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体制

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发稿时间:2018-09-17 13:59:51   来源:人民网   作者:冯颜利

  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着力增强主体性。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交流互鉴,着力解答时代之问和世界之问,凝练出具有标识性的概念与理论,不断增强原创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与我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相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传播中国话语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要求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强起来明确了任务、指明了路径。

  着力增强主体性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使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把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着力增强主体性。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前提和基础,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够达到马克思主义那样的高度。离开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迷失方向,就无法深刻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无法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也就会失去不断塑造和引领时代精神的真理力量。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主体性最重要的体现。

  以不忘本来为根本和坚实基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无视根本的凌空蹈虚是学术研究之大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势必不能长久。在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例如,天下大同的世界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人生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等,都凝结着中华民族对世界、生命和社会治理的认知与感受,支撑起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恢宏气象和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华民族最为深沉、最为持久的文化自信。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就要把研究目标定位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让中国智慧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不断释放强大正能量。

  以吸收外来为参考和重要资源。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要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与世界各国创造的哲学社会科学交流互鉴、共同发展。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我们要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有分析、有鉴别,既不一概排斥也不全盘照搬,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真正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全球视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同时,以文化多元性和文明多样性超越文化单一论和文明优越论,进而以交流超越隔阂、以互鉴超越冲突,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走向世界的主体性自觉、自信和自强。

  以面向未来为愿景和理论前瞻。思想理论是行动的“火车头”,其价值不仅在于解释过往,更在于面向未来、把握未来。面向未来,即在不忘民族“本来”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吸收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有益成分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华民族未来发展提供思想理论支撑。构建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忘本来是根本,吸收外来是必要条件。丢掉“本来”,排斥“外来”,便没有“未来”可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仅概括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贯通古今的基本精神,而且体现了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包容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特征。

  不断增强原创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逻辑推演出来的,而是在不忘本来基础上继往开来、升华创新出来的,是在吸收外来基础上博采众长、提升创新出来的,是在面向未来基础上审时度势、解答时代问题过程中凝练创新出来的。就是说,它是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三者融合过程中综合创新出来的。

  不忘本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文化软实力,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需要积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当认识到,不忘本来绝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是返本开新,让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不断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同时,要围绕中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不断作贡献的中国”。

  吸收外来,不断深化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交流互鉴,展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要坚持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陈寅恪说过:“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基础上,吸收、融合其他民族哲学社会科学有益成果,有助于生发出新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对国外的思想理论、概念理念、话语言说、方法逻辑,要有分析、有鉴别,真正适用的就拿来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定要有批判与创新精神,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之一。

  面向未来,着力解答时代之问、瞻望未来之路,彰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新时代是新思想之母,新实践是新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人类生活丰富多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改变着当今世界。向内看,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应深入研究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向外看,面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应深入研究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谓人类命运共同体、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问题;向前看,面对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情形,应深入研究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和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问题;向后看,面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国与国关系中的困惑,应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研究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入分析、解答、阐述这些重大问题,才能彰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准确把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精神实质,凝练出具有标识性的概念与理论,不断呈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迎来强起来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是政治上的要求,也是学术理论发展的要求和方法论的要求。无论不忘本来、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吸收外来、借鉴各国哲学社会科学有益成果,还是面向未来、创建具有前瞻性的思想理论,都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确保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符合科学规律,才能真正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