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谨防五大倾向

发稿时间:2019-08-14 14:13:28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袁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晰了思路、确定了重点。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强力推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际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措施,开展了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有些地方由于认识偏差和定位不准,其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风险,需要我们加以注意。

  谨防产业同质化倾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现代农业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形态不断丰富,乡村产业融合渐成趋势,利益联结机制逐步构建,农村创新创业日渐活跃,产业扶贫扎实推进。但迫于短期求速求效的政绩压力,基层政府可能出现做大产值、做大规模、推高档次,甚至希望产业发展一步到位的想法。一些地方将发展重心从农业转到旅游业,但项目布局、业态发展又与农业毫无关联,产业发展不约而同倾向民宿化、康养化、旅游化,这类趋同的文旅样板项目在短期能实现较快发展,却很难在长期实现持续性增收;一些地方在侧重发展第一产业时,跟风市场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动辄就是数十万亩的单一产品生产基地。诸如此类的产业“升级”可能加剧政府债务负担,提高地方宏观杠杆;相邻多个县区作物品种高度一致,大量同质农产品集中上市后可能产生“谷贱伤农”效应,造成农民收入不增反降。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升级,乡村旅游要遵循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农业要重视品牌培育,结合自身传统优势推进“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以良种提品质、以品质树品牌。

  谨防人才招引盲目化倾向

  在乡村振兴大潮中,一大批扎根农村的优秀“土专家”“田秀才”和农业职业经理人不断涌现,外出农民工、退伍军人、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加速返乡创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正稳步打造,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的激励政策也愈加多样化。为了短时间内优化人才结构、做实返乡人才储备,基层政府容易出现招引人才单纯重视“数量”的苗头。比如,按照过去招商引资“拉项目”的模式招引,通过目标考核摊派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指标等,这种做法的后果是一旦政府的扶持减弱或是补贴周期结束,返乡人才就有可能“跑路”;又如,以金融信贷杠杆撬动,通过贴息贷款方式进行扶持等,这种情况下贷款需求容易被放大而形成运营风险,被扶持人如果商业思维跟不上,轻则前期投入资本亏损,重则因巨大借贷负担而致贫返贫。推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激励本土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充分激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挥技术技能优势;另一方面,要通畅人才返乡创业渠道,构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引导返乡精英培养现代商业思维、共享思维和风险防范思维,实现精准招引。

  谨防生态打造单一化倾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业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增加,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性稳步显现。伴随百村容貌整治、院落优化改造等举措的落地落实,农村居民对“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等村庄整治模式普遍持高度肯定态度,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激发基层政府简单化“大拆大建”的动机。一些地方在古村落改造中,以传统建筑、祠堂遗迹维护难度大、成本高、经济上不划算为由,以重建代替重修,切断了村民的文化认同与传承;或是在乡村宜居环境打造中,斥巨资栽种珍贵景观苗木作为“网红打卡地”,甚至按照城建理念在乡村兴修一座“小城镇”。上述打造宜居生态的方式,既不适宜乡村居民起居生活和农业生产,更造成了后期养护巨大负担,失去了乡村风貌“农”的本色。乡村宜居生态建设是个长期过程,要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不搞脱离农村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在保留原始风貌基础上扮靓农村,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庄各显其美,城乡美美与共。

  谨防原生文化削弱化倾向

  进入新时代,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民情感认同、行为习惯形成有效转化,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得到大力传承保护弘扬,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对传统农村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改变,冲击着传统农村社会的共同体意识和传统文化体系。一些地方过度强调“建筑是文化的承载”大肆开发民居建筑群落、廊桥楼阁院厅,致使许多优质乡村文化资源被破坏,乡村建筑风格“千村一面”,没有特色与个性;或者为了迎合旅游消费需要,简单地为当地产业披上“康养文化”“水果文化”等“新文化”外衣,原生文化日渐式微。这些做法容易造成农村社区文化认同日益弱化,乡土原生文化保护传承难度加大,导致乡村“灵魂”走样、歪曲。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保护原生公共文化空间,尊重农村文化生成法则,实现对原生公共文化空间的保护;要重视文化与产业的有机衔接而非简单结合,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深层次、多样化全方位融合。

  谨防农民边缘化倾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力发挥,党组织对农村各类组织的统一领导进一步加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稳步完善,乡村社会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安定有序,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显著增强。然而,当前在“求快”“出成绩”思想引导下,少数基层政府存在一手包办、过度干预的苗头。譬如,介入基层自治事务,以领导意志替代市场规律,一厢情愿发展自认为有前景的特色产业,造成基层政府唱“独角戏”,而农民群众却无从下手;当前中央和省级政府投放的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普遍规模都比较大,一些基层政府倾向于“向上看”而非“向下看”,乐于比照上级要求和标准进行项目设计和推进,忽视当地发展短板和农民群众需求,使得项目最终沦为“政绩工程”。激活农民主体地位,要将政府决策与农民期盼精准对接,唤醒农民的角色意识、自主意识,让广大农民对乡村振兴有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形成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的局面;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讨论、协商制定乡规民约和发展定位,帮助农民了解、熟悉村级事务决策、协商和监督的规则、技术,提升农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的法治思维能力、自我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