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当前俄罗斯“新社会主义”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发稿时间:2017-04-06 11:34:59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作者:陈爱茹

  近年来,由于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制度历经25年,也未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看得见希望和前景的发展道路,俄罗斯对社会主义的思考和关注开始回潮。社会主义不再是共产党、工人党等左翼政党阐释和关注的对象,当代俄罗斯知识分子群体亦开始对社会主义进行新探索和再思考,且队伍呈不断扩大之势。因其是在苏联解体之后对社会主义进行的阐释和研究,共产党、工人党等左翼政党和学界纷纷使用“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来对其界定,以此区别于苏联时期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在俄罗斯,“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思潮缓慢回潮的背景、具体状况怎么样?这一回潮昭示着什么?这是研究我们的近邻——俄罗斯需要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俄罗斯作为一个既进行过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又回头进行过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的国家,其国内学者和左翼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和再思考,是“他山之石”,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一、俄罗斯新自由资本主义改革路径受挫是“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思潮再次缓慢回潮的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改行的新自由资本主义“改革”路径受挫,社会期望与社会现实脱节,由此引发的民众对俄罗斯当前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是当今俄罗斯“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思潮缓慢回潮的根本原因。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改建资本主义制度,备受国际社会瞩目。借苏联解体之机复辟的资本主义制度,历经25年的发展,在俄罗斯结出了什么样的“果”已经逐渐变得清晰。俄罗斯历经25年的资本主义建设阶段,根据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整体状况,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俄罗斯向资本主义制度转轨的路径选择并不成功,俄罗斯并未建成其社会各界曾寄予厚望的繁荣、富强、自由、民主、公正、平等的公民社会。

  俄罗斯新自由主义“改革”路径失败,主要体现在:俄罗斯经济地位不断下滑,国际影响力逐年下降,地缘政治影响力不断萎缩,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的经济结构使其经济发展受制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国际价格,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下滑,俄罗斯经济就深陷危机。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В.И.达西切夫指出:“俄罗斯经济建立的石油天然气模式是没有发展的增长模式。”(В.И.Дашичев:КапитализмисоциализмссудьбахРоссии.МоскваИнститутэкономики,2010.С.30.)俄罗斯社会公平缺失,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固化,社会流动性受阻,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不断扩大(详见陈爱茹:《裂变与分化:俄罗斯社会阶级阶层的演变》,《国外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俄罗斯社会变成了极少数的巨富和不多的中间阶层以及大多数贫困和相对贫困阶层的金字塔形结构。这种社会状况得到了以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所的专家、学者为首的社会学研究团队研究成果的印证。他们进行的研究表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发生了剧变。首先表现在社会结构上,俄罗斯由苏联时期的两个阶级、两个阶层(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国家公职人员——笔者注)裂变、分化为寡头、执政“精英”、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临时工等阶级阶层。社会结构的变化彻底改变了俄罗斯,根据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通讯院士托先科提供的数据,2014年,俄罗斯110个寡头掌控了35%的国民财富,3%的人掌握了70%的国民财富,而且这一指标在稳步扩大。而在2004年,俄罗斯最富有的10%人口控制着30%的国民财富,仅十年间,俄罗斯国民财富向少数人手中积聚的速度和规模都超乎想象。当今俄罗斯社会,一方面,是最富有的10%的人口拥有87%的国民财富;另一方面,俄罗斯中产阶级发展受挫,临时工阶层处境悲惨,大多数公民生活艰难(陈爱茹:《裂变与分化:俄罗斯社会阶级阶层的演变》,《国外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此外,各级政府官员贪污受贿现象十分严重,人民强烈不满。根据俄罗斯大众传媒的报道,俄罗斯的有组织的刑事犯罪已变成俄罗斯社会政治形势不稳定的一个因素,他们甚至认为,有组织刑事犯罪已经成为“社会政治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社会上对新自由主义“改革”路径的质疑之声日盛。尽管俄罗斯总统普京不断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声,接收克里米亚重返俄罗斯、出兵叙利亚,但在俄罗斯社会内部,对俄罗斯当前选择的新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质疑之声此起彼伏。用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学者Е.Ф.苏利莫夫的话讲:“新的俄罗斯统治者以欺骗的方式上台。向人民许诺社会民主化、改革、摆脱危机状况并复兴俄罗斯,他们没有完成、甚至从没有打算完成这一系列重要任务之中的任何一个。”〖ZW(〗Е.Ф.Сулимов Социализм-миф или будущее человечества?УРСС.Москва.2001.С.99-101.〖ZW)〗Е.Ф.苏利莫夫指出,社会民主化、改革、摆脱危机状况并复兴俄罗斯,是“噪音一般的宣传装饰”,而实际发生的变化具有与此相反的性质。取代真正的民主化,重生的俄罗斯资产阶级建立了霸道的寡头制度。取代真正的改革,人民获得的是日常生活中典型的反革命国家政变。取代摆脱社会经济危机状况的是灾难性危机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允诺的改善劳动人民生活变成了国家90%的人口都空前贫穷。掠夺性的私有化和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剥夺了人民此前所拥有的一切。执政当局所倡导的自由、人权变成了普通劳动者面对执政当局、官僚、投机分子、企业主、银行家和重生的俄罗斯资产阶级的其他代表和中产阶级,完全不受保护。普通公民不仅与所有权、政权、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完全隔绝,而且是用犯罪性的恐吓、恫吓让他们与所有权、政权、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完全隔绝。普通公民无论在哪里都感受不到自己是安全的。人数很少的一个篡夺政权的阶层掠夺了人民所拥有的一切,甚至物质生活有保障和能够获得自由的想法。普通公民失去了发展前景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取代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没有良心、不受法律约束的、野蛮的地主老爷们”、俄罗斯寡头及其政权的地主老爷们取得了合法的政权(Е.Ф.СулимовСоциализм-мифилибудущеечеловечества?УРСС.Москва.2001.С.99-101.)。因此,俄罗斯社会对其当前的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的不满意度居高不下。根据俄罗斯尤里·列瓦达研究中心掌握的数据,在社会对“改革”(指叶利钦、盖达尔时期的改革)的态度中,完全地、无保留地支持市场改革的人所占的比重很小,在改革的最初几年,它没有增加,有时候反而下滑了。稍晚些时候,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是并不稳定。不接受“改革”的公民的份额相对比支持“改革”的人而言,是稳定的。到叶利钦总统任期结束的时候,不接受“改革”的公民的数量超过了人口的3/4。2009年,有48%的居民认为“改革”给国家带来了更多的危害,在27%感到难以回答的情况下,25%的俄罗斯人果断地认为这场“改革”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引起了关注。有48%的商人认为“改革”给国家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在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中,给出这样答案的也占主要份额,达到了40%。让人感兴趣的是,有41%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声称,由于“改革”,自己利益受损了,但他们依然认为“改革”对国家有利。甚至在商人中,支持“改革”的份额也是高于认为自己个人因“改革”而获益的人的份额(〔俄〕阿列克谢·格奥尔吉耶维奇·莱温松:《对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的社会评价》,陈爱茹译,《观察与思考》2014年第11期。原文参见:НоваяисторияРоссии,www.ru-90.ru。)。根据尤里·列瓦达研究中心2010年3月获得的数据,7%的俄罗斯成年居民认为,这场“改革”“对经济产生了绝对正面的影响”,24%认为“改革”“没有任何必要”,22%认为它们“给经济带来了破坏作用”。也就是说,认为“改革”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份额占到俄罗斯人的30%多一点,而对其持否定观点的人占到46%(〔俄〕阿列克谢·格奥尔吉耶维奇·莱温松:《对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的社会评价》,陈爱茹译,《观察与思考》2014年第11期。原文参见:НоваяисторияРоссии,www.ru-90.ru。)。事实证明,俄罗斯新自由资本主义“改革”路径失败是当代俄罗斯“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思潮缓慢回潮的根本原因。

  二、俄罗斯共产党、工人党等左翼政党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守是当今俄罗斯“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思潮缓慢回潮的主要原因

  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为代表俄罗斯共产党、工人党等左翼政党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守是当今俄罗斯“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思潮缓慢回潮的主要原因。在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工人党等左翼政党就旗帜鲜明地反对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从苏联解体之初迄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深陷低潮的大背景下,共产党、工人党等左翼政党不畏环境艰险,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为俄罗斯保留了社会主义“火种”。

  当代俄罗斯的共产党、工人党等左翼政党,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纷纷在纲领中提出“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等理念,对在新条件下如何争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战术和战略,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和方式方法,进行阐释和分析。比如,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纲领中阐释的“21世纪社会主义”、公正俄罗斯党阐释的“新社会主义”,此外,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全联盟布尔什维克共产党、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俄罗斯共产党-苏共、社会公正共产党、俄罗斯共产党人党、联合共产党、俄罗斯联合劳动阵线等政党的纲领中,都对社会主义有新的阐释和解读。除了共产党、工人党等左翼政党的纲领之外,各个左翼政党的领导人和主要理论家也纷纷发表文章,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反思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阐释“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比如Г.А.久加诺夫在《我们的同时代人》上发表《社会主义是摆脱危机的出路》(Г.А.ЗюгановВыходизкризиса-социализм,Нашсовременник,№6,Июнь 2009.),各主要左翼政党的网站(Программа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йпартии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http://kprf.ru/party/program.)上对“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也都有各自的解读,等等。

  俄罗斯的共产党、工人党等左翼政党始终谋求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积极采取各种实践活动为广大劳动者阶级谋利益。比如,俄罗斯联邦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认为,建立公正社会的理想,早在马克思之前就已经出现,不同思潮的拥护者,从基督教社会党人到无政府主义者,都希望建立公正社会。在苏联时期,世界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有缺陷,这是由内因和外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因此,久加诺夫在重建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初强调,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主张建立一个“革新”的社会主义,即未被扭曲、没有犯致命错误、集中体现当代人类社会一切美好事物的社会主义(《久加诺夫谈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和俄罗斯的社会走向》,《科学社会主义》1996年第4期。原文参见《苏俄报》1996年5月4日。)。以久加诺夫为代表的俄罗斯共产党人所阐释的公平正义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社会主义革命先驱所追求真正公正、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具有一脉相承性。久加诺夫领导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坚持践行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而公平正义是内涵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之中的。如果不是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也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不会有马克思之后列宁领导的底层民众进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制度,其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都体现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所以,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马克思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陷入低潮,但是,像久加诺夫这样的意志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而是在逆境中执着地坚守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像久加诺夫这样的当代共产党领导人,及其领导的众多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他们正举起前人曾高举的红旗,为前辈曾毕生追求的真正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的社会而进行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俄罗斯的共产党、工人党等左翼政党在坚守社会主义思想的同时,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深刻批判。比如,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指出,俄罗斯的资本主义是反动的和买办的。2014年10月18日,久加诺夫在为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全会所做的政治报告中,首次对俄罗斯资本主义的整体性特征进行了概括。他指出,第一,当今的俄罗斯社会是反动的,倒退的社会。工业品生产仅达到发达国家的1/5。农村遭到破坏。金融信贷制度瘫痪。各个经济和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急剧下滑。与官方的宣传相反,俄罗斯的工业持续恶化。一些企业遭强制停工。很多企业缩减工作周,压低工资并拖欠工资。第二,俄罗斯建立起来的是寄生的资本主义。今天的俄罗斯国家机关是整个苏联时期的两倍。大部分健康劳动力都集中在私人保安公司。与2000年相比,工业领域工人的数量缩减了200多万人。但是,在不动产行业和银行金融部门就业的人数几乎增长了300万人。所有与投机相关的人都是寄生在实体经济生产上。第三,俄罗斯资本主义有买办性。新出现的“具有战略眼光的所有者”立刻就认定,只有成为能源的所有者,他们才能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拥有一席之地。从那时起,俄罗斯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只有两个部门:能源出口部门和银行部门。其他部门,尤其是科研部门,被残酷无情地摧毁了。最近一段时间,买办资本涉足的区域进一步拓宽。俄罗斯内部市场被强迫接受外部的供货。主要商业网络都掌控在跨国公司手中。甚至军工体系都依赖成套的进口。买办资本主义从俄罗斯榨取巨额资金。2014年,有900亿美元流往俄罗斯境外。这比2013年同期多出一倍。这些钱通常是流往对俄罗斯实行制裁的那些国家。全球资本主义一体化让俄罗斯处于遭受奴役的地位。今天有很多“统一俄罗斯党人”抨击美国国务院,但是,正是他们在国家杜马通过了法律,让俄罗斯经济处于外部力量的监督下。为了法国的“米斯特拉利航空母舰”,日本的“丰田汽车”,意大利的皮鞋和土耳其的西红柿,俄罗斯支付的不仅仅是石油美元,还有对本国经济的破坏。第四,俄罗斯的资本主义具有寡头性。大资本和中等资本天生都与官僚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区别仅仅在于,全俄罗斯范围的寡头都被列入了《福布斯》杂志,而中等精明能干的人和兄弟们都在“地区层面上”。买办资本内部的冲突刚好凸显了其寡头的本质。国家强力政权的拥护者——大资本家与权力结盟,打算在私有化的过程中,攫取一块新肥肉。另一边是拥护自由主义的资本家。这些人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宠爱,但是,在重新分配财产的时候他们又遭到了排挤。资产阶级的两个分支都竞相压榨劳动人民。他们之间的斗争让民众看清了国家矛盾的实质。而且也无法偷换概念。谁也无法欺骗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因此,俄罗斯资本主义是反动的、寄生的、寡头性的和买办的。它是没有生命力的,历史上注定了要失败。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生活方式被毁掉。对劳动者的尊敬曾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在资产阶级国家,劳动崇拜被宣扬懒散、消费主义和贪婪所取代。原来在劳动集体中受到崇拜的互助和合作被消解殆尽。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异化正在形成。资本主义导致国际冲突增多。雇佣工人在争夺工作岗位的斗争中争吵。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被激化。这一切打击了多民族的俄罗斯。新的矛盾与十月革命前俄国原有的矛盾纠缠在一起。西方的制裁让国家的需要与其所执行的方针之间的冲突更加明晰(ПоложениерабочегоклассавРоссииизадачиКПРФпоусилениювлияниявпролетарскойсреде,18отктября2014.http://kprf.ru/official/2014/10/19/vi-oktiabrskii-plenum-tsk-kprf/.)。

  可以说,如果没有共产党、工人党等左翼政党对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的坚守,没有共产党、工人党等左翼政党对社会主义思想和理念的宣传,没有共产党、工人党等左翼政党对劳动者阶级的切身利益的维护和捍卫,社会主义思想没有先进的政党作为载体,“新社会主义”思潮的缓慢回潮也势必难以出现。

  三、西方对俄罗斯的“双重标准”和打压政策及知识分子群体“向左转”是俄罗斯“新社会主义”思潮缓慢回潮的直接原因

  苏联解体的过程,也是俄罗斯义无反顾地投向西方怀抱,改行西方政治制度的过程。但是,西方并未对俄罗斯敞开怀抱。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以来,尽管努力地进行政治制度转变,向西方社会靠拢,但是,西方对俄罗斯一直是采用“双重标准”,并始终持不断打压政策。这是俄罗斯社会主义思潮缓慢回潮的直接原因。俄罗斯社会向西方转,一方面,不被西方接受,另一方面,找不到国家发展的希望。这也可以解释2016年9月18日举行的俄罗斯第七届国家杜马选举中,尽管统一俄罗斯党在此前执政的五年间,经济下滑,民众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但是,统一俄罗斯党却依然赢得国家杜马多数席位,主要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状况给俄罗斯内政带来的影响。首先,当前,俄罗斯急需维护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俄罗斯面临领土分裂问题,从车臣战争就可以看出,如果不是普京果断出兵,北高加索从俄罗斯分裂出去就可能成为事实,且会造成不良后果,其他联邦主体也可能竞相效仿。其次,俄罗斯希望保住其在原苏联地域的影响力。格鲁吉亚战争、乌克兰危机,都是俄罗斯为此而进行的战斗,且在乌克兰危机中,普京承认克里米亚共和国全民公决结果,接受克里米亚半岛入俄,用让美欧有苦难言的“合理合法”的方法,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克里米亚半岛收归俄罗斯,且当前正在修建俄罗斯本土与克里米亚半岛的跨海大桥。普京在捍卫俄罗斯统一、恢复俄罗斯在原苏联地区影响力的作为,俄罗斯民众有目共睹,这也是俄罗斯民众忍受经济下滑、生活水平下降,依然给统一俄罗斯党支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毕竟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保证领土完整、避免战乱的安全需要是本国民众的首位需要。再次,在国际生活中,起主导性作用的西方国家,对待俄罗斯屡屡使用“双重标准”,世人有目共睹,俄罗斯民众透过乌克兰危机已经嗅到了战争的味道,这也成为促使很多知识分子反思资本主义道路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知识分子群体开始更深入地对社会主义进行新探索和再思考,是俄罗斯社会主义思潮缓慢回潮的直接原因。知识分子群体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和再思考,从苏联解体之初就已经开始,只不过囿于当时的具体情况,人数少、影响有限。从2011年起,围绕着“苏联解体20年之后”这个主题,俄罗斯社会开始形成一个对“转轨”进行反思的思潮。在这轮反思思潮中,以“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之后的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等为主题,阐释对社会主义的新观点、新认识和新看法的专家和学者人数不断增多,队伍不断扩大。通过观察俄罗斯学界期刊上发表文章的观点可以发现,知识分子群体“向左转”正成为当前俄罗斯学界的一个主要变化方向,这直接带动了“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思潮在俄罗斯的缓慢回潮。

  在苏联解体初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学者就谋求成立“全俄罗斯社会主义取向的学者协会”。1994年10月,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学者组织——全俄罗斯社会主义取向的学者协会成立,在成立大会上,共有来自48个地区分支机构的226名代表和29名受邀请者参会,其中院士5人,博士95人(其中哲学博士30人,经济学博士22人,历史学博士14人,物理-数学博士11人,法学博士9人,技术学博士1人,地理学博士1人,医学博士1人,社会学博士1人,化学博士1人),101名副博士。1999年,俄罗斯社会主义取向的学者组织开始组建国际组织,致力于研究“21世纪社会主义”问题,其分支机构高达76个。时至今日,俄罗斯社会主义取向的学者组织一直坚持其社会主义理想和追求,参与学者人数不断增加,影响区域和范围不断扩大,不断地发声支持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向(Российскиеучёные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йориентации.http://onfront.narod.ru/WorksRUSO.htm.)。除“全俄罗斯社会主义取向的学者协会”,左翼学者还在1994年成立了一个“现实主义者联盟”,他们建立了“争取新社会主义俄罗斯运动”社会统一联盟,该联盟的主要领导人后来创建了“俄罗斯社会主义统一党”,2007年该党并入“公正俄罗斯党”,“公正俄罗斯党”作为“争取新社会主义俄罗斯运动”思想的继承者,活跃在当今俄罗斯政坛上(ПрограммаСправедливойРоссии.http://www.spravedlivo.ru/1_13.html.)。20多年过去了,他们作为俄罗斯“新社会主义”思想的“领头雁”,终于引领起一大批觉醒者,使俄罗斯“新社会主义”演变成一股社会思潮。

  在当今俄罗斯,“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之后的社会主义”等提法或者成为学界研讨会的主题,比如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所和“选择”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社会主义之后的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ПодредакциейМ.И.Воейков Социализмпослесоциализма,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Алетейя2011г..);或者作为专门网站的名称,比如“新社会主义”网站(俄罗斯“新社会主义”网站的网址为:http://novsoc.ru。);在期刊文章和学术专著中,社会主义主题也频频出现(俄罗斯一些期刊发表了大量与“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主题相关的文章,探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向何处去、社会主义是否应该成为俄罗斯社会未来发展路径的选择等问题,同时,还探讨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比如社会主义是后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可以与资本主义并行的社会,通过议会斗争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等诸多理论问题。这些期刊主要有《Неприкосновенныйзапас》《Свободнаямысль》《Россиявглобальноммире》《Общественныенаукиисовременность》《Новаяиновейшаяистория》,等等。与“新社会主义”主题相关的专著也比较多,主要有:Е.Ф.СулимовСоциализм-мифилибудущеечеловечества?УРСС.Москва.2001.Б.Ф.Славин СоциализмиРоссия.М.:Книжныйдом“ЛИБРОКОМ”.2013.)。

  俄罗斯的很多学术研究都立足于当今俄罗斯社会不公正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当前俄罗斯资本主义展开了深刻批判。比如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他们持续关注俄罗斯社会阶级、阶层的演变,关注当今俄罗斯贫富两极分化的现状,关注俄罗斯临时工阶层,用笔做武器,以文章为载体,批判当代俄罗斯资本主义。在《间接材料》《自由思想》《社会科学与当代》《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近现代史》等学术期刊上,可以查到大量与社会主义主题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关注的主要议题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宏观调控问题,社会主义与公平正义的关系,社会主义与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21世纪面临的挑战和应答,等等。此外,有很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思考和新探索的学术专著发表,主要有Е.Ф.苏利莫夫的《社会主义——神话还是人类的未来?》,布兹加林的《社会主义的复兴》,莫洛科夫的《21世纪的东正教和社会主义》《1917年十月:21世纪的挑战》《社会主义理论经验和前景》《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及其在21世纪的发展》《社会主义和其在俄罗斯复兴的条件》,等等。

  当前的俄罗斯“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思潮,将俄罗斯未来社会发展道路的找寻和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契合为一体,以当代俄罗斯“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思潮的方式体现出来。关注俄罗斯的“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思潮,解读当代俄罗斯左翼政党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者对“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的阐释和解读,提炼并总结其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新思路、新理论、新贡献,对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发展不无裨益。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马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