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重建社会”与构建社会生态新关系

发稿时间:2017-03-29 10:42:18
来源:福建日报作者:许斗斗

  一、“重建社会”思想的提出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篇成熟的标志性著作,其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和私有制,认为这是造成人的异化和片面性的根据,因此主张通过生产力高度发展及其普遍交往,来消灭分工和私有制,实现各国从区域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的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在此,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表明,随着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性伴随着普遍交往的冲击力,各国都必然地纳入“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那种孤立封闭、闭关锁国的国家政权方式不仅难以维系,也必将被人类的发展进程所淘汰。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真正而全面的“世界历史”无疑是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发展过程。但这只是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要实现这一历史必然性,还需要有众多且具体的实践活动,其中,无产阶级的产生与壮大是重要因素,他们是这一实践活动的主体承担者。这个阶级必须通过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分工及其异化劳动,消灭私有制;他们“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无产阶级还必须具有共产主义意识,才能净化自身,提升自己去实现“重建社会”的任务。

  二、“社会”的重要性

  “重建社会”的提出,说明马克思恩格斯赋予“社会”以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功能。早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从两个层面阐述了“社会”的重要性:第一,“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即只有在社会中,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自然界对人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实现,因此,真正的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相统一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领域;换言之,马克思是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纳入“社会”的视域下来考察的。第二,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是造成人的劳动异化,从而造成人的自我异化及各种异化存在的根源,因此,马克思通过揭示异化劳动、产品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等诸多异化现象来转向对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的批判。从思维逻辑上看,马克思的这种批判转向就意味着他是把问题的实质转变为一种社会批判。“社会”成为问题的关键。只有在真正的社会中,人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才是可能的。

  在社会发展及科技与生产的关系上,马克思依然体现出“社会”重要性的思想。马克思曾指出,一个时代的人们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更是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作为怎样生产的手段,科学技术成为不同社会形态区分的一种标准。但是,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在私有制和资本追逐利益的驱动下,工人的生产活动只能被“绑架”在大机器的运行中,工人的活劳动作为异己的力量被纳入工业化生产中,科学技术在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中也在加剧着工人非人化的生存,使人的异化状态极端化。在这种生产方式之下,科学技术也只能使生产劳动成为进一步破坏自然、征服自然的掠夺过程。因此,无产阶级的革命和“重建社会”就显得极端的重要,它是使科学技术向“善”发挥其社会作用、实现人的解放的前提。

  三、当前构建社会生态新关系的意义

  就其本义而言,生态是指生物体与其生存环境的一种关系,其中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是首先考虑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生活必然建立起双重关系:一是自然关系,这里包括人的生命的生产所建立的血缘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要方面;二是社会关系,是指人的共同活动及其所建构起的各种关系,其中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里的双重关系就是人的生存环境即社会生态。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构建社会生态新关系,就是要建构起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新关系:

  一方面,建构人与自然的社会生态新关系。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也集中呈现出了环境问题。我们该如何构建一种正确协调人与自然的生态新关系?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视节能减排,强调可持续发展,走绿色发展之路。同时在社会体制建构上,我们要完善体制、健全机制、完备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另一方面,建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社会生态新关系。和谐、纯洁、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建设的目标,也是治国理政的目标。为了构建良好的社会生态新关系,党中央精准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指出其关键在于“从严治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制和监督责任,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从而根本上带动和塑造一种全社会的生态新关系。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党中央采取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李克强总理2017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打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这其中包括努力营造支持创新、追求卓越的社会氛围,让尊重知识、尊重创造蔚然成风,让人人皆可创新,处处是创新之地,从而形成推动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总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构建良好的社会生态新关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步骤。

  (作者为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