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跪着的德国比站着的日本高大得多

发稿时间:2015-03-23 00:00:00  

  今年3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日本。她在东京发表演说时指出:德国战后正是因为认真直面过去,才获得邻国的宽容和国际社会的接纳。对此,日本国内舆论一片哗然,不少人鼓噪德国没有资格教训日本。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日本外务省国际情报局前局长孙崎享表示,日本应该借鉴德国正视历史的态度,寻求与邻国和解。他指出,日本和德国一样对邻国造成了伤害,侵略历史的本质是一样的。因此,日本政府所谓“不能单纯对日德进行比较”的表态并不成立。
 
  同为二战的战败国,在对待历史问题上,德国无疑是日本的榜样。第一,彻底清算战争罪行是德、日回归人类道义高地,改善国家形象,锻造国家软实力的必经之路;第二,从国际政治经济的现实看,甩掉历史包袱才能获得正常的国家身份,在全球事务及区域一体化方面拥有更多的发言权。
 
  1970年12月7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勃兰特双膝跪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向二战中被纳粹无辜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此举为德国重返欧洲、赢得自尊产生了十分深远的积极影响,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谅解。勃兰特一跪使德国真正站起来了,许多历史评论家认为,“跪着的德国远比站着的日本显得高大”。
 
  当今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是国际政治领域的强势话语,这集中反映了全球社会对于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强烈反思与深刻检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的人约为7000万,中国约占1800万人。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南京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1/3被日军纵火烧毁。在欧洲,犹太人大屠杀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种族清洗,纳粹德国屠杀了近600万犹太人。因此,尽管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人类社会对于战争的记忆与痛恨仍然深入骨髓,“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正是人们对战争反思后的深切渴望。
 
  如今,欧洲国家包括俄罗斯在对德外交中基本没有反复要求德国认清历史问题,这与德国自身的战争忏悔行动与国民历史理念紧密相关。正是由于德国能认真地直面过去那段历史,才能达成“宿敌”间的和解,并使德国作为一个正常国家参与并引领欧洲的发展。
 
  从某种角度来看,日本至今对战争的清算不彻底与美国冷战全球布局有关。冷战和朝鲜战争的爆发,使美国决定利用日本的力量来对付共产主义扩张。以麦克阿瑟为代表的美国当局对战后日本的改造并不彻底,尤其是对日本人的封建意识和军国主义思想没有从根本上加以肃清,这为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和右翼分子抬头埋下了伏笔。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释放了岸信介、儿玉誉士夫等甲级战犯嫌犯,免除起诉石原莞尔、井上日召等右翼战犯,其中岸信介于1957年任日本首相,导致日本政坛迅速右倾化,掀起反共、反华高潮。
 
  当然,外来力量改造不力只是一个因素,日本政府和国民的自我反思不够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冷战结束至今,日本国内并非没有有识之士认识到日本当年的战争罪行。1995年8月,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讲话,承认日本过去实行了错误的国策,走了战争道路。他表示,要深刻反省历史、吸取历史教训,“必须把战争的悲惨告诉年青一代,以便不再重犯过去的错误”。然而,“村山谈话”没能被继承下来。许多亚洲国家如今都在担心日本可能再走“军国主义”道路,因为安倍政府和日本右翼政客对待历史和靖国神社的态度,令亚洲国家和人民大失所望。2013年,安倍对美国《外交》杂志表示,靖国神社类似美国的阿灵顿国家公墓,故前往参拜也无妨。安倍强调,靖国神社和阿灵顿国家公墓一样,供奉的都是为国效命阵亡将士的灵魂。必须指出,安倍是在混淆概念。靖国神社与阿灵顿公墓的性质根本不同。靖国神社不是墓地而是战争期间日本皇军的灵堂,宣扬“国家神道”,是军国主义战争的精神支柱。日本历次对外侵略战争的战死者被列入“灵玺簿”,作为“英灵”合祀于此。1978年14名二战甲级战犯亡灵也被供奉其中。这是对战争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战后,靖国神社虽然改为所谓民间宗教设施,但日本右翼势力一直企图使其重新恢复战前的国有地位,而且前往参拜的日本政客经常为侵略历史翻案,由此激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同样的歪曲也出现在慰安妇问题上。2013年5月13日,日本维新会共同代表桥下彻宣称:“慰安妇制度在当时维持军队纪律方面是有必要存在的。”对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强烈谴责说:“桥下市长的言论肆无忌惮且令人愤怒。美国已经声明,日本当时强迫妇女充当性奴隶的行径令人发指,明显属于极大规模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日本政治人物发表公然挑战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的言论表示震惊和强烈愤慨。强征“慰安妇”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期间犯下的严重罪行,也是事关受害者人格尊严的重大人权问题。如何对待过去将决定日本如何走向未来,日本究竟作何选择,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将拭目以待。
 
  由于不同的历史清算态度和立场,德国和日本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有着明显的不同。德国主动与欧洲和解并推动欧洲一体化,德国与法国共同成为欧盟经济的发动机并引领欧盟对外事务。在当前欧债危机仍未根本解决的背景下,德国被各界认为是“欧盟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国家”,德国在欧盟和西方社会的领军作用逐步增强,许多欧洲国家认同德国的领导地位,不仅仅是由于德国经济实力最强,关键在于德国成功地在世人面前塑造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在相当长时期,在日美安保体制下,日本一心发展经济,远离国际政治问题。然而与德国不同的是,冷战刚结束,日本就迫不及待地提出“普通国家”的目标,增加军事力量、试图修改其和平宪法,希望作为美国的盟国重新使用武力卷入战争行动,试图成为改革后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等等。但是,由于日本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倒退和地区安全上的不透明,尽管其多年来在外交领域拼尽全力,但政治目标始终未能达成。
 
  中国一直本着冷静和耐心的态度处理中日问题。2014年9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中日两国2000多年的交往中,和平友好是历史主流。保持中日长期和平友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符合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需要。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一如既往致力于发展中日关系,愿意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推动中日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历史观、战争观是人类基本价值观之一。只有正确对待历史,才有利于日本早日卸下历史包袱。前日中经济贸易中心会长木村一三先生曾经有一段精辟的评述:同样是战败国,德国坚持自主意识,战后由于进行了彻底的清算,赢得国际社会的好感而强化了自己的影响。而日本既丧失了进行战争清算的魄力,也丧失了进行战争清算的自主意识。以什么“一亿人的总忏悔”的方式草草了事,把问题搪塞过去,却原封不动地被纳入日美军事同盟体制,至今已经在美国管治之下度过了60个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