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威

人物专栏

十八洞村蝶变的思考

发稿时间:2022-11-04 12:48:49   作者:史海威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自治州十八洞村考察,与村民座谈,“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在这里,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明确要求“不栽盆景,不搭风景”,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之路。从此,十八洞村一朝闻名天下知。一个偏僻的小村庄,见证着一个重要思想的诞生,也辉映着幸福中国的未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9年时间过去,十八洞村不仅自身旧貌换新颜,而且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示范带动更多贫困村摆脱贫困,走上康庄大道,“在人类战胜绝对贫困的征途上树起了一面光辉旗帜”。关于十八洞村的经验、十八洞村的故事、十八洞村的奋斗,已经有很多的新闻报道、文艺作品、理论文章、调研报告等进行总结、宣传、研究、呈现。笔者对此一直很关注。几度凝视这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小山村,内心一直鼓荡着写些什么的激动,但却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感。近日,重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著述,回顾十八洞村翻天覆地的蝶变之路,实地感受村民的朝气和信心,展望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不禁逸兴遄飞,思绪翩然。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有效解决了基层各类矛盾和问题。1963年毛泽东同志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此后,“枫桥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成为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枫桥经验”,2013年10月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和形式进一步创新发展、丰富完善,作为社会治理的有效举措被写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七次到晋江市调研,于2002年总结提出“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五大关系”为主要内涵的“晋江经验”。20年来,敢为人先、爱拼善赢的晋江人,把“晋江经验”作为全面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引,成功走出了一条全面发展之路,创造了“晋江奇迹”。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吉安县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十几年来,“两山”理念从浙江一地首先践行,到在全国深入人心、广泛实施,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党的领袖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或提出思想、创造典型,进而大力倡导、复制推广,是推动工作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是灵活运用、创造性运用这一方法的集大成者,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治国理政各领域,结合当时当地的工作实际,创造了很多先进典型经验,示范带动整体工作全面推进。比如,200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倡导和主持了全省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如今,“千万工程”在全国广泛推行,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助推了脱贫攻坚进程和乡村振兴建设。

  一个典型挖掘、总结出来不容易,一个好的思想、理念提出来更需要千锤百炼。好的思想理念提出来、典型经验挖掘出来之后,要真正发挥作用、产生效果,还需要持之以恒地推动,一以贯之地践行,与时俱进地完善,才能发扬光大、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致广大而尽精微”,崇尚实干、注重落实,抓工作真正做到了“长”“常”二字。在福建工作期间,五次赴长汀县调研,知山知水再治山治水,推动长汀县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治理。2011年、2012年,又连续两次对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情况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认真总结长汀经验,全面开展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中小河流治理,对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子孙后代的事情,一定要一任接着一任锲而不舍地抓下去。提出精准扶贫思想后,总书记一直牵挂着十八洞村的发展,2016年“两会”期间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就是在十八洞村”,并专门询问十八洞村的变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带领当地群众一起艰苦奋斗,早日实现脱贫目标。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重访安吉县余村,了解余村多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挖掘的典型和经验已经分枝散叶、推广开来,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上落地生根、结出硕果。透过对这些典型和经验的指示批示、重谈重访、关心关注,我们可以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直面问题的强烈担当和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进而读懂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诚初心和坚定使命。

  由此我想,我们共产党人该怎样干好工作,干好工作究竟难还是不难?就其难者而言,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进程中的每一个胜利、每一项成就,都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取得的,而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就其不难者而言,人民是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聚合起14亿中国人民的磅礴之力,就没有跨不过的坎,解决不了的难题。“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力量有着深刻把握,他在宁德工作期间就指出:“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有许多困难和问题,究竟从哪里入手去解决问题,依靠什么去战胜困难?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谈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但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壬寅虎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只要14亿多中国人民始终手拉着手一起向未来,只要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连着心一起向未来,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而坚持人民至上,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一己一家一团体之私,就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自信。由此看来,干好工作“不在乎外,惟在乎心”,在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我们党历经百年,一路风尘仆仆,依然风华正茂,根本上就是因为初心不改,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春耕夏耘,时节如流。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将梦圆的新时代是我们这代人的难得际遇,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去“闯”去“创”去“干”,努力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化为生动实践,创造更加夺目的辉煌!

人物介绍

史海威,中共党员,法学博士,现任湖南省委改革办督察处处长。秉持“向学的人不坠其阅历实践之志,实践的人不失其向学求道之心”理念,在《读书》《红旗文稿》《湖南社会科学》《求索》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其他文章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