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动态

改革动态

第三届特色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在滇举行

发稿时间:2018-10-16 13:36:34   来源:中国改革网   作者:孙铮

  2018年10月13日上午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2018特色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云南)高峰论坛”正式开幕。全国文化产业高校的专家学者、云南省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代表参加了开幕式,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炎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齐勇锋教授发表讲话。


  在开幕式上,由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推出的《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6-2018)》文化蓝皮书和《特色文化产业研究(第四辑)》进行了正式发布。

  在论坛上,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范建华老师做了关于“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的主旨发言。范建华认为乡村的衰落与振兴并不是现今才有的问题,也不是仅仅发生在中国的问题。从纵向上看,乡村成为了中国社会兴衰更替的缩影,不同时代的发展特点在乡村社会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从横向上看,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面临着乡村衰落的难题,也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乡村的振兴与发展。所以振兴乡村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也要从其他国家引进新的模式。

  “乡村一定是开始衰落才需要重新振兴,这是新时代领导人的伟大决定”,范建华说。他认为要解决“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难题,要尊重乡土规律,做深入调查研究,和农民打成一片,号召农民动起来,真正解决大多数乡村农民的实际问题。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老师在之后做了“文旅融合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政策路径”的主题发言。他认为文化与旅游在机构改革中合并,是对乡村振兴的一个利好。他从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帮扶角度对下一步乡村振兴提出了构想。在谈到文旅融合的经验模式时,傅才武总结其路径主要包括政府主导路径、市场主导路径和PPP模式三种。傅才武表示要根据乡村的不同形态因村施策,通过建设特色产业,完善公共文化建设配套,提升乡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整体水平,从而推进乡村经济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协同互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明在谈到文化产业发展时,提出“文化产业要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方向。他认为,现在的文化产业是超越的,而不是短缺的。文化产业在相关领域已经有饱和、有泡沫,不需要再单独追求量的提升,需要注重“高质量”的发展。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文化体制改革的创新,新的发展理念的提出,表明文化产业已经进入下半程。在文化产业下半程的发展中,不能再以GDP挂帅的形式,单纯追求超越式发展,要注重文化产业的伦理,要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增长,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张晓明认为构建文化产业的市场体系尤为重要。文化市场的运营环境和法制化是其健康发展的保证。市场会自动筛选民众需要的文化产品,政府无需从政策上过多引导。政府要从“特惠型政策”转型为“普惠型政策”,从“小文化政策”转型为“大文化政策”,从“产业推动政策”转型为“市场构建性政策”。张晓明强调,政府要尽量少的在文化产业政策上做判断,不要轻易划分文化产品阶层,让民众自己选择。

  三位专家分别认为,文化产业助力乡村重新振兴需要靠自身提高发展来解决;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需要靠政府政策引导来推动;文化产业要构建健全的市场体系,政府不应多加干预。他们从自身客体、政府、市场三个角度为我们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在学术的碰撞中,也让我们对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道路有了合理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