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精神

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发稿时间:2017-12-08 13:29:55   来源:人民网   作者:孙海洋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方法论的自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要进一步走向深入并不断创新必须坚持总体性原则,必须实现史(发展史)、论(基本原理)、著(经典著作)“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整体创新、系统创新。

  第一,耕犁经典,返本开新,在理论脉络、历史语境、时代课题的三维交汇中,深度解读原著文本。面对同一文本,不同的解读方法和视角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在研读经典著作时必须树立一个科学的总体的参照系,既要将文本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理论脉络中,锚定其所处的方位;又要将文本置于当时的特定社会历史语境中,再现其创作的缘起;还要将文本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课题中,挖掘其现实的意义。今年是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发表80周年,重读“两论”,既要溯源至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不可知论的驳斥、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关于辩证法的实质等论述,又要意识到当时毛泽东面对的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思想路线上的错误严重危及革命前途的历史形势,还要挖掘《矛盾论》对于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打破壁垒,综合创新,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融合中,全面把握基本原理。正如列宁所言,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铸成的“一整块钢”,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α)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以往研究中存在的僵化的专业壁垒和森严的学科界限,以一种跨学科的总体性视角再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生成、发展的历史原像。今年是《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出版150周年,对于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百科全书”,我们决不能囿于经济学的狭隘视界仅仅关注剩余价值学说,而应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深入揭示唯物史观的哲学蕴含和辩证法的批判本质,从而进一步论证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

  第三,问题导向,与时俱新,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对话中,让发展史研究走向当代。在某种程度上,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重视历史的梳理而忽略了现实的关照,长于理论的演进而轻视了实践的吁求,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而忽视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有益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就要求我们立足时代需要,面向现实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升级思想史研究的总体性范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它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的产物和结晶,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因此,只有站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的结合点上,才能从总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和书写的典范意义。

  综上所述,只有整体推进经典著作的返本开新、基本原理的综合创新、发展史书写的与时俱新“三位一体”,才能真正让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跟上时代、服务人民、引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