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动态

改革动态

彭森:在中国改革(2017)年会暨深改五周年高层研讨会上的讲话

发稿时间:2018-01-16 09:23:48   来源:中国改革网  

  【编者按】:2018年1月13日,中国改革(2017)年会暨深改五周年高层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文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的演讲内容。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 彭森 

  今年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宣布,今年将隆重举办改革40周年的一系列纪念活动,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改革是一场涉及13亿人前途命运的深刻革命和伟大实践。正是40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40年来,改革者始终站在时代前线,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新时代继续进行这场伟大革命,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推动改革领域更广、改革举措更多、改革力度更强,才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胜利。为此,我们一定要总结好改革4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改革经验。

  一、改革开放40年的基本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前提条件,思想不解放,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横行,哪来的创新?哪来的改革?40年来,每一次改革的深化、每一项重大改革方案的出台,首先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为条件。改革时代之所以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不是这次会议正式决定改革方针,而是决定从思想上拨乱反正,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把党的中心工作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到1979年4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又经过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探索,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才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到城市改革。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二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改革的本质就是变革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不是目的,改革只是工具,只是路径选择,改革是为发展服务的。改革初期,最大的阻力是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小平同志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不改革死路一条”。正是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改革的评价关键是看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0年改革开放才会克服和排除来自左的和右的各种干扰,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而改革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发展无止境,改革就无止境。当前中国进入新时代,面临新矛盾,开启新阶段,但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论断没有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变,只是我们说的发展是高质量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新的发展理念。

  三是坚持走渐进式改革的发展道路。中国作为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各项改革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而绝不可能照搬任何外来的模式。改革初期,小平同志提出“摸着石头过河”,重大改革要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这种渐进式改革之路也成为中国改革的最为人称道的基本经验。渐进式改革的关键在于重视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尊重和保护改革的首创精神,支持和保护广大干部群众满腔热情地投身到改革事业,鼓励和保护理论工作者对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总结,也支持和保护企业家等新的社会阶层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作用。实践证明,渐进式改革是中国的哲学、中国的智慧,证明了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即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许多改革如自贸区、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等还是要先行试点,取得经验,才能全面推开。

  四是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40年来,中国改革的核心问题一直是计划与市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模式的变化,反映了思想解放的过程,也是“三个有利于”标准检验后的结果,更是人民在改革实践探索中达成的共识和正确选择。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只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才能让一切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竞相涌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改革的一大发明。对市场化改革,国内外曾经有许多不解和疑惑。1991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曾经提出质疑。我国中央领导人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我们把计划和市场看作工具,什么有利于发展,我们就用哪种体制机制。刚刚去世不久的中国改革先行者、百岁改革老人安志文同志曾经说过: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诚心诚意地学计划经济,诚心诚意地改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搞计划经济时我一马当先;搞市场经济更要义无反顾。

  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还有很多,例如正确处理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关系,等等。

  40年的改革实践创造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代表着中国改革智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这些经验仍然散发着真理的光辉。改革实践也证明了一个颠不破的真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果断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向推进的崭新局面,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前所未有,改革的广度、深度、力度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新时期改革有几个特点:

  一是改革的理论和方针有了新的突破,形成了一批新的理论成果。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展示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立场和决心,强调了改革的地位和意义,专门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推进改革;全党同志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同积存多年的顽症痼疾开刀。三中全会“决定”在前35年经验总结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改革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改革要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等等。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和新贡献。

  二是坚持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确定了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机制。遵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强调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等等。2013年12月,中央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习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这都显示了中央的决心和担当。

  三是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方案举措,力度前所未有。五年来,习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38次中央深改组会议,共审议、通过了350多个重大改革方案,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1500多项改革举措。2014年,中央深改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各方面共出台了370个改革方案;2015年中央深改组确定的101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各方面共出台了415个改革方案;2016年,中央深改组确定的97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各方面共出台了419个改革方案;2017年上半年,中央深改组已审议60多个重点改革文件。总的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60条改革方案、336项改革举措,得到很好贯彻落实。

  四是正确处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关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例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退出钢铁产能超过1亿吨,煤炭产能超过5亿吨;分类调控楼市,探索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稳步实施市场化债转股,非金融部门总杠杆率增幅持续下降;减税降费新措施陆续出台,降成本连续两年超万亿。五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在简政放权方面,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为先手棋、当头炮,“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先后取消下放618个行政审批事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数累计减少90%。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价格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发改委先后放开价格60多项,包括药品价格、非常规天然气气源和直供用户用气价格、高铁票价、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等。目前政府管理价格的比重低于3%,重要垄断行业逐步建立起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的定价机制。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认真落实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涉产权冤错案件甄别纠正工作迈出重要步伐。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入推进,新增11个省区市试点。石油天然气、电力、盐业等垄断行业改革步伐加快。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出台和实施是建立统一市场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重大突破。同时,国企国资、财政金融、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总之,中央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用改革的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深层次的重大变革。

  三、新时代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十九大强调,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对于那些深层次、根本性的体制机制问题,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把改革进行到底。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中国发展不断向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近期,习总书记特别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高峰期,必须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多推有利于增添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的改革。这四个有利于实际上是40年改革积累的宝贵经验。

  新时代改革任务纷纭复杂,包括方方面面,要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和突出改革重点的关系,必须以重点改革突破带动面上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国企国资、垄断行业、产权保护、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基础性关键性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这抓住了当前改革的关键。产权制度是所有制的关键,要素配置方式是一个经济是否有效率、效益的核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先进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的结合。

  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我们既要继续探索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真正落实支持非公经济的改革举措;又要努力完善产权的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类产权的司法保护,推动涉产权冤错案件甄别纠正工作尽快取得突破,以纠错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在产权有效激励上实现突破。

  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真假改革的试金石和分水岭。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坚决打破行政垄断和市场壁垒,建立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优化要素配置的关键驱动力是制度创新。乔布斯曾指出,市场竞争是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不仅是指技术创新,更要重视体制机制创新。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一些标志性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如落实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强化反垄断执法,建立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通过制度创新将更多优质资源配置到有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上,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