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体制

肩负文化使命推进文化创新推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

发稿时间:2018-12-06 11:12: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孙志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8·21”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文化供给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这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主要着力点。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国文化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活跃繁荣文化市场、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有着新期待,新形势赋予新使命。我们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不断升级,向往更多的消费方式、更新的文化体验、更高的精神追求,迫切需要提供更加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我们看到,实现高质量发展既对我国经济提出了新要求,也是对文化产业提出的新要求,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科技变革新趋势、人民生活新期待,迫切需要深化文化改革创新、提升文化发展质量。我们看到,中华文化热持续升温,世界更加渴望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向世界更好展示自己,迫切需要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以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文化使命,聚焦文化主业,以守正创新为根本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牵引,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提升内容创新能力、优化文化产品供给,助力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对于文化企业来讲,优秀的产品、优质的内容、优良的服务是立身之本、发展之基。“30强”文化企业,除了规模大、效益好之外,很重要的是都有很强的创新创造力,都有一批在市场上叫好又叫座的“拳头产品”。但总体来看,质量高、口碑好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加强内容创新、优化供给内容的任务还很繁重。一是突出思想内涵。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好的精神文化产品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甚至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广大文化企业要有崇高的文化情怀,坚持内容为王、质量第一,以优秀的文化产品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更好地引领社会风尚。二是对接受众需求。要主动适应群众多样化、分众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选题更精准、表达更精准、对接更精准上下功夫,增强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以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赢得受众、赢得口碑、赢得效益。三是发扬工匠精神。文化艺术需要创意,文化精品需要打磨。要发扬精益求精、“十年磨一剑”的匠心耐心,深入实施精品创作工程,完善资金投入、资源配置、奖惩考评等扶持提升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出精品的激励引导机制。

  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文化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属性,承担着教育人、引导人的特殊职能,必须坚持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优先。广大文化企业要肩负起文化使命,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不越底线、不碰高压线,努力打造有影响力、美誉度的知名品牌,做有责任、有温度的优秀文化产品提供者、服务者,做真善美主流价值的传播者、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