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德国经济的“欧洲领导梦”

发稿时间:2016-03-03 00:00:00

【摘要】欧洲的渐进一体化过程,也是德国逐步担当起欧洲领导者角色的过程。德国在一体化的招牌下,实现着自己的“欧洲领导梦”。这种引领作用,从实体经济逐步走向金融,从经济逐步走向政治、外交等国际经济政治领域。

【关键词】 德国 制造业 欧盟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3/17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金融危机后,西方各国受金融危机影响普遍陷入经济的衰退,尽管德国也不例外,但是,很快德国便进入经济的恢复期。学者们在总结德国经济恢复的经验时,无疑将其经济结构中的制造业作为主要原因。然而,欧盟,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欧盟内部的不稳定、难民潮等问题也困扰着德国经济的发展。

德国的经济增长率在西方世界始终位于前列,成为欧盟前行的主要支撑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政治家们,特别关注如何避免欧洲,特别是德国成为下一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决定将德国和意大利战略物资的生产与生产能力的恢复和扩张置于一个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统一控制、监管之下,于是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德国自然情愿或不情愿地接受了这样一种一体化安排。同时,德国也从这种一体化中成为受益最多的国家。因为德国的工业基础很好,在一个6国,乃至后来的9国、12国、15国,最后是28个国家的一体化组织中,商品、服务、人员和资本市场的统一,意味着不断鼓励其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不断地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形成并巩固自身的产业竞争力,从而也形成了德国工业发展的良性激励环境。在此过程中,德国成为全球制造业最强的国家之一,德国的经济增长率在西方世界始终处于前列。即使在金融危机以后的7年中,与欧盟其他国家相比,德国的经济增长率也始终是比较高的。如果2008年以前,欧洲联盟是由两个重要的支柱——德国和法国支撑,那么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德国真正成为欧盟能够蹒跚前行的主要支撑力量。

德国并非没有领导欧洲的理念或理想。欧洲一体化的经历中,尽管是德法两个核心国家主导着欧洲经济的一体化,甚至政治的一体化,但是,德国不言自明的经济实力,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基础,这种一体化也是削弱德国一家独大的手段。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战略能够得到德国的认可,才换来了在当今欧盟中,德国扮演着举足轻重角色的结果,这是德国人的高瞻远瞩和忍辱负重的结果。德国在一体化的招牌下,实现着自己的欧洲领导梦。这种引领作用,从实体经济逐步走向金融,从经济逐步走向政治、外交等国际经济政治领域。

德国经济发展的特色

认真总结德国的经验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色。首先,德国在军费开支比较小的情况下,国家财富能够更多地用于工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这种稳定而长期的研发投资有效地保证了其制造业竞争的技术来源,从而使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日趋强大。

第二,非常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中既有企业的研发,又有政府的引导,使德国的产业升级在全球具有超前性,引领全球制造技术的开发和产品创造。德国制造业发展中不仅注重科技研发,更重视高熟练产业劳动力的培养和培训,使社会蕴藏了大量适用于高难度制造业发展的劳动力供给。而对从事高技术型工作劳动力的社会认可,乃至经济利益认可是高熟练劳动力源源不断的社会价值基础。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能够覆盖掉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因而德国一般不会产生因工资成本上升将某个特定产业移到国外的产业转移情况,多数的产业或公产转移主要是对目标市场的追求,因而在德国,没有出现产业的“空心化”。这是德国经济发展中值得总结的经验。

第三,从服务业发展的角度看,德国也没有出现明显的金融化的特点。伴随德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德国的金融资本也逐步发展起来,但是,德国金融资本发展的特点不同。首先,德国不是传统的欧洲国际金融中心,历史上的伦敦,以及后来的卢森堡、巴黎成为欧洲的三大金融中心。由于德国致力于制造业的发展,金融方面德国选择了一条类似工业发展的路径。与经济强国美国和英国不同,它选择了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推动欧洲货币或金融一体化的道路,在金融一体化中实现自己的金融领导权。由于欧盟内部经济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过度的扩张,或过度的紧缩都不能被欧盟成员国所认可,因而不存在经济过度虚拟化的条件。可以说尽管德国经济实力在欧盟内部排在第一位,但是,德国是在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下实现自身的金融梦的。这种金融梦的服务基础,不是以经济扩张,或通过金融获得某种额外好处(以美国为例)为目的,而是要使金融建立在欧盟总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这种选择是建立在德国战后始终以低物价上涨率作为货币政策追求目标的理念为基础的,好处是德国不会形成金融部门的过度发展,而是在一体化的框架下,将金融的发展建立在欧盟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避免了欧洲联盟经济的过度虚拟化。

因此,如果要总结德国经济发展的特色,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以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为基础,不断追求引领世界制造业的进步;第二,所有的经济运行活动和机制,都围绕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以实体经济的发展引领其他经济领域发展。

德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应该说,欧洲的渐进一体化过程,也是德国逐步担当起欧洲领导者角色的过程,但是,目前德国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货币一体化尚未实现与财政一体化难以实现,这成为发展实体经济的根本难题。德国希望通过欧盟成员国的经济一体化实现经济和货币联盟。在此过程中,实现欧盟的统一货币,使各国经济在统一的货币和货币政策下,避免各成员国发展步伐的差异影响欧盟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借助渐进的财政一体化,使各成员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向和程度保持高度的一致,从而使货币和财政政策统一。这种统一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包含着德国的基本理念,即欧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上,而这种正常的发展又是建立在科技创新、发展制造业竞争力的基础上,而这种发展路径无疑是由德国引领的。然而,这样一种思路目前是难以实现的。

首先,在统一货币问题上,目前还有九个成员国没有加入欧元区,这就意味着统一的货币政策还没有完全实现。其次,即使加入了欧元区的成员国也与德国“同床异梦”,希望从一体化中得到更多融资和债务担当,结果导致了“笨猪五国”的主权债务危机,震荡了整个欧元区。德国的解决办法还是高瞻远瞩的,一方面,必须严格财政纪律,并借此推动欧盟财政的进一步一体化;另一方面,通过借款方式,维持欧元区乃至欧盟的团结一致,使欧盟不受到系统性冲击。在财政一体化方面,进展还比较缓慢,核心问题是欧盟各国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还没有发展到各国完全放弃经济自主权的程度。因此,必须在震荡中,成员国逐步接受放弃经济政策自主权。这也是德国迄今为止所做的事情。

德国所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欧洲难民潮问题。从历史上看,欧洲曾经在经济大发展的20世纪50-60年代出现过南欧和阿拉伯劳动力进入中北欧国家从事工作的情况,主要原因是那里的劳动力奇缺。1985年以后,由于欧洲失业问题严重,曾经采取过鼓励外来劳动力返遣的政策。本次的移民潮是一种“非志愿难民”。这是突发的,但德国却是非常积极接纳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德国人感同身受,回顾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德国人抱着强烈同情的态度处理难民潮的问题。二是从经济学角度看,德国要进一步发展制造业,必须有大量的劳动力供应,而德国、乃至欧盟整体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低下,没有改观。德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劳动力出生的政策刺激,但效果有限。本次德国带头接纳80多万难民,不能不说,德国需要这样的生力军,如果利用得当能够成为“意外之财”,成为新的劳动力供给,况且可能是低成本的劳动力供应。然而,如果利用不当,则可能是令德国人头疼的事情。因而,逐步地“调教”这些劳动力,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德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第三个挑战是欧盟经济的拖累。从欧洲一体化的历史看,欧盟是通过牺牲经济发展速度换取一体化的渐进升级和扩大的。因此,在我们看来,德国的理念是经济的、乃至政治的一体化,一个统一或“和而不同”的欧洲才是德国追求的主要目标。

德国经济发展经验的世界启示

从德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我们能够思考很多问题。从总体看,一个国家经济,特别是大国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坚持以制造业发展为基础的原则。从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开始,德国人就坚持认为产品的制造能力相比制成品而言不知要重要多少倍。因此,形成自身的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从而形成不断创新、引领工业制造方向的能力,才是最根本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在自身的金融体系尚未发展和完善起来之前,必须将金融建立在自身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上,即金融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并且发展金融必须以制造业发展为前提。

第三,强调经济发展的渐进性,打好经济发展的基础。不要以大跃进的方式发展制造业,要更多地建立起科技创新的机制,把先进制造业长远发展的国家规划与企业的活力密切结合。

(作者为南开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徐聪:《德国经济治理》,北京:时事出版社,2015年3月1日。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