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体制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密文化基因 诉说国家记忆

发稿时间:2020-12-23 17:26:09   来源:新华网   作者:尹鸿

前不久热播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继续坚持前两季“国宝”和“说话”的定位,并且借助于艺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让来自18家博物院馆的25件稀世罕见的国宝一一闪亮登场,从不同侧面集中展示了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刚柔相济、生龙活虎的万千气象。

文物作为一种历史的惠存,它是过去的结晶。经过时间长河的演变,它如今就像千年的“哑巴”,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把时间的秘密凝固起来,把曾经的鲜活深藏起来,任由今天的人们去观察、玩味和想象。而对于大多数并不具备完整系统的历史、考古、文物知识的普通观众来说,我们要在这种静默中理解这些文物的丰厚内涵,实际上并不容易。许多人在博物馆里流连忘返,但往往又会与这些文物的灵魂擦肩而过,留下诸多遗憾。

《如果国宝会说话》则抓住了这个“沉默”的空白,不仅将珍贵文物呈现在观众面前,而且让它们敞开了心扉,将千年的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这里面,既有文物诞生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也有每件文物的诞生故事、流传经历以及这些文物所包含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于是,在那冰冷阴暗的砖画上,我们看到了竹林七贤放浪形骸的精魂;在那斑驳陆离的鎏金铜制的龙身上,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龙腾虎跃的龙马精神。无论是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还是其艺术价值、工艺价值,都让人眼前一亮、大开眼界。这些文物价值连城的珍稀性、珍贵性,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过目难忘的文物饕餮盛宴,这应该说是节目最核心的竞争力基础。

每件文物的展示时间,虽然只有短短5分钟,但却达到与观众对话、让观众倾听如烟往事、诉说历史沧桑的效果,引发了观众浓厚的好奇心和无限的想象力,许多人也会借此机会去寻找更多的史料、材料,帮助自己更完整地去解读这些文物所传达的历史文化信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国宝会说话》充分利用了数字技术的特点,尽可能地通过特技使用,通过局部放大、通过变焦换轴、通过一帧一帧的加工,甚至通过拟音化的处理,让这些静态的文物动态化、场景化了。在《洛神赋图》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风啸马鸣,也能体会到潮涨潮落,还能感受到洛神的回眸一笑百媚生;我们能看到王羲之的行书笔豪潇洒自如、行云流水……这些我们过去只能通过想象来完成的体验,如今被电视片用技术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虽然这些特技对文物的“活化”处理,限制了某些观众神与物游的想象,但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的确增加了其传播的大众性和通俗性。

文物,是文化的图谱,也是历史的镜像。这25件国宝,大多来自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正是中华民族恢宏大气、豪情万丈的时代,也是中国的诗与歌的时代,这些“说话”的文物,实际上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慷慨悲歌、浩然正气,既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生机,也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豪迈,那一件件书法、绘画、器皿、石刻,分明都是气象浑厚的盛唐之音,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作为文化涵养工程的结晶,《如果国宝会说话》普及的不仅是文物,也是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当然,作为一个“百集”的大电视工程,坚持观念、艺术和传播的创新既重要也不容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更丰满的节奏传达更多有效的细节和信息;如何处理好技术活化与文物静态的审美平衡;如何形成一种更加交流性和对话性的修辞和语态从而避免过于抽象和空泛的抒情;如何建构5分钟小结构与25分钟大结构,乃至全季整体结构的相对统一和有机……这一切,对于《如果国宝会说话》以后的创作,都还是需要在摸索中继续探究的创作难题。相信我们会继续看到“国宝”和“说话”这一最根本的定位,在每一季中都不断深化、不断完善,一次次唤起观众倾听的渴望。国宝就像跨文化、跨时空的信使,将唤醒更多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国家记忆。

(作者:尹鸿,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