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威

人物专栏

以历史回环视改革惊涛——读《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发稿时间:2017-09-11 13:27:09   来源:《研究与决策》2017年第6期   作者:史海威 程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吴晓波的《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对中国历代重大改革事件进行了全面梳理,系统总结,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探寻了经济变革当中的一些共性与特征,读之受益匪浅。

  全书分析中国经济变革史主要采用两大视点。一是中央集权由四大支柱制度支撑:春秋时期管仲初创的国有专营制度(抓住经济命脉)、战国时期商鞅固化的郡县制度(避免地方割据)、汉武帝树立的尊儒制度(控制大众思想)、唐太宗完善的科举制度(吸纳社会精英)。二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层、无产阶层这四大利益集团的此消彼长,权力和财富在其间的分配与再分配,决定着经济变革和国家治理的成败。

  掩卷而思。开放-繁荣-失控-闭关-落后-开放,几千年来的中国经济变革似乎都跳不出这个历史回环。导致周期性治理危机的根本原因,重要一点在于权力和财富分配的失衡。回望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人民群众从中分享了巨大的改革红利,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体系业已完备,综合国力更加雄厚,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这些为今天正在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铺下了牢固的地基。然而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贫富差距扩大固化的趋势,特别是改革中存在的动力不足、空转打滑、舍本逐末、急功近利等错误思想和行为,也增添了我们对中国再一次错过改革窗口期的忧虑。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或许,以四大利益集团、四大支柱制度的分析框架来套用我国目前的治理模式已不再合适,但其分析思路对于我们完善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优化改革路径,稳妥驶过改革深水区,还是有不少启示。比如,面对互联网、非政府组织、企业家阶层、新型知识分子这四股蓬勃发展的新势力可能对社会带来的冲击、对治理带来的挑战,我们的政策设计就要有所预见并采取因应之策。

  从顶层设计上看,要在强化中央权威的基础上,在确保党的领导坚强有力的同时,有序朝着民主决策、自由市场、法治社会的方向发展。就具体的领域来说,经济层面上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关系,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以“放管服”改革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社会层面上,还需进一步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重视民生民利,让改革有更稳定的土壤。

  该书认为,统一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可能也是最独特最根深蒂固的文化。“中国人最害怕、最不愿意、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分裂、动乱。”诚然,维护国家统一已经是打在治理者们与大众思想里的钢印。但是,承继着两千年来传统体制的基因,如何在民主法治与中央集权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仍是一项尚未完成的重大课题。无论课题多么复杂,历史与现实已经告诉我们,只能按照国情来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没有其他选择。

  一百多年前,李鸿章大声疾呼:“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来未有之奇业,若事事必拘守成法,恐日即于危弱而终无以自强。”与改革巨轮同行在深水区的我们,无论是巨轮的桨手、舵手,还是乘客,都应该积极助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直济沧海。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月刊《研究与决策》2017年第6期

人物介绍

史海威,中共党员,法学博士,现任湖南省委改革办督察处处长。秉持“向学的人不坠其阅历实践之志,实践的人不失其向学求道之心”理念,在《读书》《红旗文稿》《湖南社会科学》《求索》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其他文章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