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史话

先秦时代的共同富裕思想

发稿时间:2021-11-05 15:39:45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作者:陈忠海

      实现共同富裕是人们的理想, 在中国古代也不例外。早在先秦时期,农家提出“并耕而食”,道家提出“小国寡民”,儒家提出“天下大同”,其核心思想中都有共同富裕的内容。这些理想虽然没能实现,但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

“并耕而食”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了大变革,一些思想学说也随之活跃起来, 其中有一派学说提倡耕战,主张奖励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也研究农业生产技术,这就是农家。《汉书·艺文志》将农家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同列为“九流”之中,称:“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 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 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大意是,农家学说源自农官,倡导播种庄稼、鼓励人们从事农业生产,以此丰衣足食,古代君王施行的八种政事中,第一是粮食生产, 第二是商品流通,孔子也强调应当尊重百姓和他们的生活,农家在这方面具有长处。

农家的代表人物许行是与孟子是同时代的思想家,《汉书·艺文志》载有他所著《神农》二十篇,可惜已失传,许行的事迹与主张主要见于《孟子·滕文公上》。此外,《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中也有许多篇章涉及农家学说,在这些著作中,除研究农业生产技术,农家的学者还提出了许多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朴素辩证思想。比如,《吕氏春秋·审时》指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强调农业生产除依靠天地的滋养外还要依靠人的勤劳,认为农业生产的过程是人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人是这个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管子·五辅》提出“修饥馑,救灾害,振罢露,则国家定”,意思是防备饥荒、救助灾害、赈济破败人家,国家才会安定;《淮南子·食者民之本也》提出“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殖”,意思是要顺应四季变化,对土地要尽可能发挥其潜力,使用好人力,这样万物才能顺利生长,粮食才能丰产。

孟子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农家反对这种思想。农家代表人物许行提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 饔飧而治”,意思是贤能的人应当与百姓一起耕作从而获取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在农家看来,理想的社会应当是平等的,共同劳动、共同富裕。许行反对不劳而获,认为“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为实践自己的理想,许行带领数十名门徒,穿粗麻短衣,在江汉间以耕种和打草织席为生。后来许行率门徒到了滕国,滕文公划给他们一块土地,许行等人在此生产劳动,儒家学者陈良的弟子陈相及其弟陈辛带着农具从宋国赶到滕国,拜许行为师, 由儒家转为农家。

表面上看,农家“并耕而食” 的主张与社会分工的思想相背离,在现实中很难推行。《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孟子听说许行的主张后曾向陈相当面提出“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许子冠乎”等诘问,得知许行等人吃的虽是自己种的粮食,但是衣服、农具、炊具等并非自己所生产,是用粮食交换而来,孟子说:“然则治天下, 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认为,有人负责治理天下,有人负责农业生产,这种分工是科学的,许行等人主张每件事情都要自己去做,这就如同带领天下的人奔走在道路上那样,使人不得安宁。

站在社会分工的角度看孟子的批驳有一定道理,《汉书·艺文志》也批评农家:“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然而,农家提出“并耕而食” 的初衷并非反对社会分工,而是反对不劳而获,提倡公平。农家的这些主张虽然在先秦时期没有成为主流思想,但体现出那个时代的人们对共同富裕有着迫切的渴望和追求。

“小国寡民”

春秋末年,老子李耳曾入周王室任藏室史,负责管理周王室收藏的图书,由于有这样独特的条件,使老子得以博览群书,为其日后著思想深邃的《道德经》打下了基础。《道德经》约5000字,共81章,其第80章题为《小国寡民》,内容如下:“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若按字面理解,这一章的意思是:国家很小,人口很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 人们回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人们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可以听得见,但人们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如果像这样简单地去理解,其主张无疑充满了消极、落后甚至愚昧,也充满了矛盾,显然这不是其本义。

老子所著《道德经》言简意赅, 文字精炼,常须依靠上下章来判断其真实含义。然而,《道德经》第79章是“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第81章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内容上似乎又与《小国寡民》缺乏关联,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圣人之言,一以贯之,可以参考老子的其它思想来看这段话。老子一向主张清静无为和寡欲,主张远离战争,强调立法以宽简为宜,将这些思想综合起来, 再结合老子的经历,就可以解开这段话中包含的谜题了。

老子在周王室任职前后,周王室频频发生动荡。公元前520年周景王突然驾崩,贵族单穆公勾结晋国发动政变,王都多有杀戮,老子虽躲过劫难,但为周景王所著的重要文章却被焚毁。几年后,周王室再发生王子朝叛乱,王子朝失败后与旧僚携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子在此次事件中受到牵连,被迫辞职归隐。亲身经历了这些叛乱、战争,看到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艰辛,让老子在随后写成的《道德经》中对理想社会多了许多渴望。清代思想家魏源认为“老子著书,明道救时”,认为《道德经》是“救世之书”。从这个角度看《小国寡民》,会发现其所要表达的其实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小”和“寡”在这里可以作动词用,意思是“使国家变小,使人口变少”,所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可以理解为使一个国家的疆域不要太大、使人口不要太少,这样一来那些用于战争、祭祀所用的鼎、武器等器具也就用不上了。接着,老子规划了一个理想社会的景象:百姓珍惜自己的生命,都不愿背井离乡,迁徒到远方;虽然有车子、船只等便利的交通工具,但由于用不上,所以人们很少乘坐;虽然有武器,但由于没有战争,所以渐渐也没有了用场;百姓富裕,国家强盛,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吃的东西很香甜,自己穿的衣服很漂亮,自己住的房屋很舒适,对生活都很满意;人们可以看到邻国的老百姓,听到那边的鸡犬之声,但彼此互不相扰。尽管有人批评这是一种“倒退式的理想”,但在老子生活的时代,这种共同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也是很多人的梦想。

“天下大同”

先秦时期的儒家虽然强调社会等级制,强调统治秩序,但在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方面也着自己的设想,这就是“天下大同”。“大同”是古人对理想社会的统称,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按照儒家的规划,大同社会的图景是这样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推举出来为大家办事,人人都讲求诚信、崇尚和睦;每一个人都不会只奉养自己的父母、只抚育自己的子女, 所有的老年人都能颐养天年,所有的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所有的儿童都能顺利地成长,所有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者以及残疾者都能得到供养;男子都有自己的职业,女子都能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却不是为了独占;人们憎恶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出力的人,却不会为私利而劳动;没有人搞阴谋,没有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的事情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上大门。

在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人们都能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在物质上过着小康的生活。“小康”一词源于《诗经·大雅》:“民亦劳止,汔可小康。”那时人们的愿望,还只是期盼着在繁重劳动之余能得到适当的休息。随着社会发展,小康的内涵和标准也在变化。孟子指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认为,家家如果都能有5亩宅地、100 亩田,50岁以上的人能穿上丝棉袄、70岁以上的人能吃上肉、每个人都不挨冻受饿,一个国家能做到这些,其他国家的百姓就会主动来投奔。

儒家认为富国强兵不是最终目标,共同富裕才难能可贵。孔子强调“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还强调“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以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这些都强调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秦汉以后,儒家的大同理想继续得到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进程。东汉末年爆发黄巾起义,起义军视为纲领的《太平经》提出“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北宋初年爆发王小波、李顺起义,宣告“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南宋爆发钟相、杨幺起义,提出“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还有明末李自成起义,提出“均田免粮”等口号。

实现共同富裕本质上不单纯是一个经济议题,而是一个社会议题, 能否实现取决于社会制度,所以共同富裕在中国奴隶和封建时代还只能停留在理想阶段,始终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尽管如此,中国古代对共同富裕理想的探索和追求仍具有进步意义,从“并耕而食”到“小国寡民”“天下大同”,这些思想在历史上都曾产生过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