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

国企改革:短期突破应与长效机制结合

发稿时间:2017-03-09 13:21:5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国企改革话题在全国两会期间持续升温,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全国两会多个代表团获悉,2017年国企改革将成为地方加速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与此同时,包括中国联通在内的一些央企巨头,改革方案有望在近期出台,2017年国企改革进程将明显提速,央企集团公司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或成为亮点。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国企改革的相关配套细则要尽快落地,同时要在落实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细节,比如尽快对国有企业进行细化分类,明确各个企业性质,同时在管资本上尽快破题,想方设法突破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追赶之势

  进入2017年后,各地国企改革发展不平衡的态势逐渐显现,一些相对滞后的地区和企业开始发力,并将国企改革作为全年改革的重要突破点。

  山西省在山西代表团的开放日上表示,要将国企改革作为山西省2016年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几乎同一时间,国内某巨型能源企业的改革方案即将得到高层批复的消息同步传出。在此之前,中国联通已率先发布,国企改革显现出接力推进的态势。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山西省在一次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会议上,推出首个试点企业杏花村汾酒集团,以军令状的方式将地方国企改革推向舆论前台。作为一个“国企改革进展不是落后,而是太落后”的省份,山西在新的一年里率先举起国企改革大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的国企改革比2016年力度更大,各方参与方积极性更高,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如果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突破,很多改革将很难推进,激发改革需求;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对改革的决心很大,而且加快改革将有利于国有企业提高竞争力。

  作为山西首个签署改革军令状的企业,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汾酒集团是主动请缨,希望通过外部改革来激发企业内部活力。

  “汾酒集团的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把经理层的选聘权交给了董事会,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市场化选聘,彻底改变原来人的依附关系。解决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解决收入能高能低的问题,职工能进能出的问题。”李秋喜说,山西省国资委依据《公司法》,将所有能下放的权力全部下放给企业。

  短期探索

  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混合所有制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突破口。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发现,改革启动后,地方和企业便开始展开各种探索,以股份制改造、股权多元化为特征的混合所有制,已经在各地推开。

  地处山西省的潞安矿业新上的项目已经全部采取股权多元化的方式运作。全国人大代表、潞安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晋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企改革要实现股权多元化,处理好增量和存量的问题,增量是要在新投资和新产业中实现股权多元化。对于改革难度大的存量,要通过优化存量资产实现减负,比如通过债转股、清产核资、后勤剥离、减人提效等,把不良的、不好的资产剥出去,为股权多元化改革打下基础。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是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国资委主任王昌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手段,要建立完整的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必然要通过混合所有制,实现股权多元化。

  2017年国企改革在混合所有制方面将取得实质性进展。

  这意味着2017年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将在面上和点上均实现重点突破。

  迟福林对本报记者分析说,国企改革在一些大的行业,比如民航、电力、航空、军工等行业会推出一批项目,如果这些行业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会对国企产生实质性利好。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前期投入到国企中的民间资本的现状并不乐观。全国人大代表、广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利平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公司曾经参股国企,但却由于国企的体制机制问题,萌生退意。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任黄淑和表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不光是民企担心,国企和民企搞混合所有制合作,是“各有各的担忧”,目前国企改革中仍有很多体制机制障碍难以突破。

  长效机制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全年国企改革的两个重要着力点,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迟福林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两者结合起来,他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将为国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奠定基础,进而激发国企自身活力。

  种种迹象显示,2017年国企改革或将更加关注企业本身。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波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的信息显示,深化国企改革,落脚点还是怎样把国有企业搞活,关键在提升效率、适应市场竞争。

  政府工作报告中另一个看点是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李晓波认为,国企要用改革的思路大胆突进,在国企的公司治理体系中,要把党的优势转化成国企的竞争优势,把党的组织动员能力转化到国企干部职工攻坚克难的行动中。

  《公司法》出台后,对国有企业的管理长期采取《企业法》和《公司法》并行的管理方式,一些弊端已经显现。迟福林对本报记者表示,2017年国企的公司制改革将会加快,《公司法》要广泛应用在国企中,并在国企中全面实施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国企改革还存在诸多难点,比如按照规划,2018年之前要剥离国有企业的“三供一业”,企业办社会的问题,但在实践操作中地方政府的接纳能力有限。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两会期间采访时发现,这一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和国企占比较高的省份尤为突出。

  王昌表示,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创新的过程,每一项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一定要有序推进,把握度,积极推动。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短期的改革要对接到中长期规划,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短期规划,十九大后,还要对各项长期的改革措施进行动态地调整和优化,国企改革要将短期探索和长效机制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