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动态

改革动态

常纪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选择

发稿时间:2018-10-15 13:58:19   来源:中国改革网  

  【编者按】:2018年10月13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主办,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深改五周年——经济体制改革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层研讨会”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本文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的演讲内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常纪文

  这几年唐山市为京津冀地区,特别是为北京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唐山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不为利益所诱惑,发展新动能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生动的实例。这是因为生态文明不只是环境保护,还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五方面内容。

  一、“两山”理论的提出与新时代生态文明改革的意义

  习近平同志在2005年提出“两山”理论,实际上他在2003年就已经提出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他是这么说的: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不能算是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他在2005年讲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句话,是因为当年浙江的发展领先内地十几年。浙江当时就有雾霾污染,有严重的水污染,包括2015年1月1号新环保法实施之前,浙江水污染仍然很严重。浙江当时遇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问题,所以内地现在研究新旧动能转换可以参考浙江经验。

  如何学?学习理念,学习发展。理念是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要有坚守和定力。特别是结合发展阶段,寻找突破口,找准抓手、稳中求进、扎实推进。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县都有优势产业。唐山是资源型城市,资源现在不是优势了,海洋是优势,我们转身向海。唐山离北京、天津比较近,唐山的高科技也是优势,制造高铁,制造机器人。

  新时代生态文明改革的意义有两点,第一是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第二是中华绿色文明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时机与新旧动能转换时机高度契合

  现阶段治理环境污染很多老百姓不理解,把散乱污企业关停,一家人生计成了问题。欧洲、日本当年的环境治理都是从转型期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讲,通过40年改革开放,我们有了比较丰富的物质和经济条件解决环境问题。用总书记的话来讲,现在污染治理是三个期:攻坚期、关键期、窗口期。唐山经过几年努力,空气已经有所改善,但今天好像还是有雾霾,因为唐山产业很多,要进一步地瘦身需要一个过程,我相信未来的唐山基本可以做到没有雾霾。

  通过过去几年中央环保督察,党政同志推动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拐点已经出现,以后不太可能发生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我们要继续加强环保。另外一点,在新时代专业部门应该明确自己的标准、要求和目标,还要有后续评估。

  现如今,国内是世界经济不景气加上美国围追堵截期。很多人提出今年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跟去年相比放松了,有人解读是因为中美贸易战,中国经济承受不了。其实不是,今年PM2.5跟去年相比继续下降三个百分点,而且今年措施更加灵活,不搞一刀切。现在我们管控措施越来越科学。

  三、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法

  我们这些年采取哪些有利方法促进环境改善。

  1、立规矩,划框子、统一思想。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五位一体的大格局。保护优先绿色发展这是一条政治规矩。5月18日、19日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生态环境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把政治框子划好,然后去发展。把绿色发展理念进入到五个领域里面,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五位一体的大格局。

  2、督标、督本并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过去几年解决态度问题。下一步重点督本,我们搞环境保护态度很重要,能力很重要。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指导,加强生态环保。环保部到每个地级市派出一个专家队,一市一策,帮助地方问诊。

  3、信息公开,打击造假,促进判断的科学性和决策的准确性。大数据可以充分了解信息,如果数据是假的就麻烦了,要信息公开,打击造假。

  4、对各省级党委和政府,搞绿色发展的评价和考核,引导各地走上绿色发展道路。绿色发展不止看生态环境保护,主要考量绿色发展能力。现在我们搞考核,原来考核党委和政府,现在有一些改革措施开始考核中央各部委,还有考核人大。说明了各方共同参与环境保护。

  5、清理散乱污,保护生态红线,严格执法,严肃追责,遏制地方发展环境污染型和生态破坏型经济。现在问责了十个省部级干部。湖南、湖北已经处理了一大批人,到现在处理接近两万五千人,通过追责倒逼地方层层传导压力。据说有的地方环保局局长没人干,为什么?怕被追责。现在是转型期,也是环保部门最难干的时候。我认为过了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结束以后,环保部门会好干一点,因为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6、强制措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促进资源合理化配置。强制措施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消耗上限、产业准入清单。

  7、示范与引领,以点带面,促提质增效,促进各地步入绿色发展的道路。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必须转化成财富,让老百姓增收,家家有收入,人人有事情做,生态文明才能持久。最好的办法是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让老百姓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受益,这样生态文明建设走得远,充分调动老百姓积极性。

  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效

  今年上半年,我们空气质量和去年相比PM2.5下降7%,但是我们的税收增长和去年上半年相比增长15.3%,与企业盈利水平相关的企业所得税增长13.5%。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成就的总结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生态文明成就的总结是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

  五、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下一步解决的问题

  我国仍然面对的生态环境问题: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重,产业分布偏乱,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下降;区域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差异大;污染转移仍然突出;生态退化依然严重。还有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单位GDP能耗仍然是发达国家的两倍;生活污染仍然很重;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能力仍然不高等等。

  下一步需要解决以下生态文明体制问题。

  1.党政追责的启动仍然不是自动的,地方的环境保护形式主义仍然存在。

  2.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特别是地方环境保护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做到尽职免责。

  3.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体系不健全,环境政策与计划的制定缺乏经济损益的分析,建议制定环境标准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提升的宏观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既防止环境保护冒进,也防止环境保护不作为。

  4.区域城市群的拉动作用继续加强,区域和流域协调性不足,难以解决区域大气和流域水环境问题。

  5.以环境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模式,遇到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容易产生中央政策和标准的一刀切,遇到地方执法的一刀切问题。

  6.市场化不够,自然资源和生态的资产化管理不够。所有权和监管权没有真正分开。

  7.信息公开不全面,公众参与不充分,行政成本仍然居高不下。促进环境保护多元共治的体制机制和重大政策尚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