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唐钧

人物专栏

“则西事件”背后看到了什么?

发稿时间:2017-03-01 10:06:02   来源:中国改革网   作者:唐 钧

  一度沸沸扬扬的“则西事件”,因受到更新、眼球杀伤力更大的“雷洋事件”的冲击,闪出了公众的视野。中国社会对这两个事件给予了特别的关注,究其根由,其实都表现出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乃至恐惧感。

  对于“则西事件”,社会舆论,包括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或者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百度搜索、对武警二院、对莆田系……对所有“则西事件”中“作恶者”的种种抨击,都很现实,很有说服力。同时,按照时下已经形成的惯例,对此负有管理责任的行政部门业已经派出“调查组”,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调查,动作快的已然作出了问责和处理。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问:完成了新闻快餐使命后的“则西事件”,是否还有其值得继续深挖的内蕴?更值得关注的是,经过一番问责和处理后,以后会不会再出现类似的“则南事件”或“则北事件”?

  如果我们不曾健忘,2005年曾有发生在哈尔滨一家医院的“550万元天价医药费”事件,这个事件是导致“新医改”破题的导火索之一。然而,现在看来,十来年前发生的事件,与如今的“则西事件”虽有“五十步与一百步” 的差异,但在本质上却有颇多相似之处:病人都是癌症晚期,医院都是夸口能治,病人家属都是花了大钱,最后病人都是不治身亡……顺着这个思路想问题,“新医改”似乎没能杜绝同类的事件一再发生。

  这样的话,我们就要考察“新医改”的效率和效果了。但这一考察,显然很遗憾,虽然在最近十来年来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将人民健康的重任托付给了“非营利的公立医院”,但“非营利”的公立医院现在都在赚大钱,甚至赚黑钱。十来年前哈尔滨的那家公立医院是如此,十来年后的部队医院仍然如此。

  最近又有专家学者们在争论医改究竟应该靠市场还是靠政府?这也是“新医改”之初,政界和学界争论的大问题。如果我们从迄今为止“新医改”的结果看,靠政府和靠市场,最后的结果似乎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实际上都会因“特殊国情”下的“市场经济”而导致恶果。“则西事件”中的武警二院——公立医院(部队医院),算是政府这一头的。但不但没有“非营利”,而且显然在昧着良心赚大钱;莆田系——私立医院,算是市场这一头的,但也没有表现出理想中的“市场优势”。最搞笑的是,在一些专家学者看来是玩着零和游戏的“公”、“私”两家,居然会勾结在一起“作恶”。

  当然,并不能说“新医改”一无是处,但肯定没能解决根本问题。也许医改的前景并不在于公立或私立,也不在于营利或非营利。我们要说的是,社会领域的事情自有社会领域的发展规律,那就是更强调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我们如果一味地经济挂帅,把社会领域的事情都当作经济增长点来“促进”或“推进”,其结果一定适得其反。

  在医改的问题上强调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不仅仅是针对患者病人,同样也针对医护人员。医疗服务是人对人的服务,医患双方都是人,都得为本,都得关怀。实际上,医学还是一门很“懵懂”的科学,医疗服务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据说只有8%。尤其是医疗服务,并不能如古代传说中的神医神药那样,有起死回生的神通。其实,即使在传说中,当君王病入膏肓时,扁鹊也只能潜逃避祸。所以,当今中国社会要实事求是地破除神医神药万能的迷信,要宣传“姑息疗法”,要允许放弃治疗,甚至考虑“安乐死”。不然,即便是一颗牙齿,也能引发的陈仲伟医生的悲剧(又扯出一个不安全的案例)也照样会重演。但平心而论,这已经远远超出“医患矛盾”的范畴。

  总而言之,问题存在的根源,是现在“新医改”大多做的是表面文章。在药费、检查费之类的“改革”上颠来倒去地折腾,结果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连“治标”的目的可能都达不到。另一方面,仅仅在设施设备上做文章,包括引进民资外资建多少多少三甲医院,其实也不起作用。因为好的医生护士就那么多,他们才是真正的稀缺资源。想一想武警二院也是三甲,但为什么还要搞“承包”,问题不是昭然若揭吗?

  综上所述,医改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政府要投入。美国用商业保险解决受雇者的医疗费用问题,但政府还得专门为老年人设立“医疗照顾”制度(Medicare),为贫困人群设立“医疗救助”制度(Medicaid),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美国人受到这两项制度的保护。加上奥巴马的医改,美国政府对医疗支出的投入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而且比实行全民医疗服务的英国多处一倍。同时,政府的投入要落到医护人员身上。简言之,政府投入越多,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就越轻。再就是政府的健康管理部门屁股要坐正,要为人民大众去管理健康事务,而不是当医院,尤其是大医院的总院长。

人物介绍

唐钧,上海人,1948年生,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学系,获硕士(M. Phil)学位。曾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天津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MPA和MSW导师,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导师。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北京义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理事长。

从1986年开始从事社会政策研究,共做了80多个相关课题,发表和出版论著近700余万字,译著约8万字。主要论著有:《社会治理与社会保护》、《中国社会》、《问题与障碍: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的社会政策思考》、《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福利》、《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选择》,等等。

近年来多关注中国老年保障问题,包括老年服务和长期照护保障,承担了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和北京市老龄委的相关课题,发表有《长期照护保险:国际经验和模式选择》(发表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国老年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发表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都有转载)、《完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保险研究》(江苏社会科学)、《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等论文和研究报告。