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慧养老 献策区域养老一体化

发稿时间:2017-01-16 13:26:0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在1月15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智慧养老与京冀养老一体化”分论坛上,汇聚来自学界、政界人士,聚焦智慧养老论坛主题献言献策,并对外展示了京冀养老一体化地方实践和努力。中国经济时报社副总编辑李慧莲主持本论坛的前两个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北京市老龄办副主任蔡双、河北省老年产业协会秘书长田晶丽、河北亲和老龄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旭东分别围绕智慧养老主题,择各自关注发表了专题演讲。

  葛延风:改革基层服务突破医养结合瓶颈

  “当前,老龄化的过程跟城市化、工业化同步,跟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变革、生活方式的变迁同步,再指望过去养儿防老已经不现实。”葛延风表示,现今,我国老龄化面临着两个非常严重问题。一是老龄化背景下医疗卫生服务面临的压力非常巨大;二是随着老龄化加剧,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包括独居或者是空巢老人的数量会同步大幅度增长,生活照料的压力也会迅速加大,养老特别是老年生活服务的压力与日剧增。

  “基于上述因素,要把医和养统筹考虑,即养老必须医养结合。”葛延风表示,近些年来,推医养结合主要的模式是发展机构养老。但是这种模式的局限性非常大,因此探索新的、有效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以从基层改革入手,其基本发展方向是立足基层,改革服务模式,实现医养突破。

  葛延风说,首先医疗卫生服务的重点和模式必须进行调整;其次要推进全面的制度建设和创新,长期目标是建立多元的、综合性的支持体系;再次要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的关系。

  蔡双:政策支持为京津冀养老一体化创造有效途径

  蔡双认为,“因为涉及到保障、政策、意识等一系列的问题,京津冀养老问题是一个大的难题。”为促进京津冀养老一体化,《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了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创新服务,先行先试;二是政策跟着户籍老年人走;三是结合实际,稳步实施;四是分工协作,合力推进。

  另外,为鼓励北京的老年人到外地去,还建立了支持政策,例如为床位提供运营补贴、对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进行必要扶持、支持试点机构完善配套设施等举措。“虽然三地养老工作确实面临着政策、保障、老人的意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但抓好京津冀的跨区域、跨行业的养老政策试点,既要有明确的自身职责,还要有积极主动的作用,又要注重协调联动,多沟通、勤商量,相互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完成试点建设的创制,快速推动京津冀养老工作的协同发展是有希望的。”蔡双说。

  田晶丽:京津冀养老一体化势在必行

  田晶丽指出,“京津冀养老一体化势在必行。”目前,京津冀养老一体化在推进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协同规划布局的养老机构有待于落实;二是河北养老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有待于提升;三是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有待于激活;四是医养结合的新业态有待于扩大;五是养老服务人员的队伍有待加强。

  为了进一步构建人口老龄化及相应的养老服务体系,田晶丽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促进尽快出台京津冀养老机构的布局专项规划;二是建立健全养老机构的星级评定制度;三是推进公建民营和公助民营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四是以因地制宜的模式推进医养结合;五是河北要加大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投入力度。

  冯旭东:智慧养老的具体实践

  养老产业的大发展最终离不开具体行业企业的实践,冯旭东介绍,“我们从2010年开始就从事养老行业,从政府养老平台开始做起,与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局进行深度合作,2016年在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的指导下,在当地政府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全国智慧养老孵化基地——广汇亲和城项目在涿州开始建设,已初具规模。”

  据悉,亲和城位于河北省涿州市百尺竿镇,项目建设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老年公寓、智能化服务,全国老年服务人员培训学校。冯旭东说,在这里就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项目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养老和生态农业相结合。项目以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逐步打造绿色观光农业教育培训基地,让老年人能享受到悠闲的农耕生活,也能让子女们接受农业知识的教育。二是养老和文化相结合。现已举办三期书画活动,让入住社区的老年人能够近距离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这样就感受到人不会再变老。三是养老、医疗、健康管理相结合。公司与涿州的大型医疗机构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也准备引进北京市的一些医疗力量,尤其是一些知名的医学专家,通过完善的健康管理,实现老人在亲和城入住一年健康长寿多五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