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精神

衡量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标准

发稿时间:2017-10-25 13:45:28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李宗桂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真正地融入了世界,成为世界文明版图的重要构成。在开放的心态下,让世界文化走进中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成为当下的文化自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要首先弘扬我们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自1980年代文化研究热潮兴起以来,学术界对于“文化评价的标准”有过认真的探讨。大致说来,提出的主要标准有:其一,政治标准、科学标准、艺术标准的统一。政治标准是求善,科学标准是求真,艺术标准是求美,三者结合是真善美的统一。其二,艺术标准与道德标准。其三,生产力标准。其四,以人的解放程度为标准。显而易见,这里的“文化评价的基本标准”论者具有清醒的价值尺度意识,显示了文化研究中的理性精神。但值得注意的是,论者讨论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评价的标准”,既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更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缺陷。当然,“文化评价的基本标准”论者们所提出的这些标准,本质上蕴含着“优秀”的价值指向。不过,从近些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需求和实践运用的层面看,上述评价标准显然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和升华。我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适应时代需求,推动社会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优秀传统,是经世致用。经世致用不是为了盲目呼应往古的回声,也不是为了制造不切实际的虚幻的未来,而是立足当下,为治国理政提供资源,为社会发展创造条件,为个人安身立命提供精神家园,从而直接或间接推动社会发展,因而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就带有鲜明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先秦诸子“皆起于救世之弊”,诸子思想观点的表征往往是“言治乱之事”,而儒、道、墨、法、名、阴阳诸家的价值追求是“务为治”。白居易在其《与元九书》中自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些,都反映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现实、关注时代需求、旨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特点。

  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的历程看,一种思想理论,一个学派,一个制度,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否则就难以为继;必须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否则同样难以为继。秦汉以降,作为学派的墨家不复存在;隋唐科举制度兴起以后,汉代的荐举贤良方正之士、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选拔制度自然消歇;辛亥革命以后,随着社会制度的革命性变革和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科举制随之寿终正寝。方其兴也,顺应时势,有益于社会发展。世易时移,则成为了束缚社会发展的桎梏,为历史所抛弃。

  因此,任何一种理论,任何一种文化,衡量其优秀与否的标准之一,是看其能否适应时代需要、推动社会发展。能够适应时代需要、推动社会发展的,便是优秀的;反之,便是落后的甚至是腐朽污糟的。

  经受实践检验

  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观念,我们衡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尺度,毫无疑问是实践。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经得起实践检验。所谓实践检验,既包括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实践检验,也包括现时代的实践检验。换言之,经过历史证明而又能在今天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传统文化,才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从历史经验而言,古代社会的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是经过古代的社会实践检验的具有普遍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汉代由董仲舒构建的三纲五常思想,其“三纲”是长期为封建专制政治服务的思想糟粕,在追求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今天,理所当然要受到批判和否定。同时,我们要看到作为传统中国社会普遍价值理念和道德标杆的仁义礼智信,在历史上曾经起到了形成价值共识、促进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巨大作用,至今还对我们的社会和人民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今天,我们可以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整、引导仁义礼智信五常,赋予新的时代内容,给予创造性解释,并根据当代文化建设的需要,给予创新性的发展,使其成为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力资源。

  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突出实践标准,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和需求,能不能回应时代的课题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能够通过扬弃继承、转化创新的路径,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文化,这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实践观、文化创造观和文化价值观的统一。

  有助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助力民族复兴

  文化认同是对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认同,是对民族精神的自觉服膺,是对民族成员标识的由衷肯定。文化认同是联系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依托,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有着别的文化要素无可替代的作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需要文化认同的支撑。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共同的核心价值的凝聚和支撑,需要民族共同体内部的相互理解、包容和支持。大一统观念的自觉认同和坚定实践,以文化的有无区分华夷,以团结统一为荣为上,以分裂纷争为耻为下,是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文化自觉意识。国家的统一,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优长之处,是在历史上对形成和维护我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的平衡,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追求的伟大复兴,自鸦片战争以来已经在现代化的途程上经历了170多年。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宏愿,正在逐渐变为生动的现实。在100多年的追求现代化的历程中,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成为我们不断进步的内在的动力。显而易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复兴起的是正面的推动促进作用。因此,是否有助文化认同,是否能够促进民族团结、助力民族复兴,便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之一。

  提供精神支撑

  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我们所谓中国文化,本质上是指的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核心的部分,即思想文化。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大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已经形成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共识。精神家园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平地冒出来的,而是渊源于自己民族文化的深厚根基,依托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泉。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当而且能够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精神资源。诚然,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构建,首先要立足于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实际,但安身立命之道的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毕竟离不开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正所谓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培育应当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升华,因此,我们应当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当代中国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给当代中国提供精神家园建设的有益资源的同时,还应当而且能够培育文化自信的底蕴。我们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更要讲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从宏阔的历史视野考察,拥有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有益世界文明

  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连,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国家,成为世界文明图景中的重要景象。如果说,上古时期的中国以“天下”误解世界而自大,明清时期的“天子”闭锁门户自外于世界文明的话,那么,步入近代的中国面临民族存亡危机,被迫睁眼看世界,尽管是被动的但最终纳入了世界体系。通过以坚船利炮为重要标志的西力东渐的震撼,天朝上国的迷梦慢慢苏醒,先进的中国人都向西方寻找真理,企图自强自救。在从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全方位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中国人深深感受到了西方文明的优长之处,于是奋起直追,负重前进,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真正地融入了世界,成为世界文明版图的重要构成。在开放的心态下,让世界文化走进中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成为当下的文化自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要首先弘扬我们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以和为贵、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好战必亡之类的爱好和平的思想,是我们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需要和平、爱好和平,愿意尽最大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并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与世界各国的平等交往中,在增强综合国力的实践和进一步和平崛起的进程中,阐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特色,让世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互信,共同发展。在与世界的交往中,始终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样,我们就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发展的视角看问题,本文提出的衡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并不强求全部符合。其实只要符合若干条甚至一条,即属于有价值的优秀文化基因,诸美皆备固然最好,蕴含一美也很珍贵。■

  (作者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