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数字技术逻辑对文艺生态的影响

发稿时间:2017-10-10 14:05:44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范玉刚

  数字技术逻辑带来了整个文艺领域的结构性重组,文艺的存在形态、发挥作用的方式、艺术体验及其审美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对于这种文艺新业态的生成和文艺格局的变化,文艺批评不能自说自话,而是要在深刻反思中发挥价值引导作用,真正担负起批评的责任。

  当下文艺发展越来越处于融媒体(“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语境下,所谓融媒体语境主要是基于消费社会的后现代文化境况而言,作为社会文化建构主导性力量的新旧媒体融合,主要表现为一种数字化生存境遇,其表征就是传媒边界的模糊、互渗互融,形成了视像流动的显著特征,不仅世界被把握为图像,这还是一个去中心、解构深度、消解“精英”的扁平化与多元化时代。

  融媒体语境的巨大影响

  在此语境下,艺术的影响力和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受制于传播。艺术的视觉化、视听化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指向,数字技术逻辑深刻影响着文艺生态。以文学的境遇为例,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深入,文学赖以存在的传统期刊(包括报纸副刊)和出版社旗下的文学期刊,在生存压力下不断向市场妥协,几乎失去了主导性文学传媒的地位,网络文学已形成压倒性态势,在技术和资本的支援下不断挤压着传统文学。从更为广泛的社会层面看,传媒发展不仅影响舆论格局的变化,还在迈向产业化过程中带来利益格局的分化,资本的力量凸显。主流媒体在数字化时代有了新表情,深刻影响了文化(包括文艺)生产与传播和消费的生态,改变了话语权、舆论引导权、文化领导权的传统格局,开启了“全面评论”“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新格局。“互联网+”时代,主帖不重要,跟帖最重要。每一种主导叙述的观点,都会引发众议,任何人都无法“一统”多样化的分歧,一种新的社群化的公共话语空间登上历史舞台。人人都是生产者、又都是消费者,“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后现代梦想,在融媒体语境下成了现实。身处其中的文艺,不仅新业态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而且人人都成了评论家,每一种“个人”的表达、评论和传播,都以“微”形式融入文化“社群”空间的交锋、交流和交融之中。这种变化影响所及不仅是文艺观念的分歧、审美规则和评判尺度的改写,更带来艺术与非艺术的断裂性冲突,还深刻影响到国家文化政策和社会力量的博弈,以及国家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对此,文艺界对这种变化不能习焉不察,要作出深刻的反思。

  问题导向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敏感于时代的变化,紧紧抓住问题,理论研究才能回应时代的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就文艺发展而言,数字技术逻辑带来了整个文艺领域的结构性重组,文艺的存在形态、发挥作用的方式、艺术体验及其审美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文艺的生产(创作)、传播与消费离不开介质(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在融媒体语境下,文艺发展的最显著变化就是数字化生存,“互联网+”之于文艺发展不单是文艺生存的网络化,而是从网络看文艺及其互联网思维对文艺的深刻影响,这为文艺发展带来质的变化,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生成了最具有时代性的文艺问题,理论和批评只有回应这些问题才能把握时代。

  改变了文化行业的发展逻辑

  进入21世纪,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 AR)、新材料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给文化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催生了文艺生产、传播、消费以及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究其深刻影响来看,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推动力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已成为新一轮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数字科技和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应用,将对整个文化行业和社会结构产生颠覆性影响。数字技术的平台性和开放性以其强力改变了传统文化(文艺)行业原有的发展逻辑,重构了数字技术发展逻辑,这将带来整个文化行业结构的重塑,并带来行业管理结构的革命。《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突出强调了文化(文艺)发展中科技的融入,尤其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技术已经融入学术研究理论建设、舆论引导、媒体融合、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各个领域,贯穿于从文化资源数字化到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传播和数字化消费等各环节,落实到传播体系建设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等各项任务中。科技部在《“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指出,要研究VR与互动影视融合技术,开发实施表演捕捉、虚拟摄影、可视化预演、立体3D等实时交互虚拟化电影制作技术与系统,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传统文艺形态如舞台艺术,在技术融入的支撑下,越发美轮美奂、诗情画意。2016年9月4日,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在西湖上进行。这场50多分钟的艺术盛宴,是一台饱含江南风韵的文艺演出,更是技术与艺术融合下彰显中西合璧、文化交融的创意产品,既传达了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也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随着数字化生存的广泛性,不仅改变了艺术的生成方式和形态,也影响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科技的发达使得会作诗的机器人已经横空出世,网络创作的艺术作品已见怪不怪。英国文化学者麦圭根指出,“数字化和网络化不仅涉及技术,它还涉及技术发展的复杂互动,涉及社会与历史语境下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决定作用”。一定意义上,数字化技术支撑下的融媒体发展已成为时代语境的表征之一。“十三五”期间,科技将为文化发展植入更多的创新基因,将加速文化生产方式及发展模式的变革,将带来文化传播传承方式新革命和文化消费方式的新变革。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一大批新兴文化(文艺)业态将应运而生,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全息成像、“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等,将为文化生产(文艺创作和展示、存储等)传播及其产业链整合带来深刻影响。这种新质性就表现为艺术的视像化,视像是艺术的表象,大众消费的不再是艺术的“灵韵”,也不再是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艺术深度早已被解构为扁平化的快感。鲜活生动的视像是文化消费的一大特征,也是当下文化发展(包括艺术生产)的驱动力。借助数字化网络的力量,视像的流行、视听视频的泛滥,各类视觉奇观成为大众趋之若鹜的消费热点,市场话语的强势使得主流媒体从“高冷”转向“卖萌”而致画风大变,大众已然生活在图像的时代。诚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反思,“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日常生活中到处流行的都是表象和人造物,人被无所不在的视频、视听所包围,这种视像的流行就是后现代的表征。

  文艺批评要发挥价值引导作用

  在此语境下,文艺发展越来越呈现为技术与资本的狂欢,资本的并购重组不仅影响着文艺的业态,还决定着产业链的延伸。贴近市场口味的文艺的类型化生产,而不是文艺的审美追求和风格的多样性成为艺术的诉求,艺术越来越不是艺术家单纯的自主行为,逐渐形成了以点击量、发行码洋、收视率、粉丝量、付费会员数、票房等为参照,以消费者(非传统意义上的读者和观众)为轴心的生产与评价机制。例如美国的“百老汇”大舞台,越来越成为高新技术和艺术融合的展示空间,虽然极大地提高了艺术展演的表现力,在感官的强烈刺激下,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视听感觉和感官体验,但在不断被制造出来的“审美口味”中强化的是消费性的审美快感,审美与资本和技术的融合度越来越高。

  在数字技术逻辑侵蚀下,技术和资本在文艺生态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技术侵蚀到艺术的生成肌理中,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都是艺术或者美的奇观包括流动的视像,生活中还有什么不是艺术呢?对于这种文艺新业态的生成和文艺格局的变化,文艺批评不能自说自话,而是要在深刻反思中发挥价值引导作用,真正担负起批评的责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