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史话

《永乐大典》是一本什么书

发稿时间:2021-01-25 15:34:25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高寿仙

明朝永乐年间,一部卷帙空前浩繁的大型类书横空出世,这就是被《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永乐大典》。全书共22877卷,另有凡例、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采录自先秦到明初的典籍多达七八千种。在御制序中,明成祖朱棣称该书“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

  事实上,朱棣的父亲,亦即明太祖朱元璋,就特别热衷于编纂书籍。他在位30余年,“纂述之事,殆无虚日”,到晚年依然乐此不疲。如从洪武二十七年(1394)开始,连续3年,分别纂成《寰宇通志》《洪武志书》《稽古定制》。洪武三十一年,又下令“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时过不久他便去世,此书未能完成。朱元璋去世时,把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燕王朱棣举兵反叛,史称“靖难之役”。经过4年激烈内战,朱棣最终夺取皇位。或许是从其父那里获得启发,朱棣决定编纂一部规模恢宏的大型图书。

  编纂工作于永乐元年(1403)正式启动,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人受命总负其责。在下达给解缙等人的谕旨中,朱棣对于编纂工作给予非常具体的指示:“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穰,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再尝观《韵府》《回溪》二书,事虽有统,而采摘不广,纪载大略。尔等其如朕意,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这道谕旨要点有二:一是明确了编纂原则,就是内容务求齐备,要把此前各类典籍采撷殆尽,完全不要担心篇幅过于浩繁;二是确定了编纂体例,就是以前人所编《韵府群玉》《回溪史韵》为参照,“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以便于检索查阅。

  次年十一月,解缙等人完成了编纂工作,呈献给皇帝审阅,朱棣赐名《文献大成》。但朱棣很快就发现,编成的著作多有阙略,远远达不到他的期望和要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点:一是解缙等人未能深切体会朱棣对此书的重视程度,成书过于匆忙,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远不够;二是此书主要利用了皇家图书馆文渊阁的藏书,但文渊阁收藏的图书本身还有待完备;三是解缙崇尚儒学,并不十分重视《说苑》《韵府群玉》之类的杂书,可能主观上也不愿多加采撷。朱棣对此事甚为重视,既然成书不惬其意,便只能推倒重来。为了强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他命令太子少师姚广孝、刑部侍郎刘季箎与解缙一同负责此事,让礼部选拔“中外官及四方宿学老儒有文学者充纂修”,选拔“国子监及在外郡县学能书生员缮写”,参与此事者多达2000多人。除充分利用文渊阁藏书外,还派人到全国各地采购图书,为编纂工作奠定了详备扎实的资料基础。永乐五年(1407),重纂工作最终结束,朱棣看过成书后甚为满意,赐名《永乐大典》。

()

  《永乐大典》的体例,遵循了朱棣“类聚之而统之以韵”的要求,但所用韵目与大家熟悉的传统韵目有较大差别。中国古代的用韵,随着时间推移屡有变化,到元代通行的是“平水韵”,共106韵。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亲阅韵书,见其比类失伦,声音乖舛”,遂下令编纂了一部新韵书,“壹以中原雅音为定”,称为《洪武正韵》,最终确定为80韵。《永乐大典》就是以《洪武正韵》为依据,每字下先注《洪武正韵》的音义,次录各韵书、字书的反切与解说,然后分类汇辑与该字有关的天文、地理、人事、诗文词曲等内容。

  除用韵特别外,《永乐大典》采录内容的方式,与其他类书也有明显差异。一般的类书,都是把不同书籍之中关于某一事情的记载,经过拆分汇总整理,系于相应的条目之下。《永乐大典》采录文献的方式分为三种:一是把原书完全拆分割裂,依内容性质分置于不同韵目;二是把原书拆分成一篇篇文章,依其性质分置于不同韵目;三是把原书归入某个韵目,将该书整部抄入。此外,在将某种文献归入某个韵目时,采用的标准也不尽统一,有的按首字入编,有的按第二字甚至第三字入编,显得有些复杂。但从另一角度看,《永乐大典》这种将整部书籍完整录入的方式,却在文化传承方面作出一个意料之外的重大贡献。因为《永乐大典》采录的书籍,其后颇多亡佚,全赖《永乐大典》才得以全部或部分地保存下来,清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亡佚古籍竟然多达数百种,其中不乏部头极大的要籍,如《续资治通鉴长编》520卷、《宋会要》500卷、《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等。所以《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元以前佚文秘典,世所不传者,转赖其全部全篇收入,得以排纂校订,复见于世”。

()

  由于篇幅十分浩繁,《永乐大典》修成后,未能刻版付印,只是清抄了一部,庋藏于南京文渊阁。永乐十九年(1421),朱棣将国都从南京正式迁移到北京,《永乐大典》正本也随之北迁,收藏于宫中三大殿附近的文楼内。正统十四年(1449),南京文渊阁失火,《永乐大典》所据原稿被烧毁,北京文楼所藏遂成孤本。明世宗朱厚熜特别珍爱此书,凡遇有疑,即按韵索览。嘉靖三十六年(1557),北京皇宫三大殿发生火灾,朱厚熜一夜发布了三四次命令,将《永乐大典》从文楼抢运出来。为了预防不测,嘉靖四十一年,朱厚熜下令誊录一部副本,至隆庆元年(1567)竣工,耗时将近5年。此次重录,规格版式完全依照原本,基本上可以反映《永乐大典》的原初面貌。

  重录工作完成后,将正本庋藏于文渊阁,副本庋藏于皇史宬。但到明朝末年,正本不知去向,仅剩副本传世。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侵占北京,《永乐大典》多有损毁。光绪元年(1875)清查,已不足5000册。光绪二十年,翁同龢再次查点,仅存800余册。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永乐大典》再遭浩劫,一部分被焚毁,幸存者也多被侵略者掠走。宣统二年(1910),京师图书馆成立,教育部将劫余的60册《永乐大典》拨付该馆收藏。据统计,目前世界各地收藏的《永乐大典》,总数只有400余册,800余卷。

  清朝学者全祖望在翰林院见到《永乐大典》,赞其“或可以补人间之缺本,或可以正后世之伪书……不可谓非宇宙之鸿宝也”。现代学者郭沫若也称赞该书不仅在我国文化史上提供了一部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中也是出类拔萃的。的确,《永乐大典》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比法国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早了300多年,不仅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