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持续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发稿时间:2017-12-05 12:49:15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潘维

  今年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100周年。十月革命让马克思主义首次落地,在那之后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曾高居世界第二强国长达30年。然而,马克思主义俄国(苏联)化的实验却在苏联立国近70年后崩溃了。近30年过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俄罗斯还没显出复兴迹象。与此形成鲜明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到70年,就从世界最贫困落后的国家之一顽强攀登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的实际目标和最大动力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比苏联落后得多的条件下,我们党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立足中国不断演进的实际需要,一直在深化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从起初的“工业化”,拓展到“四个现代化”,又到“富强民主文明”,再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十九大报告则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如今在党领导下,以市场为创造财富的基本手段,以社会主义原则指导财富的分配,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带来了中华民族的强劲复兴,带来了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我看来,这意味着着重解决“患寡”问题的历史时代进入了尾声,着重解决“患不均”问题的时代开启了大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1.0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2.0版,演进到了高举共同富裕旗帜的3.0版。

  我国人民理解的“现代化”一直是“民富国强”,也就是让中国人民像发达国家人民那样富裕,让中国像发达国家那样强大。无论是干革命还是搞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直是我们党的实际目标和最大动力。而且,我国的现代化不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不是少数人的现代化,而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广大人民的现代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我们走了一条非同寻常的路,称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从“患寡”转为“患不均”提出了发展新要求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在解决“患寡”问题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世界上没有不花代价的成就,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经济发展的成本越来越大,这日益增高的成本已经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人民从“患寡”转为“患不均”,要求比较均等的教育、医疗、退休和居住条件等。于是,十九大报告宣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从以前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为现在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深得民心的重大认知转折。

  十九大报告要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展生产,继续依靠市场机制和深化开拓与世界市场的对接是我们持续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报告同时宣布了我们的新方向:从2020年到2035年,让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十九大报告特别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中国政治的最大特征。中国共产党这个领导核心是不是坚强有力,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成败。

  而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取决于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在于认同人民、信仰人民,在于依靠民心、获得民心。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地在大会主题中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报告的结尾则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是天下为公。报告有多达203处提到“人民”一词,而且旗帜鲜明地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人民是社会主义的主体。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我认为,只有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社会生活里,才能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里。党的基层组织在我国的每一个居民区组织群众、动员群众、领导群众,并让居民们自己组织起来,自己解放自己,守望相助,弘扬社会正气,过井然有序的现代和谐生活,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关键。

  我国的社会治理主要依赖党领导下的人民自治。所以,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党支部要担负起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人民,应当让人民监督权力。党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我们党有8900多万党员,其中约800万在党政科层体系里,而在科层体系外的8000多万党员植根于每一个居民区,植根于人民,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并在组织群众中显现出色的组织本领,为科层体系输送人才。这就是我党之所以强大的基础,是我党人民性的根基。所以,动员科层体系外的8000多万党员,在他们居住的每一个社区里建立基层组织,为新时代的新目标而奋斗,获得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也是一场涉及我党根本性质的伟大斗争。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