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絮语

历史怎么假设都不如现实这般精彩

发稿时间:2017-09-20 14:07:55   来源:人民网   作者:叶 帆

  有些人喜欢假设:假设我当时怎样,现在就可能怎样。对于这种心理,人们总是奉劝:“世上没地方买后悔药”“不能总是异想天开”。如果仅仅是习惯于对个人生活史的假设,也许并无大碍;但有些人还沉迷于对国家和民族发展史的假设,并以此来否定我们正在走的道路,这就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一些人假设如果清末立宪能够成功,中国就能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然后能如何发展;假设20世纪中国的一系列革命没有发生,中国又将如何发展。他们还把民国想象得非常美,甚至假设国民党蒋介石政权没有垮台,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又将如何发展……在他们眼里,中国历史的发展似乎有很多可能性,而我们选择社会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是一种偶然,甚至是历史捉弄人的结果。这些荒唐的假设完全不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而只是假设者根据个人的主观偏好甚至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任意想象的,但有时却能混淆是非、迷惑人心。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来说,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是存在各种可能,但能成为现实的只有一种。从“可能”变为“现实”绝非偶然,而是各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对于历史,恩格斯曾深刻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喜欢假设历史的人,总是根据自己的偏好屏蔽掉历史中的某些因素和力量,无视各种因素和力量之间的冲突和制约,任意裁剪和打扮历史,从而臆想出一个并不可能出现的假设性结论。这显然是荒唐的。

  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滑入苦难的深渊。为拯救民族危亡,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历史给各种政治力量足够的时间去尝试各种方案、追求各种可能性。尽管各种政治力量悉数登台、尽数施展,但总是一步三叹、左右碰壁,找不到中华民族从沉沦中崛起的道路。中国最后选择社会主义,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这“一个变计”,历史已经证明是最好的选择。

  习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变。“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100多年前,“八国联军”以区区几万人武装占领中国的首都北京达1年之久,强迫家家户户都悬挂他们的国旗,那时的中国人何曾想到100多年后当自己在异国他乡遭受战乱威胁时,国家能迅速派出战舰撤侨?60多年前,新中国刚成立时一穷二白,那时的中国人何曾想到60多年后中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选择社会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几十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追赶和超越,使中国从沉沦的U型谷底迅速向上攀升,奏响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民族复兴“三部曲”。如果说近代以后中国历史发展具有多种可能,那么,有哪种可能会像现实这般精彩?

  今日之中国精彩纷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当此之时,我们要做的是凝心聚力续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何必在假设历史上浪费时间?倘若再用假设得出的假设性结论来否定现实,那就更为荒诞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