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中德两国合作:巨大潜力有待挖掘

发稿时间:2015-10-26 00:00:00  

  记者:柯慕贤大使您好。首先,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自2014年以来,中德两国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两国高层往来频繁,有媒体评论中德双边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请问,您怎么看待当前中德两国的关系?
 
  柯慕贤:你说得很对,目前双方政府都强调我们的双边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首先体现在两国高层次访问频繁。近期,德国联邦总理默克尔将再次访华,这是她的第八次访华。这样高频次的访华创了西方国家政府首脑访华频次的记录。默克尔总理是来中国次数最多的,也是最了解中国的西方国家元首。她与中国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在强有力的政治关系的推动下,目前两国的经济关系也得到了非常良好的发展。目前德国已经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和德国的贸易额超过中国与欧盟贸易的三分之一。或者可以这么算,德国与中国的贸易额比中国和法国、英国、意大利的贸易总和还高。去年,中德两国的双边贸易增长率比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还高。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7%,而中德两国的双边贸易增长率为11%。而且还有巨大的潜力有待挖掘。
 
  中德两国互信程度得到大幅提高。目前已经有很多德国企业长期活跃在中国,它们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尤其是在技术转让方面,德国在欧洲国家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记者:近期即将访华的默克尔总理会带来哪些议题、有哪些亮点?
 
  柯慕贤:首先是经济方面。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包括德国在内的全世界的关注。近期中国经济指数的下降和股票市场的震荡让大家都很关心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情况,以及中国经济下一步的改革和进一步开放会怎样进行。所以此次联邦总理访问,非常希望能与中共领导讨论这一问题,以期了解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在此也想强调,德国政府认为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前提是中国能够通过果断的改革措施和进一步的开放,加强经济方面的发展,并通过这些措施实现强有力的经济增长。
 
  第二个重要议题是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工业和出口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了保持这种领先地位,两国都必须实现创新,需要提高生产率,因此两国已经达成共识要在创新方面共同采取措施,加强合作。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中方也肯定想了解一下当前的欧洲的状况,比如说难民问题、欧元问题和乌克兰问题等等。
 
  记者:中德两国合作首推经济合作。您曾提到过,中国和德国两个经济体,互补性特别强。您认为这种互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柯慕贤:随着时间的变化,中德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也会有变化。比如几十年前,中国拥有的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德国拥有的是高端技术。而如今,中国的技术在很多领域已经赶上德国,这也给我们两国的合作带来很多新的机遇。比如,中国和德国的企业已经在一些领域共同生产产品,共同对第三方国家销售。这是我们两国合作的新领域。
 
  还有一些领域,中国已经超过了德国,比如电子商务。像阿里巴巴、腾讯、淘宝这样的在电子商务领域的规模,德国已经无法和中国相比了。
 
  记者:2014年以来,中德关系除了“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外,还有“创新合作伙伴关系”。2015年更是“中德创新合作年”。如何理解中德创新关系中的“创新”和“创新合作”?目前中德两国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创新合作?
 
  柯慕贤:创新是一个范围特别广的概念。我们可以并且也已经决定在很多方面进行创新合作,比如社会创新、法治方面的创新等。但是我认为,当前对于中德两国最重要的部分,是经济和工业方面的创新。这一创新在中德之间的合作具体体现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们两国创新合作的核心部分。虽然“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两个概念并非百分之百相同,但有很多重叠和相似之处,目标也是同样的。也就是说,我们两国的创新合作,有共同的愿景和理念。
 
  记者: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德国人严谨、务实、守时、组织计划性强,但刚刚发生的“大众柴油门事件”影响很广泛,也影响了德国制造的形象。对此您怎么看?
 
  柯慕贤:首先,这只是一个例外事件。当然,虽然只是例外事件,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事件仍然是不可接受的。这对大众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各国的环保法律来说,这都是不可接受的行为。
 
  目前,全球有1100万辆柴油发动机小型轿车受到影响。在中国,由于原则上柴油发动机汽车不允许销售,所以受到影响的汽车大约有2000辆。毫无疑问,此次事件中,大众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人们的信任,目前需要尽快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彻底查明此次事件。目前德国检察院已经对大众汽车正式提起诉讼。第二,在管理层面采取相应措施。目前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马丁·文德恩已经辞职,其他一些董事会成员也已离职。第三,最重要的是,大众要尽快推出一个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通过技术调整,达到相关国家的环保法律标准。只有通过这三个措施,大众才有希望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
 
  涉及德国品牌,我个人觉得此次事件对“德国制造”的品牌形象造成的影响很有限。德国企业仍然在技术和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记者:除了政治经济方面合作,科教和文化方面合作也应是中德两国未来合作的重点。请问您对两国这方面的未来合作有什么构想?
 
  柯慕贤:没错,这个判断非常准确。目前两国政治局面的交流非常好,经济方面交流十分繁荣,但两国之间的合作还应该有一个更广泛的基础和范围,这就需要包括所有的社会参与者、政党、工会、社会组织和学会甚至各高校和文化领域的工作者都参与进来,共同推进两国合作。
 
  中德两国文化方面合作潜力的确非常大。我们两个国家的地理距离相距8000多公里,我们的文化差别很大,需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目前德国的政治领导和经济界已经充分了解了中国高速发展的意义,但是广泛的民众还没有完全了解。因此我们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我们希望能够举行一次“青年交流之年”活动。人们在青年时代去另一个国家,最容易适应,也最容易了解这个国家。通过青年之间的交流,增进对彼此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未来,我们还会进行进一步的相关合作。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中国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在国际范围内被广泛谈论的话题,请问德国怎么看待中国发展?
 
  柯慕贤:我们必须承认,30年前,中国还是一个很贫穷的国家,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成就。近期,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在增长。同时,中国的政治军事影响力也已提高,中国是世界第二军事大国。这就意味着,首先在国际社会中,中国的话语权应该符合这样的情况。比如说,在国际金融体系内,欧洲普遍认为要提高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与此同时,中国要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当今世界并不安宁,有很多危机和冲突亟待解决。中国在很多方面也起到了非常建设性的、非常积极的作用。比如在伊核问题的解决如伊朗核问题六方会谈中,中国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记者: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对于欧盟的经济发展现状,您怎么看?
 
  柯慕贤:欧洲经济和世界经济息息相关。目前,虽然美国经济出现了增长,但却是不稳定的增长。日本虽然有“安倍经济学”的政策,但却没有出现经济增长。与此同时,新兴市场也存在很多问题。中国虽然还保持了很大的经济增长,但从增速来看,还是有所下降。在欧洲地区,虽然出现了经济复苏现象,现在基本所有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在零以上,但没有达到2008年以前的水平。
 
  所以,我认为欧洲和中国面临的挑战都非常类似,中国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欧洲也一样,虽然我们正在改革,但进展还是太慢。未来,欧盟要进一步推进就业市场的改革,使就业市场更加灵活。另外,还要降低债务水平。如果债务水平太高,就无法实现经济增长。
 
  记者:希腊债务危机以及叙利亚难民问题的持续,您认为欧盟和欧元区的发展是否会因此陷入困境?怎么解决?
 
  柯慕贤:的确,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非常大。第一个问题就是刚才谈到的欧元债务问题。第二个问题是难民问题。其实难民问题存在已久,但我们目前面临的规模是几十年来最大的,挑战也最大。第三个问题是乌克兰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国家越来越偏离欧盟。英国想举行公投,决定是否留在欧盟。这么多问题加起来要解决,的确困难很大。
 
  但希望还是有的。正如刚才提到的,经济方面,欧盟国家的经济增长,除了希腊以外,都达到了零以上增长率。乌克兰问题我们也已经在解决,并取得了进展。
 
  未来欧盟确实也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但由于欧盟由28个成员国共同组成,在改革共识上还很难达成一致,这也是欧盟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