-25日,调研组来到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深入了解军门社区基层党建机制以及社区工作日常运转情况,并在军门社区居委会召开座谈会。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潘治宏(左三)在福建省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薛侃(左四)和福州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张永森(左一)陪同下,在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工作服务站,现场听取71岁社区党委书记林丹讲解军门社区智慧城市建设情况介绍。

 

军门社区治理模式是我们党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它不仅仅在福州开花结果,形成了独具福州特色的社区治理模式,而且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实践模式和借鉴启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潘治宏(左三)在福建省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薛侃(左四)、福州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张永森(左二)和福州市鼓楼区委书记朱训志(左一)陪同下,调研组在军门社区居委会沿革馆了解社区发展情况。

 

详细了解军门社区治理工作后,调研组在社区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就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话题,深入交流。

座谈会现场

 

福建省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薛侃陪同参加福州调研活动并在座谈会上讲话。薛侃指出,军门社区社区治理经验,对城市老旧小区如何走出一条治理模式提供了标杆意义和典型经验。在实践过程中,军门社区既有理念支撑又有实践付出,既有传统传承又有机制创新,既有党建引领又有治理服务实践,既有带头人魅力又有广大干部齐心,从而实现了组织有活力、党员有动力、群众得实惠的现实成效。

 

福州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张永森,福州市鼓楼区委书记朱训志,福州市鼓楼区委组织部长郑寅球等参加上述活动。福州市鼓楼区相关职能部门参加会议,并就社区治理经验进行交流。

 

调研结束后,潘治宏社长受邀为福建省党委改革财经系统综合业务培训班作专题讲座。

 

我社社委、通联部主任蔡文武,通联部副主任侯新宇,编辑部执行主编秦均华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