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领导发言

地方领导发言

抢抓协同发展重大机遇 借势提升社会事业水平 坚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落到实处

发稿时间:2018-09-25 09:27:24   来源:中国改革网   作者:肖文革 中共保定市委改革办副主任

  【编者按】:2018年9月16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与中共淄博市委联合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社会民生体制改革暨淄博实践现场会”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举行。本文是中共保定市委改革办副主任肖文革的演讲稿。题目系编者所加。


河北省保定市委改革办副主任 肖文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高兴在美丽的淄博,参加这次社会民生体制改革现场会。两天来,通过聆听与会领导专家谈论改革、交流经验以及现场参观,让我感触颇深、收获颇丰!真诚地感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和山东省淄博市为我们提供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也特别感谢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保定改革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保定位于河北省中部,与北京、天津互成犄角,是“京畿重地”,总面积2.2万多平方公里,辖25个县(市、区),常住人口1100万。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200多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0多亿。保定人文底蕴深厚,是尧帝故里、燕文化发祥地,刘备、祖冲之、关汉卿等历史名人灿若星河。培养了郗恩庭、郭晶晶等19位世界冠军,被誉为“冠军摇篮”。保定产业基础雄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08家,拥有长城、中兴等5个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光电、风电等六大产业体系,有“中国汽车城”“中国电谷”之称。保定山水景色宜人,境内“群山西峙、众水东瀛”,4A级以上景区15处,清西陵、白石山、野三坡等景点闻名遐迩。特别是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京南小镇特色旅游体验区等一大批精品旅游线路耀然面世,京津保旅游大格局初步形成。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保定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以全面深化改革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坚决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来,市委、市政府正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与协同发展的辩证关系,以改革思维、改革办法助力协同发展,以协同发展的新成效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聂瑞平亲力亲为抓改革,全市上下戮力同心惠民生,努力实现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共同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五年来,先后实施惠民事项268项,出台相关配套政策300余项,财政民生支出累计达2118亿元,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一、牢记总书记嘱托,大胆创新扶贫模式,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到我市阜平县视察扶贫开发工作。这些年,我们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坚决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探索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举措,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全市贫困人口由“十二五”初期的138.1万减少到去年底的13.6万,贫困发生率大幅降低。一是金融扶贫。在全国首创农产品成本价格险,以此为突破口,建立农业保险“联办共保”、扶贫贷款“风险共担”、信用激励约束等机制,打通贫困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坚冰”。目前,9个贫困县贷款余额达600多亿元。这一模式得到了国家和省领导高度评价,经验在全国推广。二是旅游扶贫。用足用好京津优势旅游资源,探索实施“五个带动”(旅发大会带动贫困县、旅游景区带动贫困乡镇、新业态小镇带动贫困村、金牌农家乐带动贫困户、旅游企业带动贫困人口)模式,最大限度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联结在旅游发展产业链上。9个贫困县19个3A级以上景区,带动157个贫困村、10万余群众,实现综合旅游收入1亿元以上。特别是涞水县“双带四起来”(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把产业培育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利益联结起来,把文化和内生动力弘扬起来)模式,被列为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参阅资料。三是产业扶贫。大力构建集群式产业体系,推动扶贫产业全覆盖。全市108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产业覆盖率达97%、贫困户覆盖率达81%。特别是借助京津农研所和河北农大科技资源,打造“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机制,机械化生产率、科技贡献率均超80%。四是协作扶贫。积极改革创新帮扶体系,与北京建立协作帮扶机制。目前,北京市7个区结对帮扶我市8个贫困县,双向选派挂职干部60余人,在园区、产业、劳务等多个领域建立广泛协同机制,支持我市扶贫资金近10亿元、建设项目185个,覆盖10万多贫困户、33万多人口。

  二、坚持环境就是民生,大力实施三项行动,筑牢首都和雄安生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市与京津、雄安山水相连、河淀一脉、蓝天共享,肩负着服务首都、保障雄安的重任。近年来,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生态环境明显改观。一是健全大气治理长效机制。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生态环境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20余项法规政策,发挥其刚性约束作用。实施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等9项治本之策,推进治煤、抑尘、控车等10大攻坚工程。特别是创新京津保协同治霾机制,曲阳县与首都创业集团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成为政企合作的典范。今年8月,PM2.5下降率在“2+26”城市中排名第一,在74城市中排名第二。二是健全水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全面启动“一核三带八廊十片林,五库九河十湿地”规划建设,投资400多亿元的60多个水环境项目扎实推进,水清、岸绿、景美、河畅的生态环境正在形成。全面实施“河长制”,明确水责任、防治水污染、修复水生态。今年6月,我市4个国考断面、6个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三是健全国土绿化长效机制。按照太行山绿化攻坚、京津保生态过渡带、白洋淀上游全域绿化三大布局,推进“三网(廊道林网、水系林网、城镇乡村林网)、四带(环雄安新区生态林带、京保毗邻区防护林带、西部山区水源涵养林带、浅山丘陵林果产业带)、五园(国家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现代林业产业园)”建设。五年累计造林33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7.25个百分点。特别是与北京房山区、北京林业大学等建立协作绿化机制,完成合作造林3.2万亩;借鉴雄安新区市场化造林机制,2017年500多家企业投入16亿元完成造林40余万亩。

  三、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构建高效有序的服务体系,提升保定战略地位和城市价值。《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把保定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紧紧扭住这一战略目标,围绕秩序和效率两大核心要素,以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环境,大幅提升高端要素吸引聚集能力。一是法治社会体系。保定是北京南大门,责任重大。我们坚决当好首都“护城河”,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京津保司法一体化稳步实施,“同城效应”逐步显现。市检察院“员额主体办案+办案综合管理”同步双责运行模式,受到最高检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一乡一法庭”改革得到省高院主要领导批示推广。二是政务服务体系。以“放管服”改革为核心,努力建设务实高效政府。实施“三级平台(市县乡三级便民服务平台)、两个代办(为民服务全程代办、重点项目全程代办)”模式,畅通为民办事“最后一公里”。出台《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工作规范》,在城乡低保、土地流转等235项代办服务上实现同标准、同流程、同效率。这一服务标准被定为“省地方标准”,市行政审批局被确定为“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三是城市治理体系。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三者并重,提升非首都功能转移的承载力。对标雄安新区规划,高标准启动“1+N”城市规划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分工协作、错位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实施精细化管理,完成“大城管”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街长制”,确保城市容貌整洁有序。四是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民政助理专员队伍,实施“一支队伍管民生”制度改革,得到民政部部长黄树贤以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评价并在全省推广经验。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大力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实施社区居委会、专业社会机构、专职社工“三社联动”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社区管线难题。五是基层党建体系。在市区实行“1+3”(街道党工委下设社区综合党委、驻区单位联合党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委3类党委)街道大工委模式和“1+N”(组建社区联合党委,吸收驻辖区单位、非公和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社区党委统筹辖区各领域党建工作)社区大党委模式,走出了一条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子。实施农村基层党建星级化管理机制,集中打造10个精品党建示范区和300个精品党建示范点,“亮明党员身份”做法受到中组部肯定。

  四、把握人民性的改革价值取向,建立健全民生保障机制,全力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广大群众的所想所盼,主动在协同发展中比差距、找不足,在锐意改革中破瓶颈、补短板,大力推出民生保障改革举措,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一是医疗保障。大力推进京津保医疗合作,全市6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8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北京儿童医院全面托管保定儿童医院,成为全省医疗对接合作的典范。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路径,唐县县医院创新做法作为国家35项重大医改经验之一向全国推广。二是教育保障。强力实施主城区学校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县城学校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攻坚行动等6大攻坚工程,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大力推进京津保教育协同发展,全市多所中小学与京津优势教育资源实现对接合作,23所中等职业学校与京津117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特别是发起成立北京·燕太片区职教扶贫协作区(覆盖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6市34县51所中职学校及大型企业、社会团体70余家单位),形成“集团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区域协同发展”职业教育扶贫模式,成为全国职教扶贫示范和标杆。三是就业保障。完善就业政策体系,提高就业质量。五年来,投入专项资金近10亿元,城镇新增就业累计4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四是住房保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创新住宅用地“双限双竞”(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房价)出让模式,全市房价得到有效稳控。构建县乡村三位一体“党政同责、三级网格、共同监管”的国土资源监管长效机制,遏制违法占地、避免群众损失,国土资源部向全国推广经验。完善城镇特殊人群住房保障体系和农村危房改造机制,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群体住房问题。五是文化保障。加快推进京津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起成立京津冀三地九市(区)“文化发展联盟”,促进人才共用、资源共享、文化共荣。

  五年来,我市取得的一系列改革成果是中央、省委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得益于正确把握和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与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始终把协同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之义。一方面,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社会民生领域改革,逐步缩小与京津落差,提升本地居民获得感,也有效吸引京津和外地人才、项目落户保定,增强了非首都功能的承载能力。目前,“京津疏解、保定承接”“雄安引领、保定支撑”“深圳北上、保定落地”的跨区域协同格局正在形成,总投资1万亿元的456个京津保协同项目扎实推进。另一方面,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社会民生领域改革夯实了经济基础和发展后劲。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为153.99,与2010年相比,平均每年提高7.71个点,充分反映了协同发展的积极带动作用。我市与深圳市合作的深保科技产业园及深圳光启新材料、华讯方舟太赫兹等一大批来自深圳的重大科技创新型项目相继落地。这些重大项目为我市创新驱动发展及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将以此现场会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抢抓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改革红利,体会更多改革获得感。

  金秋保定,草木含情、花果飘香,真诚欢迎大家莅临保定走一走、看一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