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卢中原:“十四五”期间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现代化

发稿时间:2020-12-23 19:41:57
来源:中国改革网

  【编者按】:12月20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绍兴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改革(2020)年会暨新发展阶段地方改革推进高层研讨会”在浙江省绍兴市举行。本文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的演讲内容。


  提升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现代化水平是一个发展问题,但是一定要依靠改革来推进。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十四五”规划期间,甚至到2035年现代化长远规划这个时段里,都要努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很重要的是要坚持技术创新引领,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引领,坚持标准化引领。
 
  第一,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结构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现代化
 
  要扣住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扣住一些紧迫的需求以及长远的需求。目前,我国的产业链非常完整,这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坚实基础。这次应对全球疫情的冲击和美国从几个方面打压我们,我国经济显得很有韧性,也表明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完整性给我们带来的底气。同时,我们也发现,产业链比较高端层次,比较核心关键的层次我们是受制于人的。所以,“十四五”规划建议响亮而鲜明地提出科技创新要自立自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提出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要自主可控。“自立自强”“自主可控”这八个字真正扣住了命门。围绕这八个字,技术创新引领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现代化,要找准短板,补齐短板,同时要紧紧依托强项,把强项锻造得更加坚韧。比如芯片方面,原创的以基础研究推动的应用研究等,这些方面是我们的短板。
 
  “十四五”规划建议又提出,我国科技创新要坚持“四个面向”: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应该围绕这四个重大方向努力。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我们有一些处于国际前沿,但是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是薄弱的。经济主战场,多年来科技创新和经济主战场是两张皮,现在结合有很大进步,但是仍然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难题。过去我们讲技术创新更多是围绕制造业、围绕制造技术,对人民生命健康的一些产业一些研发相对而言是薄弱的,关注较少,相关药企研发投入与国际药企研发投入差距极其巨大。“十四五”规划的“四个面向”,实际提出了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短板在哪儿。
 
  “十四五”建议进一步提出产业基础要高级化,这是又一个新的判断。我们的产业基础虽然比较完整,但是要提升要高级化。我们过去说产业结构高级化,更多指一产、二产、三产的历史演进,更多讲第二产业的高加工度化,主要围绕制造业加工业的现代化问题。现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高级化,不仅要盯住制造业、第二产业高加工化问题,还要盯住一产、三产怎么提升水平。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产业自主可控,其中最重要的是关键核心技术、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产业基础高级化,这些方面必须要有突破。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要抓住短板。当然,我们还有比较强的部分,中端这部分我们在国际上竞争力相当强劲,这方面我们应该多利用一些先进技术,低端部分也要注意用适用性技术改造提升,而不是一味用高端前沿技术改造,因为有时候并不对接。
 
  技术创新引领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现代化,就是要围绕“四个面向”补齐短板,精锻细造强化长项。在国际产业分工链条中,我们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进军,不能放弃中低端,而要用善于利用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它,使它更加适合需求,这就是技术创新引领。
 
  第二,以专业化、市场化引领产业结构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现代化
 
  一直以来,各地招商引资积极性很高,如何适应产业链现代化的趋势和要求,还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我前不久刚从一个改革前沿地方回来,一个地方领导说我们一年到头招商引资,不仅专业部门做,每个政府部门都要去干这件事情,但招商引资并不能与当地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对号入座,结果弄了一大堆可能并不符合转型升级需要的项目。有了大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计划经济来克服招商引资的盲目性。看来,在技术进步面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有可能为旧体制复归找到依据。所以,产业结构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似乎是一个发展问题、一个技术问题,这当中其实也涉及很多很深刻的理念,涉及改革意识。
 
  不管大数据如何先进,也不可能代替市场筛选。市场的本质是自主独立创造,这种自主创造往往是不可知不确定不可预测的,这是它独特的方面。尽管有了大数据可以收集很多信息,但是市场最根本的特性是以需求导向,应用导向,由市场主体个性化的创造和突破来选择,是以企业家为主体,通过市场供求波动、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来筛选的。这一点,也是在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的形势下需要我们特别清醒认识的。
 
  我们产业链、供应链虽然非常完整,但不意味着大而全、小而全,依然需要从专业化市场化的角度推进其进一步整合。突破性的技术进步会打乱原有的产业布局,打乱国内的区域经济布局,打乱国际的产业分工和产业形态。在这种情况下,比如说德国的鲁尔地区,煤钢曾经是强项,后来随着技术进步和要素流动,它的原有优势已经弱化了;硅谷在计算机大数据时代成长起来了,但是硅谷的很多科学家也在慢慢向更有吸引力的地方流动。这是新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重新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本遵循就是专业化和市场化。
 
  园区经济是什么?园区经济是以专业化为核心的规模经济,或者叫做范围经济,在园区里大家分享专业化带来的规模经济、规模效益。现在很多园区里面则是搞互不关联的大而全、小而全,这种园区建设中的教训是有的。园区引不进来必要的投资量和技术含量,相关主管部门就会摘牌,为了保持园区,一些地方不管技术含量,不管有没有产业分工的内在联系,盲目弄来一些项目,园区变得平庸化保守化。这样的园区水平还不如园区外改革发展好的地方。
 
  从这一点来说,绍兴给我们的启示是非常鲜活的。绍兴过去的主要产业是纺织业、化纤,企业分散,污染难以治理。我国传统产业的恶病在绍兴曾经是非常集中的。但是,现在这些产业集中到园区里面了,绍兴旧貌换新颜,成为令人肃然起敬、令人流连忘返的城市。绍兴把最难治理的散乱污差的产业和企业集中到园区里面,园区里面遵循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原则,这是绍兴应当很好总结、推广的经验。
 
  第三,用规范和标准引领产业结构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现代化
 
  这方面绍兴也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马卫光书记的演讲中提到绍兴以市场进入标准调整本地的产业结构,筛选项目入园,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标准不是计划经济制度下的标准、行政化的标准,而是市场竞争带来的标准,是环保、质量、安全、卫生检疫标准,是基于公共利益制定的。这种标准是一种制度创新,是用制度创新保障技术创新、规范引领技术创新。
 
  最近,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已经由过去普通的商业和制造业领域向高端服务业、向大科技公司深入。今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防止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这实质是用制度创新来保障整个产业链供应链提升的过程,方向是正确的。否则,我们一味迎合技术创新,为了技术创新而营造非常宽松的市场环境,但是反过来它破坏公平竞争,形成对市场的扭曲,利用大数据杀熟,利用大数据垄断,这根本违背了充分竞争市场中的基本原则。市场本来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只有公正平等公开的竞争才能把它基本揭示出来,让它充分流动,但是现在大科技公司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反而破坏和扭曲了市场环境。所以,我们应当强调用规范和标准引领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提升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