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人物

荀子的“知明而行无过 ”

发稿时间:2020-04-20 11:44:42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东方朔

  核心阅读

  荀子虽然主张人的本性是恶的,但是,他对一个人能够成为有道德的君子乃至圣人充满了信心。他坚持“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一个人只要广博地学习礼义,且能够以礼义反省修身,则可以达到“知明而行无过”,最终成为有道德的人。

  在中国思想史上,荀子无疑是一位影响深远的学者,即便在世界范围内,荀子也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思想家。今就先秦儒学而论,孔子以仁发明斯道,其言浑无罅隙,圆融恳切;孟子张言性善,其思廉睿刚劲,圭角峥嵘;荀子则隆礼重法,其论文理密察,气命周到。有学者认为,孔孟荀三人事实上成为儒家的一祖二宗。

  然而,不可否认,荀子与孟子思想的最大差别是以“性恶论”作为其重要标识的,并且荀子的一套政治主张和道德学说也正是以“人之性恶”作为其理论前提和出发点建构起来的。在荀子看来,人类生来就具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的本性,若顺此本性的自然发展而不加节制,便必然会产生争夺、残疾,所谓“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也正因为如此,在荀子的思想中,如何经由学习、修身以转化自己的本性,便成了他思想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精彩的一部分。他的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荀子》一书中的《劝学》《荣辱》《性恶》《儒效》等篇章。

  (一)

  荀子虽然主张人的本性是恶的,但是,他对一个人能够成为有道德的君子乃至圣人充满了信心,他一再表示:“途之人可以为禹”“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

  那么,一个本性上自私自利的人,为什么以及怎么样才会作出合符道德的行为来?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才能让唯利之见的小人成为谦谦君子?这就涉及荀子所说的对“性”的转化了。荀子肯定,“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化性”当然不是从本质上改变人的本性,而是改变人的本性的表现方式,使其合符礼义道德的要求。荀子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说一个人肚子饿了,按其本性,他会见东西就吃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不惜使用各种有违道德和法律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但什么是善呢?就是一个人虽然饿了,但是,看到有老人、长辈在而不敢擅自先吃,而表现出辞让的行为来,这就是道德。荀子认为,这种道德是人在后天经由修养教化后作出来的,孝子之道、礼义文理是任何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的结果,这就是他所说的“伪”,所谓“今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的本性是倾向于自利的,而这种自利经由后天人为的“伪”可以变成“善”。

  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为什么可以通过后天人为的“伪”而做成?荀子认为,我们每个人其实先天都具有一种既能知道德且能行道德的能力,这种能力荀子称之为“质、具”;而心又是人的各种感官欲望的主宰。在荀子看来,人的欲望本性来自天生,但欲望的满足又要受到心的制约,比如在四顾无人的情况下,一块不属于自己的手表究竟该不该占为己有?人的心里总会有矛盾的想法,所以荀子说,“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从所可,受乎心也”。而心要作出合符礼义道德的行为来,就必须去认识“道”并依循“道”去行动,这个“道”可以说是道德的最高标准,所以说“心不可以不知道”,“心知道然后可道。可道,然后能守道以禁非道”。

  (二)

  然而,“心”怎样才能做到“知道”“守道”且“禁非道”?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学”,所以荀子特别注重“学”的作用,《劝学》篇开头一句就明确指出“学不可以已”,在荀子看来,“学”是“化性”的非常重要的手段,甚至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荀子认定人皆可为尧禹、为桀跖、为工匠、为农贾,并认为“为尧禹则常安荣,为桀跖则常危辱;为尧禹则常愉佚,为工匠农贾则常烦劳”,然而,人为什么会去做危辱烦劳的事而很少去做那种荣耀悦逸的事呢?原因就在于“陋也”。什么是“陋”?就是少见、浅陋,就是“不积”礼义、“不学”礼义。为此,荀子盛言博学的意义,在荀子看来,首先,“学”是改变人们愚陋无知的唯一途径,荀子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意思是说,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使一个人由贫贱变为高贵,由愚昧变成明智,由贫穷变成富裕。能够践行所学的人,就可称为士人;能够勤奋努力的人,就是君子;能够学而精通的人,就是圣人。除了学,没有人可以阻止一个人上进。荀子进一步认为,“乡也混然涂之人也,俄而并乎尧禹,岂不贱而贵矣哉!乡也效门室之辨,混然曾不能决也,俄而原仁义,分是非,圆回天下于掌上,而辩黑白,岂不愚而知矣哉!乡也胥靡之人,俄而治天下之大器举在此,岂不贫而富矣哉!”对应于贵贱、愚智、贫富之间的转换,荀子连用三个“俄而”以见“学”的功效。通过“学”,可以迅速改变一个人的生存状况。这种对“学”的重视,在儒学史上,尚无有出其右者。其次,“学”不仅是一种理论指导和“知”的功夫实践,而且还是一种制度安排,荀子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此处,“属”谓因积学而归属;“为”谓因积学以增进。最后,“学”还是人禽之别的一个重要标准,荀子说:“学至乎没而后止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当年孟子言人禽之别在人有“四端”,荀子代之于人有义、辨、群、分;今荀子又言积学之“学”为人禽之界端,一个人从生到死一刻都离不开“学”,否则就会与禽兽无别,即便是圣人也是如此,“尧学于君畴,舜学于务成昭,禹学于西王国”。

  荀子将“学”的内容约之于“礼”,认为“学至乎礼而止”,而“礼”的内容则包罗万象。荀子特别强调了“学”的步骤、目的和方法。就步骤言,以诵读经书为初阶,以研读礼法为终极;就目的言,以修身为士为初始,次为君子,终为圣人;就方法言,荀子强调“学”在专心勤勉,要一心一意,“锲而不舍”;要累积不止,积小流以成江海。与此同时,荀子主张君子之学要“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也就是说耳朵要听得进,心中要记得住,举手投足都有威仪,日常行动合符道德,以至一言一行都足以为人楷模。另一方面,荀子还特别强调贤师、益友的启导,认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学莫便乎近其人”,“其人”即是贤师,这是强调师的作用以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广而言之,荀子特别注重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在荀子看来,君子和小人在先天条件上是一样的,之所以有的人成为尧舜,有的人成为桀跖,原因在于其后天所处、所习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上的不同所致。

  (三)

  除了强调“学”外,荀子还特别突出“修”的重要。“修”当然也可以是“学”的一部分,或反过来也一样,但在荀子,无论是“学”还是“修”,都是以仁、礼为核心。荀子认为,“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作为圣人,尧禹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不断修身的结果。荀子讲修身内容甚广,这里主要说两个方面,一是养心之道,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心是能辨是非、知善恶的灵明,而仁义是人生的正道,一个人能诚心守此正道,便可以德化天地。另一是治气养心之术,荀子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所谓“气”,是心对外物产生的感应,如遇可喜之事而生喜气,遇贪欲之事而生邪气,遇义愤之事而生勇气等等。善之气当加培养,而邪之气则需悉加调治,为此,荀子言之甚详。依荀子,若能以礼养气则心不受外物之侵扰,所谓心平气和,清明广大,正是此理,由此看来,养气即是养心。一个人能治气养心,则可在行为上时刻以礼义为准绳。

  总之,荀子虽主人之性恶,但他坚持“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一个人只要广博地学习礼义,且能够以礼义反省修身,则可以达到“知明而行无过”,最终成为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