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不能代替义务教育

发稿时间:2019-03-29 14:32:04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鲍南

  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各地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严厉的措辞,传递出这份通知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近些年,“国学热”愈发流行,各种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些家长把“学国学”当时尚,甚至“放弃”义务教育,把孩子送入深山“私塾”,拜在“大师”门下,希望其通过诵读经典完成“克己复礼”。可殊不知,接受义务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即便为人父母,也无权剥夺孩子法定的受教育权。以上“国学班”来替代义务教育,不仅是糊涂之举,而且更涉嫌违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部就此专门印发通知,既是对社会乱象的及时纠偏,也是一次对教育观念的正本清源。

  经过几十年的充分实践,我国的义务教育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科学体系,天文地理、数理化生、政史人文,这一门门学科凝结着人类知识的精华,亦承载着现代文明的价值。就个人成长而言,义务教育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文史哲学习仿若钙质的积累,数理化训练仿若思维的体操,身体强健、筋骨灵活,今后的人生远足和学海泛舟自然有了支撑。而与之相较,“国学”虽然意蕴丰富,但其所提供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放在当下社会显然不够全面。如果孩子只学“国学”,如同从小“偏食”,结果必然是不健康,难以实现与现代社会的无缝衔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随着“国学”日益成为“刚需”,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也愈发凸显。应当看到,在我们的义务教育体系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占比已经大大提高,不断增加的古诗文背诵篇目,鲜明传递着对“国学”的重视程度。而就“国学班”来说,我们在坚决取缔那些替代义务教育的全日制培训机构的同时,也要给那些作为课外教育的补充而存在的课堂,以必须的监管和规范。毕竟,目前国学教育的概念非常模糊,从教学方式、师资认定到评价标准等都处于空白状态,若无规范,既容易助长乱象,也会污名化真正的国学教育,在这方面需要有更多的管理探索。

  对正处于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型,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其人生道路的选择。我们看到,近些年除了“国学热”,“奥数热”“英语热”“编程热”亦此起彼伏。这里头,固然有培训机构制造焦虑的因素,但也折射出家长们对教育的要求愈发多元。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警惕,吹得再天花乱坠,倘若脱离开义务教育基础教育这一根本,一切都将是无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