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菁城子:中国需要一场大幅减税

发稿时间:2015-10-12 00:00:00
来源:新京报作者:菁城子

      目前中国需要一场全面大幅的减税改革,刺激私营企业恢复活力。一些不必要的政府项目应该停止,冗余人员裁撤。
 
  8月份财政数据公布,媒体用“收支增速逆差”予以概括,初看时不明就里。什么意思呢?8月份全国财政增速降至6.2%,支出增速则高达25.9%,而在6月份时,财政收入增速还是13.9%,支出增速则是13.9%。
 
  增速都是去年同比,换句话说,财政收入还在增长,只是增长幅度降低,这是经济增长放慢的印证。财政支出还在大幅扩张,这个趋势的结果是财政赤字持续扩大。钱不够花能怎么办?无非是两条:大印钞票,制造通胀;继续加税,用以弥补亏空。加税的代价是经济更加缺乏活力,税越收越少。经济放缓很大程度是税负过重的结果。
 
  2012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谢旭人发表文章称,过去10年全国财政年均增长20.82%,而同期中国GDP增长平均速度只有10.7%,政府收入远高于经济增长。去年以来中国经济不景气,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仍然远高于经济发展本身。政府并不具有造血能力,其收入增长代价是资本减少,损害经济长远发展,通过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增长,这是剜肉补疮的短视行为。可惜这种观念并不占主流。每遇经济疲软,政府第一项应对是货币宽松,第二项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无论财政部门还是被供养部门,他们都有共同倾向:年底有节余就努力花掉,以免第二年预算减少。财政支出增速远远高于收入增速,这符合花钱部门的逻辑。谁会想到为别人省钱呢?
 
  中国的企业税负处于偏高水平,加上隐性税收,社保支出,企业负担非常沉重。税收和支出持续增长,这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企业扛不住高税负,这不代表它就缺乏效率。长期竞争的行业环境下,存活下来的企业竞争力都差不多,平均利润率也不太高。重税只是一阵胡乱通杀,逃税漏税者生存,本分守法的商人被赶出市场。税收往往起到逆淘汰作用,很多国企缺乏市场竞争力,常年负债,却能经常性获得补贴和贷款,它们对税收增长并没有深刻痛感。私营企业则很容易被税收逼死。
 
  这种静悄悄的国进民退一旦成为大势,整个经济环境势必恶化。
 
  目前中国需要一场全面大幅的减税改革,刺激私营企业恢复活力。一些不必要的政府项目应该停止,冗余人员裁撤,通过减少财政支出来缓和赤字压力。即便一些支出暂时无法削减,也不应谋求增税解决。增加城市土地出让,售卖低效国企,减少对企业补贴,削减一些过度的社会福利,这些都是维持收支平衡的正确手段。政府开支若是无底洞,其代价是税收不断攀升。这些弊病在欧洲已经上演。
 
  “小政府,大市场”是1990年代被广泛宣传的口号,现在却在饱经批判,很多人开始拥抱“强政府”。强政府是有代价的,高税收就是第一个不可承受的后果。简政放权,刺激经济,应从税收问题上开始解决。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