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体制

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基础

发稿时间:2017-12-19 15:42:27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韩庆祥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我国发展的实践中,具有高度的哲学自觉,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战略辩证法,来分析解决发展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深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引领我国不断前进。这种成功必然坚定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信。战略辩证法,指的是在战略谋划和实践中运用辩证法,在战略中有辩证思维,在辩证思维中有战略。作为当代中国发展哲学基础的战略辩证法,具体体现为坚持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的辩证统一;坚持党政主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人民主体力量的辩证统一;坚持动力机制、平衡机制、治理机制的辩证统一。

  坚持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三者的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创新理论的哲学精髓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这一哲学精髓实质上也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髓。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精髓要义,是当代中国发展与党中央创新理论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在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发挥比较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打牢发展支点。人民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生动表达,也是贯穿当代中国发展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条红线。在中国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地强调要坚持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那样,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知行合一,在理论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和实践品格的集中体现;在现实上,是当今有效落实中国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在文本上,针对以往我国社会现实中的“执行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崇尚实干:“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具有丰富内涵和严谨逻辑。实事求是,侧重于事实维度。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实践认识论、价值论和唯物史观之中。面向事实本身,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根本要求和精髓要义。

  人民中心,侧重于价值维度。人民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主要有四条:一是人民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动力,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二是人民主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人民目的。把人民当作目的,发展为了人民,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四是人民至上。把人民当作发展的标准和尺度,要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作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知行合一,侧重于实践维度。马克思主义内在要求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强调知行合一的道德传统。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知”的前提下的刚性执行力:“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事实上,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和人民中心的有机统一,才能达到对事物真正的“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三者之间具有严谨清晰的内在逻辑,体现了文本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文化逻辑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体现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探索运用科学管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思想是发展的先声,思维方式是思想的主导。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探索和运用了科学管用的思维方法,具体表现为深邃的历史思维、严密的辩证思维、宏阔的战略思维、强烈的创新思维、整体的系统思维、清醒的底线思维。这些思维方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的哲学精髓,贯通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为推动当代中国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从客观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方针。这是唯物论所要求的科学工作方法,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方针,是一切工作方法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就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而作出的。

  坚持全面和重点相统一,区分轻重缓急,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这是唯物辩证法所要求的科学工作方法,同样体现了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十九大报告中为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提出的“八个明确”的主要内容“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就体现了这种工作方法。

  注重刚性执行,发扬钉钉子精神。这是实践认识论所要求的科学工作方法,体现了知行合一。发展目标确定之后,实践和实现最为关键。而要落实和完成各项发展目标,就必须具有刚性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并要求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具有刚性执行力,要具有钉钉子精神,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还要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坚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的统一。这是唯物史观所要求的科学工作方法,体现了实事求是、人民中心。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从而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坚持和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是实践认识论和唯物史观所要求的科学工作方法,体现了人民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

  党政主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和人民主体力量协调并形成合力,是中国道路的哲学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包含七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其一,把“党的领导”放在首位,注重的是党政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根本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这显然注重的是人民主体的力量。其二,“国情基础”,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告诫我们,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其三,“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改革开放,就是坚持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这里也意味着要注重市场配置力量。“四项基本原则”中的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注重党政的主导力量。其四,“根本任务”,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要让“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共同发挥积极作用。其五,“总体布局”,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注重市场配置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注重党政主导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六,“价值取向”,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庄严承诺一样,这里讲的也是要注重人民主体的力量。其七,“奋斗目标”,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主要包括领导主体、目标、路径三个核心要素。要实现奋斗目标,首先就要坚持党的领导,而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说明要重视发挥人民主体力量。实现目标的路径是在现阶段采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里强调要注重市场配置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思想精髓或本质要义,主要就是注重党政主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和人民主体力量的正确发挥及其协调并形成合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需要我们做出新回答,展现新作为。这就需要我们在政治层面注重发挥党政主导力量,又要在经济层面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还要在社会层面挖掘出蕴含在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使这三种力量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合力。

  动力机制、平衡机制、治理机制三者之间的战略辩证法

  现代化发展规律,说到底,就是动力、平衡、治理这三大机制协调且形成合力的规律,现代化着力解决的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平衡、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问题。一个社会没有动力,就好比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个社会失去平衡,就好比一匹脱缰的野马;一个社会既有动力又达至平衡,治理是关键。

  推动发展的“三大机制”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现实要求。动力机制,是由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所构成的动力系统及其作用机理和方式,其基本表现是活力,它释放着社会发展的能量。当下我国在动力机制上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发展新动能不足,创新活力不够。所以,建设动力机制,要求我们注重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注重使改革、创新驱动和科技革命三大动力发挥积极作用。

  平衡机制,指社会发展各部分和各要素间保持协调、和谐且稳定有序运行的机理和状态,其最高表现是和谐,它保持着社会发展各领域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机制的重要性在于主要解决社会发展的平衡和谐稳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当今我国在平衡机制上存在的根本问题,就是平衡、和谐、稳定还不太够。为避免社会风险和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注重平衡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表达和协调机制,以整合各种合理要求,凝聚各种有效力量。它要求我们注重利益平衡,提升国家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能力;注重权利平衡,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司法公正;注重心理平衡,切实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治理机制,是以理想目标为尺度,通过调整,解决社会发展在动力和平衡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达到协调、优化,从而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相适应,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方面不断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在治理理念上,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在治理对象及其目的上,实现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协调、配合、优化,使利益、资源达到公正合理的分配;在治理内容上,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部分;在治理方式上,采取改革的措施,对于部分不适合的部分,需要及时进行改革;在衡量治理机制的标准上,主要看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是否协调、配合、得到优化,看利益、资源是否达到公正合理的分配。

  从整体关系来看,“三大机制”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三大机制分别是人们观察事物发展的不同方式,是人们考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的不同维度。同时,在研究某一个对象时,这三大机制同时存在、相互影响且彼此理解,它们在结构上相互协调,在功能上相互补充。“三大机制”是分析当代中国发展的一种重要框架,可用来分析、解释当代中国发展问题。既可用来观察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状况,也可用来分析当今世界发展的总体状况。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运用三大机制的分析框架,分别从发展动能不足、发展失衡、治理滞后三个根本层面,分析导致世界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的三大矛盾,认为这是全球发展的三大根本问题。因此,从哲学角度看,可把动力、平衡和治理三大机制上升到治国理政高度,将其看作是治国理政的核心要义,看作是影响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