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新引擎

发稿时间:2017-04-24 12:36:3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杨正位

  “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彰显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东方智慧,是促进人类共同繁荣进步的有效方案。它顺时应势、契合民望,提出3年多来应者云集,成为驱散逆全球化阴霾的强劲东风。

  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新动能。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世界经济发展进步的方向。在20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上,人们穿越沙漠、联结中欧,开辟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留下了早期全球化经贸往来的足迹。在当今信息时代,交通、通讯如此发达,经济全球化潮流更是势不可挡。然而,面对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孤立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经济全球化急需新的推动力。“一带一路”建设符合世界发展所需、顺应沿途人民所盼,成为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在全球贸易不振的背景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继续增长。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巴、孟中印缅、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加快推进;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紧密关联、协同配合。中国同11个沿线国家签署自贸区协定,与56个沿线国家签署双边投资协定。这些务实合作举措,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持续健康发展。

  经贸与人文并进,站上和平与文明之路的新起点。“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既有经济贸易、金融投资、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的沟通,也有政策对接、文化旅游、文明对话等软件方面的沟通,以双向、立体、网络化的全方位大联通构造凝聚正能量的开放系统,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一带一路”建设让商品、人员、资金、信息流动起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和平发展。在中国的带动下,沿线国家广泛开展文明交流互鉴活动,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重大国际场合,文明交流话题明显增多;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丝绸书香工程”等文化项目扎实推进。人文与经济交相辉映,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开启新一轮对外开放,推动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丝绸之路是开放的大道。今天,我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开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更加注重统筹内外、更加注重均衡发展、更加注重补齐短板,让中西部地区由内陆成为开放的前沿;加快服务业开放步伐,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促进高水平发展。我国在开放中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对接,实质性推进互联互通。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瓜达尔港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或建成投产。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大胆探索商事制度改革,采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等新办法,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与范围。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带动国内装备、技术、标准、管理和服务走出去。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以自身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我国既是国际规则的遵循者、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和推进者。“一带一路”建设开展3年多来,成为向心力越来越强的国际合作平台、受欢迎度越来越高的全球公共产品。无论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还是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都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极大丰富了全球治理理念。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积极主动参与建设的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达到145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增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中国还与沿线国家加强安全合作,共同管控各类风险,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弘义融利,探索多层面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全球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打造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合作共赢、平等互助的全球发展大事业,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发展战略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