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党建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发稿时间:2017-11-02 14:53:08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金民卿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同志作的大会报告,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定标了当代中国新的历史方位,揭示了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部署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规划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制定了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总体部署,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1.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在国际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不断加剧。在国内,改革开放走过了近四十年的历程取得了重大成绩,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出现了一系列短板和不足,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引发了一系列深刻变化。

  面对困难和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这些历史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5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所实现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具有重大的标志性意义,我国已经稳稳地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社会主义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地带,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就在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共同奋斗、开拓前进。

  2.科学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及其内在依据

  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科学运用主要矛盾学说,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思考,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判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定标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部理论和实践的根本主题,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孜孜追求,历尽艰辛,开拓进取,走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奠基、开创和推进的不同时代,现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它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是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来分析中国主要矛盾变化的结论。1981年,我们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一个重要判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内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今天,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更加突出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新的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这种历史性变化,是判断我国发展新历史方位的根本基础和内在依据。当然,我们要正确看待主要矛盾、历史方位的变化,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辩证统一而不是相互冲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所以,我们一定要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而不应该超越历史阶段。

  3.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及其实现路径

  新的矛盾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时代赋予新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在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近现代史就是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的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尝试了一次次艰辛曲折的探索,但是都没有成功。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从而也就没有找到正确道路,没有建立起先进的社会制度,不能凝聚起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

  如今,中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前进的路上必须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四个伟大”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伟大梦想是目标,伟大事业是主题,伟大斗争是途径,伟大工程是保证。在这里,党的领导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4.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定标新方位,进入新时代,承担新使命,需要新理论。党的十九大报告最突出的亮点,就是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概念,系统阐述了这个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问题、丰富内涵、理论地位和指导意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核心问题展开。进入新的时代,肩负新的使命,解决新的矛盾,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习近平同志牢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紧紧围绕着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一系列重大的基本问题,形成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和重大的指导意义,贯穿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十四条坚持”,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重大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论指针和行动指南,全党同志必须牢牢坚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5.科学规划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及其战略部署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使命,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征程,新的目标需要新的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科学规划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全面制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部署。

  我们正处在一个重大的历史节点上,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必须要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效衔接。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党的十九大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把这个新征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十九大报告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从原来的本世纪中叶提到了2035年,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把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调整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全面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一定要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明确提出中国要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意味着社会主义的中国要在世界上有强大的影响力,实现复兴的中华民族必将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全面阐述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些方面的重大安排,全面制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动员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集结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