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就医体验这样升级

发稿时间:2018-11-13 14:10:2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未来3年,患者的就医体验将有怎样的新改善?一份针对医疗机构的“考卷”透露了答案。

  近日,国家卫健委公开《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其中,对于医疗机构的考核共涉及14个考核项和39个具体指标,医联体的强化、远程医疗的服务、大数据及智能技术的应用成为改善医疗服务的新亮点。

  突出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是新三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主要特点。在考核指标中,智慧医院的比重达到14%,大数据利用、智能技术及可穿戴设备使用情况等都是新增的考察内容。

  比如,医院里有没有智能导医分诊服务?有没有智能医学影像识别、患者生命体征集中监测、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测和指导?有没有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开展医疗质量控制、规范诊疗行为、评估合理用药、优化服务流程、调配医疗资源医疗服务?这些都是医疗机构必须实现的目标。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智慧医院的建立,将为患者的就医及治疗提供更多的便利。在健康管理方面,通过可穿戴设备、基因检测等技术获取的数据,可以提供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案,以及癌症、白血病等重大疾病的预测;在医疗智能化方面,通过在线问诊、远程医疗等技术连接各级医院,能够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助力分级诊疗的实现。

  专家表示,未来大数据及智能技术将涵盖从诊断治疗、医疗体系、临床研发等诸多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说,大数据的应用,医疗记录、健康监测数据的积累规范以及跨流程、多专科整合,使人们能够全面了解医疗过程所发生的各个细节。

  让大医院走出“围墙”,向基层卫生机构提供药学服务、远程医疗和护理延伸服务,同样是医疗机构的必答题。

  考核指标中提出,要为基层医疗机构或者患者提供远程服务,如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提供基层卫生机构护理服务延伸服务,如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慢病管理的护理指导或培训进修等。

  据了解,与过去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主要集中在大医院不同,新三年的改善行动将聚焦医联体。医联体牵头医院要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这意味着,更多的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服务。

  此外,医务社工岗位的设立,也将为医患沟通提供便利。医务社工将向患者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撑服务。有条件的三级医院还可以设立医务社工部门,配备专职医务社工,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医疗机构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