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农民工已固化为低等阶层

发稿时间:2011-08-11 00:00:00  

    8月8日、8月10日南都个论连发两篇评论,《寒门子弟难上名校是阶层固化的缩影》、《农村生的出路何在?》,两篇评论从不同视角对“农村学生入名校难”的原因、后果以及改变办法,进行了全面剖析。

    我赞成两位论者的观点,但两篇评论所述观点均缺乏细节支持,尤其是“农村学生入名校难”所带来的后果,只是泛泛而谈,没有触及社会底层现实。

    就说我所在村的现实,村一共有7000多人,从我出生至今43年,没有一个人考取北大、清华,考取最好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仅一人,总共考取大学不足13人。实际上,我们整个县,每年考取北大、清华的学生总共也不过一两人(谁家孩子考取这两所大学,立马成轰动新闻),考取其他重点大学也屈指可数。

    没有考取大学的农村孩子,只有一条路可供选择,打工。于是,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离开农村,怀着无限憧憬来到城市,村庄却只剩下老人、儿童、妇女,成为一个个没有青壮年的“空村”。这些乡村最富生机活力基因的大量流失,表面看,农民的收入因打工提高了,可乡村政治、文化生活断裂等深层问题,正加速乡村的凋敝,农村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像我所在的村民组,平常开一个会都组织不起来,更不要谈什么“村民自治”了。

    那些满怀憧憬来到城市的年轻人,打工观念与父辈完全不同,对打工改变命运的期待和渴望无比强烈,他们不想、也不愿再回到农村,可是,他们慢慢发现,他们的理想正被冰冷的现实一点点融化。生产流水线上的简单重复劳动,单调乏味的业余生活,“农民工子女”的身份标签,以及身在城市却难以融入城市、成为城市一员的角色错位,让他们感到困惑、矛盾、迷茫。这让他们内心倍感压抑,负面情绪就会在内心慢慢淤积。大量的城市犯罪案件统计表明,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比例正逐年上升。城市正在为自己的冷漠付出代价。

    一个7000多人的村,43年只考取13名大学生,一个2亿多(农民工)庞大的城市流动群体,至今仍被排除在城市发展之外。这一现实追本溯源都与教育不公有直接关系,现在,我们必须承认、直面一个事实,农民、农民工已经固化为一个社会低等阶层,这一阶层的命运如何我也不知,但我知道,他们的集体命运足以改变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命运。而彼时,每个人的命运都将随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