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史话

长平之战 战略定力

发稿时间:2018-03-29 14:49:11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崔庆

  战国时期的秦赵长平之战,历来为人所关注,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军事范畴,不少经济学者对此战也十分感兴趣。长平之战是一场决定全局走向的战略决战,可以研究的内容很多,秦所表现出的战略定力尤其值得关注。

  清晰规划

  秦国的战略定力来自清晰的战略规划。范睢为相后,秦国的总体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远交近攻方针逐渐清晰,三晋成为重点打击对象,赵国又是重中之重。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军力强盛,按照“先弱后强”的次序,攻打赵国应该是秦国最后的“大餐”。

  上党地势绝佳,俯瞰三晋。长平之战前,秦将白起拔上党光狼城(公元前280年),胡阳惜败阏与之战(公元前269年),一胜一负,秦军对上党有了深入的火力侦察。秦越发感到上党的重要性,志在必得。秦得上党,韩命悬一线,赵也面临被分割成东(邯郸)西(晋阳)两部分的危险。对于拿下上党这个战略目标,秦国上下同心,势在必得。秦攻韩国的上党,本是一场局部战役,由于冯亭“戏剧性”献地赵国(公元前262年),秦赵剑拔弩张,一场局部战役升级为战略对决,秦军因应形势迅速“换挡”。

  然而,赵国对此并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是否接受送上门来的上党意见不一。赵国重臣平原君赵胜和平阳君赵豹各执一词。没有想明白的事情,很难做明白。赵勉强接受上党,在随后的战役中,赵军连失数道防线,损兵折将、立足不稳,直退缩至长平、故关一线才稳住阵脚。面对突然提前的对决,秦有必战之心,赵无却敌之志,战前胜负天平已经倾斜。

  知己知彼

  秦国的战略定力来自高效的谍报工作。秦军历来重视谍报工作,舍得花钱,深知用人,在长平之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战前,秦国对于赵国将领,不仅是廉颇等一线大将,对于潜在的赵军将领、诸如赵括等少壮派,都了解得非常全面细致。平心而论,赵括并不是纨绔子弟,随父赵奢起于行伍。赵奢是当世名将,用兵凌厉。阏与之战,秦军兵锋极锐,又占据地利先机,廉颇等人都未敢受命,赵奢慷然出战,兵行险着,击溃秦军,这也是赵对秦少有的完胜。父亲这种速决战的风格,肯定为赵括所倾慕。兵者诡道,赵括可能学艺未精,所以赵奢有言,赵括未可独当一面。

  长平后期,廉颇坚守不出,秦军要打破僵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廉颇出局。长平之战,是战略决战、是持久战,更不是赵家适应的方式,赵括控制不住。赵括一旦为帅,极可能会给秦军带来可乘之机,秦军深知法门。秦军对于赵括是否“纸上谈兵”兴趣不大,而是深深“喜欢”赵家的作战风格。不然,无法解释秦国不惜代价,为赵括“造势”,“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诱使赵国临战换帅。

  秦国的情报工作和外交工作紧密配合。长平之战有一个疑点,就是在最后阶段,为什么赵国精锐的北部军团不回救长平。一个合理的推断就是,秦运筹帷幄,下好了先手棋,可能用重金厚礼收买了北方匈奴,对赵国北部实施了极大的压力,使其精锐军团无法回护。同样,赵国粮草不济,向齐国求助,齐国拒绝,这其中也有秦外交活动的身影。

  手中有粮

  秦国的战略定力来自充足的后勤保障。关于长平之战的持续时间,有一年说,也有三年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场持久战。上党远离秦土,秦军远道而来,按照常理,赵国可以“以逸待劳”,但实际果真如此吗?

  军心之稳,粮草充足是基础。那么,赵与秦到底谁更有底气打一场持久战呢?首先,长平之战前,秦已经据有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河东之地,这可以说是当时天下的四大粮仓,“秦富十倍天下”。赵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只有以晋阳为主的太原盆地和以邯郸为中心的漳滏流域,农田面积无法与秦相比。其次,商鞅变法之后,秦国高度重视农业,推广耕牛技术,单产较高。同时,秦注重兴修水利,不仅便于灌溉农田,也便于转运军粮。

  长平之战后期,赵国窘态毕露,甚至向齐国请求粮食援助,如何让前方将士沉着应敌呢?赵括就任主帅后,一改老将廉颇的守势,主动出击,这其实是赵国决策层在内无粮、外无援状态下无比焦躁的反映。赵括乃血勇之人,困决之时斗志未失,亲率全军突围,事实上也造成了秦军的重大伤亡。只可惜赵括这把“快刀”没有用对地方,注定要在长平折戟沉沙。“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实为千古不变兵要。

  秦军规划清晰、知己知彼,粮草充足,势定、粮定、军定,长平决战未开,其实胜负已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